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話過敏”系列講座第四期:過敏基礎知識和過敏反應原理
近年來過敏兒童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由于危害程度不高,并未受到家長重視,造成了一些過敏相關疾病的延誤診治。
另外,過敏是全身性疾病,分散在不同的科室。就像接下來要為大家講解的這些疾病,濕疹、尋麻疹、特應性皮炎屬于皮膚科;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腺樣體肥大、分泌性中耳炎屬于耳鼻喉;過敏性結膜炎要看眼科;支氣管哮喘、慢性咳嗽則要看呼吸科。食物過敏雖然也引起上述各系統(tǒng)癥狀,但它引起的消化道癥狀更為典型,例如便秘、便血、嘔吐、腹瀉、血絲便等,這部分患兒就主要去消化科就診了。
但一個過敏體質的孩子,往往會同時存在幾個系統(tǒng)的癥狀,幾個系統(tǒng)癥狀又往往是互相影響、互為因果的。所以,單一學科的診治不利于疾病的整合,不利于過敏相關疾病的控制和管理。
我們將各種過敏相關疾病進行整合,把有著特殊體質的這群孩子聚集在一起,針對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個性化的管理和規(guī)范化的診療,為這群孩子和家長,提供更加專業(yè),更加周到,全面的,醫(yī)療服務和幫助。
世界過敏組織(WAO)在每年4月份會舉辦“世界過敏周”活動,旨在提高人們對過敏性疾病的認識,并倡導和規(guī)范過敏性疾病的診斷、管理和預防等方面的培訓學習。
為了增進醫(yī)患之間的有效溝通,更好的為患兒和家長服務,我們呼吸過敏中心,響應世界過敏組織的號召,為大家籌備了這一系列,過敏相關疾病的講座,希望家長們能從中受益。
過敏很復雜,是一個博大精深的領域,需要我們臨床醫(yī)生和變態(tài)反應研究人員進一步去探索和深入研究。下面就跟大家談一談我所認識的過敏,和這一系列困擾家長,和孩子們的過敏相關疾病。過敏相關疾病的臨床癥狀,細心的家長們應該都不陌生了,我在這里只做一個歸納性的總結,并針對各種過敏相關疾病講一些必要的防護知識。為了方便家長們更好的理解過敏相關疾病,我還是想花一些時間為大家普及一下機制的東西。因為在臨床工作中我搜集到的家長們的一些常見問題,是需要一些必要的過敏基礎知識和反應原理來解釋清楚的。我會盡量用一些圖片配合通俗的語言來表述,希望不會太枯燥。因為內容較多,我把課程分為兩個部分,第一節(jié)課講過敏基礎知識和反應原理,第二節(jié)課講常見過敏相關疾病的診療。
【什么是過敏】
過敏顧名思義就是過度敏感,是機體接受過敏原,比如說花粉、粉塵、食物、藥物、寄生蟲等的刺激后,引起的組織損傷,或生理功能的紊亂,屬于異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反應。我們日常遇到的皮膚過敏、皮膚瘙癢、尋麻疹,都是一種過敏反應。
過敏原對我們所有人而言,都屬于外來入侵者。正常人對花粉之類的“不危險”的入侵者,只需要將它清除出去或者消滅掉,就算完事。但對于特應性體質的人來說,他們免疫系統(tǒng)的安保制度過于嚴格。肥大細胞是這里的一組衛(wèi)兵,衛(wèi)兵會把普普通通的小花粉當做專管對象。一旦小花粉被它們抓住,就會被畫了像拿到手里。一旦再有相同或相近的花粉闖了進來,它們就會發(fā)起聲勢浩大的排異斗爭。在肥大細胞的召喚和命令下,各成員/被/動員起來參與這場“斗爭”。其中主要成員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嗜酸性粒細胞。大量嗜酸性粒細胞導致的嗜酸性粒細胞性炎癥,導致了相應的氣道反應,從而引起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支氣管哮喘等過敏性疾病。所以說,過敏反應的定義,嚴格來說,應該是特應性體質的人,受到(同一抗原物質)(再次刺激)后產生的一種異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反應。
【過敏的發(fā)生機制】
臨床中家長們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我之前給孩子吃了不過敏,怎么就過敏了呢?上面的講解應該很好的回答了您的問題。我們說過敏,一定不是孩子第一次接觸就過敏了,小花粉第一次進了,我們的安保系統(tǒng)還不認識它,當它再次進來,才會被識別并進行攻擊。它需要一個被致敏-再過敏的過程。
我們來看看,小花粉進入到人體以后,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我們的身體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呢?
