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糖尿病日:專家支招 教你科學控糖
華聲在線11月14日訊(通訊員 曹璇絢)“我的餐后血糖怎么升得這么高?”“自從得了糖尿病后我就特別注重運動,但上次打羽毛球卻出現了低血糖的情況……” 不少糖尿病患者知曉要“少吃多動”,但如何吃、怎樣運動才適合自己,才能幫自己科學控糖,卻說不出所以然。
今年11月14日是第18個聯合國糖尿病日。11月11日至11月15日,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全病程管理中心聯合內分泌科專家推出“全病程管理?科學控糖”公益門診,內分泌科與營養(yǎng)科專家現場教患者如何用生活方式醫(yī)學科學控糖。
最年輕的“糖友”年僅15歲 糖尿病為什么逐漸年輕化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不僅對個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還對社會經濟和醫(yī)療系統(tǒng)產生巨大負擔。
李同學今年15歲,是這次義診中年齡最小的“糖友”。他從小是個“小胖子”,2020年3月初,更是經常感到口渴,排尿增多,由于家中長輩也患有糖尿病,家長不放心地將他帶來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就診,通過檢測檢驗后,確診為2型糖尿病。內分泌科副主任陳慧玲教授對其一直進行生活方式干預治療。在此次義診中,他特意找到陳慧玲教授復診,經過前期治療,復診各項指標均正常。
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和特殊類型糖尿病等4種類型。其中,2型糖尿病是目前最常見的,發(fā)病原因是胰島素調節(jié)血糖的能力下降,屬于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常見于年齡偏大的中老年人,但隨著青少年肥胖發(fā)生率的增加,年輕人中2型糖尿病患者也越來越多見。
近期研究表明,我國18~29歲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達2%,30~39歲之間是6.3%。全球疾病負擔數據庫也顯示,從2010年到2019年,中國20至35歲的2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病率明顯升高。陳慧玲教授介紹,熬夜玩手機電腦、不規(guī)律飲食等,可能會影響內分泌激素的正常規(guī)律分泌。另外,日常缺少運動、學習生活工作壓力大、情緒焦慮等因素也可能誘發(fā)糖尿病。此外,近些年肥胖人口越來越多,生活方式的改變,體力活動的減少,都可能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從而導致早發(fā)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
糖尿病的發(fā)病原因涉及遺傳、肥胖和生活方式因素。對于成人,有因素之一的要提高警惕:年齡40歲及以上、超重與肥胖、高血壓、患黑棘皮病、久坐人群、一級親屬有糖尿病史、有妊娠糖尿病史、出生體重≥4Kg的巨大兒生育史、正在接受調脂藥物治療、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有類固醇激素使用史、患多囊卵巢綜合征、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等。對于兒童和青少年,如果BMI≥相應年齡、性別的第85百分位數,且合并以下3項危險因素中至少1項:媽媽懷孕時有糖尿病;一級親屬或二級親屬有糖尿病史;存在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的臨床狀態(tài),如黑棘皮病、多囊卵巢綜合征、高血壓、血脂異常,即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陳慧玲教授表示,對于年輕人來說,應當廣泛開展糖尿病相關健康教育,提高社會廣大人群對于糖尿病防治的知曉度參與度,倡導合理膳食、控制體重、適量運動、限鹽、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糖尿病目前雖然是一種終身性疾病,但對于糖尿病前期以及病程比較短、胰島功能比較好、胰島自身抗體陰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合理治療和生活方式干預,患者可以達到糖尿病緩解狀態(tài),即不用藥物,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在正常至少3個月及以上。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預防手段。
“零糖”飲料真的是零糖嗎?科學防治糖尿病需要“五駕馬車”
中南?學湘雅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副主任醫(yī)師侯茜介紹,糖尿病目前沒有治愈的方法,正確的管理是通過飲食、運動、藥物等手段控制血糖,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長期的管理和自我控制。
然而,許多糖尿病患者在控糖的道路上可能會不小心走入一些誤區(qū),比如?飲食控制不當、?運動不當、?自行增減藥物劑量、?忽視血糖監(jiān)測、?過度依賴藥物、忽略生活方式調整、?不重視足部護理、?忽視復查、?不重視低血糖、?誤解“無糖食品”……這些錯誤不僅影響血糖的控制,還可能對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以市面上的零糖飲料為例。”侯茜副主任醫(yī)師介紹,飲料里的“糖”一般指的是蔗糖、葡萄糖、麥芽糖等能夠明顯升高血糖的簡單糖類,而“?零糖”飲料通常指的是每100毫升中含糖量不超過0.5克的飲料,可以在成分表中標注為“0糖”。這些飲料通常使用代糖(如木糖醇、阿斯巴甜、甜蜜素等)來提供甜味,甜度高但熱量低或無熱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人們對于甜味的需求,同時又減少了熱量的攝入。但長期大量攝入可能會影響人體代謝調節(jié)機制,長期攝入代糖可能會干擾大腦對甜味的正常反應,導致食欲調節(jié)失衡,增加對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渴望,從而間接導致體重增加?。此外,某些代糖可能對腸道菌群產生影響,引發(fā)頭痛、惡心、腹瀉等不適癥狀。另外,過度依賴無糖飲品來滿足對甜味的喜好,可能會讓人們忽略培養(yǎng)健康的飲食習慣,比如減少對天然水果等富含營養(yǎng)的甜食的選擇。因此,保持均衡的飲食、適量攝入各種營養(yǎng)素,并控制總的熱量攝入,才是維持健康的根本。
