之前看過一個視頻,里面有三個老外聊天,聊到了anglebaby。
一個小哥就說起了國外人會覺得,anglebaby這個英文名有點蠢,就像外國藝人給自己起了個中文名叫“翠花”一樣,并且anglebaby這個名字在國外是脫衣舞娘經常會用的的名字;而中國人對于anglebaby這個藝名覺得字面上翻譯過來就是天使寶貝,覺得還行。
從名字這點,可以看出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之大;
其實除了名字,下面這些方面也代表著中西方的文化差異▽
三餐
西方人的早餐和晚餐更偏向于冷食,而中國人習慣一日三餐吃熱食或者是熟食。就像在喝水的選擇上也是一樣,西方人習慣喝加了冰塊的涼水,而中國人更喜歡熱水或者是涼白開。
老人的日常生活
西方人的老年生活是遛狗,有自己的空間。而中國老人則是幫家里的兒女帶孩子,撫養(yǎng)第三代,一生都奉獻給了孩子們。
孩子
中國家庭的日常生活工作都圍繞著孩子展開,孩子是重心。而西方家庭對于孩子放得沒有那么重,在18歲后還會要求孩子一個人生活。中國則是子嗣問題自古就是傳統(tǒng),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美麗的標準
西方人更喜歡健康的膚色,經常會去曬日光浴。而中國人的審美傳統(tǒng)就是膚白才是貌美。
洗澡時間
西方人習慣早上洗澡,而中國人更習慣在晚上睡覺前洗澡。可能他們還無法理解睡覺前洗澡對于睡眠是多么愉悅的事。
上面這些,來自于德國設計師Yang Liu的書
設計師根據自身經驗,用最簡單的圖形將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可視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說到設計,想到之前洛可可設計公司提到的故宮文創(chuàng)衍生品的案例▽
在洛可可為故宮設計形象時,最開始的提案并不是貓,而是龍;
中國人一般自稱龍的傳人,自古以來,龍的形象在中國是祥瑞的象征,而在國外,龍卻代表著邪惡;
因此,考慮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以及故宮面向的受眾不僅僅是中國,而是全世界;
最終洛可可對故宮的實地調研走訪,通過全集團400名設計師,于是故宮貓的形象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誕生的。
你遇到過哪些中外文化差異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