大家來看這張圖,當機體和抗原(就是過敏原)第一次接觸時,往往不會發(fā)生臨床反應。在過敏原的首次刺激下,免疫系統(tǒng)中漿細胞,分泌一種叫IgE的抗體,像一個一個的小叉子結合到肥大細胞上。這個過程叫做“致敏”。有些人的免疫系統(tǒng)比別人更容易產生IgE,他們就是傳說中的“過敏體質”。
被致敏的機體,再次接觸同一抗原時,才會發(fā)生過敏。但是發(fā)生過敏的時間不一定??煺咴俅谓佑|后數(shù)秒鐘發(fā)生,慢者就需要數(shù)天甚至數(shù)月的時間。被“致敏”的機體,如果不再接觸相同的過敏原,就不會發(fā)生過敏。一旦再次接觸相同的過敏原,肥大細胞上相鄰的兩個IgE抗體,就會結合這種過敏原,使肥大細胞被活化并發(fā)出警報,迅速召集人馬。免疫系統(tǒng)收到警報,主要的成員 “肥大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就會分泌大量的炎性介質,導致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縮、腺體分泌增加等一系列過敏反應的發(fā)生??杀憩F(xiàn)為全身各系統(tǒng)癥狀,輕則起疹子、皮膚瘙癢,眼睛發(fā)紅,鼻塞、噴嚏、流涕,重則聲音嘶啞、a4ed過敏,顧名思義就是過度敏感,是機體接受過敏原,比如說花粉、粉塵、食物、藥物、寄生蟲等的刺激后,引起的組織損傷,或生理功能的紊亂,屬于異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反應。我們日常遇到的皮膚過敏、皮膚瘙癢、尋麻疹,都是一種過敏反應。
所以,對于過敏,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尤其合并兩個以上系統(tǒng)癥狀時,往往提示發(fā)生了嚴重的過敏反應,需要及時就醫(yī),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后果。一旦發(fā)生嚴重過敏反應,第一時間肌內注射腎上腺素,是搶救及時的關鍵。如果離醫(yī)院較遠或情況緊急,建議撥打急救電話,乘急救車趕往醫(yī)院,一旦情況緊急,急救車上的腎上腺素隨時可用。
【影響過敏的因素】
通過上面的講解,我們知道了,過敏,是人體對正常物質的超敏反應。那么為什么有的人過敏,有的人不過敏呢?我們來看看影響過敏的這些因素?
過敏的發(fā)生,是一個里應外合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過敏體質的人,在過敏原的刺激下產生了過度的免疫防御。也就是說發(fā)生過敏需要有以上三個要素:過敏體質的人,影響過敏的各種因素,最重要的還要有過敏原的刺激。
【影響過敏的因素——過敏原】
說起過敏原,經常會有家長問,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到處都是過敏原,查過敏原有用嗎?查了也沒辦法回避!我想告訴大家,雖然過敏原數(shù)不勝數(shù),但在致病過程中起作用的,往往是一些常見的過敏原。這些常見的過敏原,是可以通過我們的檢測手段識別出來,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回避。
另外,即使是過敏體質,沒有足夠過敏原的刺激,一般也不會發(fā)生過敏。環(huán)境中過敏原的含量越少,越不容易發(fā)生過敏。我們可以想一想,其實很多人,是需要很多年過敏原的刺激,才會出現(xiàn)明顯的過敏癥狀。這就是家長們經常說的,+“我的過敏性鼻炎,是最近兩年才得的。”也就是說,雖然祖輩遺傳給我們的過敏體質不能更改,至于什么時候發(fā)生過敏,是不是會發(fā)生過敏,都是不一定的。這很大一部分,取決于您對過敏性疾病的重視程度。所以盡量減少過敏原的暴露,減輕機體的過度防御,從而達到減輕過敏癥狀、延緩過敏發(fā)生、甚至終止過敏進程的目的。
【影響過敏發(fā)生的因素一:遺傳因素】
影響過敏發(fā)生的因素中,遺傳因素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遺傳基因是祖輩遺傳給我們的,雖然不能干預。但它對孩子患過敏性疾病機率的預測,對我們過敏家庭是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的。