“治療糖尿病有五駕馬車,即‘糖尿病教育、飲食控制、運動療法、藥物治療及血糖監(jiān)測’,其中飲食控制和運動療法,正是我們所說的生活方式醫(yī)學。”侯茜副主任醫(y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至關重要。通過遵循醫(yī)囑、合理飲食、適量運動、保持良好的作息時間、控制體重、保持積極心態(tài)、學習糖尿病知識和建立支持系統(tǒng)等方法,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降低并發(fā)癥風險,享受健康生活。
小貼士:糖尿病患者可以從哪幾個方面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長期的管理和自我控制。自我健康管理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至關重要。
遵循醫(yī)囑,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糖尿病患者應該制定一個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表,確保每天按時睡覺和起床,保持科學的生活節(jié)律。過度勞累可能會影響血糖控制,因此工作和休息應該合理安排,避免過度勞累。應遵循醫(yī)生的建議,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這包括定期監(jiān)測血糖、合理用藥、調整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等。同時,定期復診,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
合理飲食,保持營養(yǎng)均衡:飲食是糖尿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颊邞摽刂泼咳盏娘嬍硵z入量,遵循低糖、低脂、低鹽、高纖維的飲食原則。合理搭配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yǎng)素,避免暴飲暴食,控制每日總熱量攝入。此外,多攝入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堅果等,有助于保護血管健康。合理控制飲食可以幫助患者控制血糖并保持身體健康。
適量運動,提高身體素質:適量運動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的減輕體重,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和病情恢復。患者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但要注意避免劇烈競賽和過度運動。長期堅持適當的運動有助于降低血糖,幫助患者控制血糖并保持身體健康。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每周保持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避免劇烈運動導致低血糖。
保持良好的作息時間,充足睡眠:良好的作息時間對糖尿病患者至關重要。糖尿病患者的工作時間和日?;顒恿繎摫3制胶?,避免過度勞累和緊張的工作環(huán)境。勞逸結合,合理安排休息和睡眠時間,有助于減輕病情和提高生活質量。
控制體重,減少肥胖風險:體重控制是糖尿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內容。過度肥胖會加重糖尿病病情,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颊邞ㄟ^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內。
保持積極心態(tài),減輕心理壓力:糖尿病是一種長期疾病,患者需要面臨一定的心理壓力。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減輕心理壓力對血糖控制具有重要意義。患者可通過傾訴、興趣愛好、參加社交活動等方式,調整心態(tài),保持心理健康。
學習糖尿病知識,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患者應主動學習糖尿病相關知識,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了解糖尿病的病因、癥狀、治療和預防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預防并發(fā)癥。
(一審:蔣宇 二審:盧小偉 三審:劉樂)
相關知識
聯合國糖尿病日
聯合國糖尿病日:糖尿病關系每個家庭——糖尿病人自我管理很重要
聯合國糖尿病日2018宣傳主題“家庭與糖尿病”
【聯合國糖尿病日】血糖控制好 遠離卒中沒煩惱
聯合國糖尿病日:體重管理助力糖尿病患者提升幸福感
2017聯合國糖尿病日健康知識講座
健康中國行動——聯合國糖尿病日特別活動在京舉行
糖尿病必看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教你控糖?
掌握糖尿病飲食,5招教你控制血糖,告別甜蜜煩惱!
營養(yǎng)學專家教你科學減肥
網址: 聯合國糖尿病日:專家支招 教你科學控糖 http://m.u1s5d6.cn/newsview361782.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