有調查研究顯示,如果父母雙方都沒有過敏,孩子有5-15%的機率發(fā)生過敏,;如果父母雙方有一方過敏,孩子發(fā)生過敏的機率有20-40%;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過敏,孩子發(fā)生過敏的機率占40-60%,如果父母雙方都過敏,并且有相同的過敏癥狀,那么孩子過敏的機率有60-80%。
所以說我們關注過敏,要從關注過敏家庭開始。父母雙方要注意排查自己的過敏性疾病家族史。如果父母中有過敏性疾病家族史,那么孩子從出生開始,就要盡量減少過敏原的暴露,盡量減少可能誘發(fā)過敏的危險因素。而且在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孩子,一旦出現(xiàn)了過敏相關疾病的跡象,一定盡早到醫(yī)院就診,早診斷早治療,對生命早期的這種過敏癥狀及時干預。
例如有的孩子兩三個月的時候就有可能出現(xiàn)過敏性結膜炎癥狀,表現(xiàn)為揉眼睛,或者用額頭在大人身上蹭來蹭去,經常眼淚汪汪的,一出門、一見風就容易流淚。另外我在門診發(fā)現(xiàn),鼻黏膜過敏的癥狀,也越來越多的在小嬰兒中體現(xiàn),很多孩子會出現(xiàn)鼻塞、揉鼻子、打噴嚏的癥狀。6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家長的闡述經常是,嗓子呼嚕,吃奶嗆奶,不愛吃奶,納奶時哭鬧,容易煩躁,睡眠不踏實。經過檢查,多數(shù)情況,都是因為鼻子堵塞所致,我們在門診協(xié)助家長徹底有效的鼻腔沖洗后,多數(shù)孩子上述癥狀都得到了緩解。這種情況容易和缺鈣相混淆,要注意鑒別。
【影響過敏發(fā)生的因素二:早起暴露】
我們來看一下這張腸道屏障示意圖,成熟的腸道屏障是一個細胞挨著一個細胞排列很緊密的,縫隙很小,只允許氨基酸或者一兩個氨基酸組成的短肽通過腸道屏障,進入血液,成為人體的營養(yǎng)。但是小嬰兒腸道上皮發(fā)育不成熟,腸道黏膜細胞中間的間隙比較大,不能完全消化的蛋白質多肽通過腸壁進入到血液系統(tǒng)人體不認識就會發(fā)生過敏反應,這就是小嬰兒腸道過敏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新生兒腸道屏障功能尚未建立,生后一個月的時候才初步形成。另外,新生兒的腸道微生態(tài)系統(tǒng)還不夠完善,胃腸道局部免疫水平較低,就更容易對外來蛋白質產生過敏反應。所以我們強調,新生兒出生后第一口奶至關重要,因為母乳是同種異體蛋白,是最低敏的食物,所以我們強調新生兒必須母乳喂養(yǎng),如果沒有母乳,建議使用低敏配方奶粉。盡量不用普通配方奶粉。
【影響過敏發(fā)生的因素三:免疫狀況】
孩子所處的免疫狀態(tài)跟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生有很大的關系。小嬰兒腸道共生
菌群失調,出生后腸道益生菌的微生態(tài)屏障尚未建立,對病原菌的獲得性免疫尚未形成,導致了T-輔助細胞分化出現(xiàn)歪斜,Th2占優(yōu)勢,所以更容易導致過敏的發(fā)生。
大家看這張圖,這是我們人的腸道黏膜屏障的示意圖,最里層是微生態(tài)屏障,第二層是黏液屏障,第三層是上皮屏障,第四層是免疫屏障。第一層微生態(tài)屏障住著大量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外界的營養(yǎng)物質必須先通過最外層的微生態(tài)屏障,才能進入腸道上皮,再進入毛細血管,最后才能進入免疫屏障。所以說,腸道微生態(tài)屏障發(fā)育越好,孩子過敏就越少。所以說益生菌能防止過敏,過敏的孩子,適當補充益生菌、益生元可以減輕過敏,是有道理的。
【環(huán)境因素——“衛(wèi)生假說”】
衛(wèi)生假說”認為:過敏性疾病發(fā)生率的增加,可能與人類生活環(huán)境,尤其是衛(wèi)生條件的改善有關。適 度的微生物刺激,是形成機體正常免疫功能和口服耐受所必需的。也就是說,嬰幼兒早期接觸到的菌群越少,越不利于自然免疫系統(tǒng)的發(fā)育,越容易導致患過敏性疾病的傾向。童年期接觸大量的感染因子有利于孩子免疫系統(tǒng)的建立。孩子們在隨著接觸外界變應原的同時,免疫系統(tǒng)逐漸增強,抗感染、抗過敏的能力逐漸增強,可以減少感染和過敏反應的發(fā)生。
所以說我們講衛(wèi)生,并意味著要消滅環(huán)境中自然存在的病原菌。真正的衛(wèi)生是坦然的去接觸周圍正常菌群,這個生態(tài)平衡,是人類進化億萬年形成的,只有去維護這種平衡,才能更健康。
【剖宮產對孩子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生率有影響嗎】
剖宮產對孩子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增加孩子過敏的風險達三倍以上。
首先,孩子沒有經過正常的產道分娩,對母親產道病原菌獲得性免疫的機會缺失;另外,沒有經過產道分娩,會影響母乳的分泌,就會導致孩子過早的使用人工喂養(yǎng),那么孩子就過早的接觸了異種完整蛋白,從而導致過敏的風險增加。再者,母乳是有菌的,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腸道的微生態(tài)環(huán)境。一旦剖宮產,可能導致預防性的抗菌素使用,殺死了母乳內的益生菌,不利于新生兒腸道微生態(tài)的建立。
【過敏反應的分型】
過敏反應分4型,我們平常所說的“過敏”,經常指I型變態(tài)反應,屬于IgE介導的速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 I型變態(tài)反應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和遺傳傾向。像過敏性鼻炎、結膜炎、支氣管哮喘、急性尋麻疹,口腔過敏綜合征、血管炎性水腫都有I型變態(tài)反應的參與。另外由進食某種過敏食物誘發(fā)的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反應,還有涉及多個器官的嚴重過敏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也都屬于I型變態(tài)反應。I型變態(tài)反應可以通過血清特異性IgE和皮膚點刺實驗來明確過敏原。
食物過敏相對復雜,它除了常見的I型變態(tài)反應,還有II型IgG或IgM介導的變態(tài)反應,III型免疫復合物型,也叫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像我們兒科的濕疹、嗜酸細胞性胃腸炎等,經常是IgG介導的,而不是IgE介導的。參與食物過敏的,還有細胞介導的IV型變態(tài)反應,食物蛋白誘發(fā)的直腸結腸炎,小腸結腸炎綜合征等都屬于IV型變態(tài)反應。其實IV型變態(tài)反應主要發(fā)生在皮科,比方說皮膚科的接觸性皮炎。
有人說,孩子得了濕疹、鼻炎不用治療,3歲以后就好了?
我們說過敏反應的發(fā)生是遵循一定規(guī)律的,這種規(guī)律與年齡呈現(xiàn)一定相關性。 生命早期發(fā)生的食物過敏或濕疹可逐漸演變?yōu)檫^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等其他過敏性疾病。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胃腸功能逐漸完善,消化能力增強了,腸道的微生態(tài)系統(tǒng)形成了,黏膜屏障成熟了,絕大多數(shù)孩子的過敏癥狀確實會有所緩解或消失。但仍有一部分孩子會有癥狀,或進一步發(fā)展為其他問題。過敏癥狀很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變化,甚至會越發(fā)展越難治。 所以說,過敏性疾病需要積極面對,積極預防,而不是等他自然好。
【過敏進程的阻斷作用】
過敏進程往往在2-3個月大的寶寶以濕疹開始,幼兒期趨向緩解。但隨之而來的過敏性哮喘和過敏性鼻炎,患病率將在學齡前及學齡期達到高峰,并且可能一直存在。所以癥狀消失了并不代表不過敏了,它可能只是換了一種方式來表現(xiàn)而已。所以生命早期過敏歷程的阻斷對過敏性疾病的防治意義重大。
【回避過敏原的必要性】
所以說,盡早明確過敏原,進行有針對性的回避,盡量減少過敏原的暴露,減輕機體的過度防御,減輕炎性反應,在過敏性疾病的的防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定不能像我們的家長所說,過敏性疾病是遺傳來的,過敏原防不勝防,治不好,不用治,能自己好。過敏性疾病發(fā)生時,如不進行及時的干預和治療,過敏性疾病,很有可能,會困擾我們一生。
相關知識
春季防過敏 杜絕過敏原
寶寶過敏講座第九期:《嬰幼兒輔食添加的問題與對策》
春季外出容易花粉過敏 6招防治過敏
春季寶寶易過敏 專家教你如何預防兒童春季過敏
世界過敏日:科學應對兒童過敏 助力健康生活
【皮膚過敏】孕婦皮膚過敏癥狀
過敏性皮膚病
從預防、治療到與敏共生,過敏疾病需全病程管理
孕期過敏,該怎么辦?
兒童過敏反應的緊急處理與日常預防
網址: “春暖花開話過敏”系列講座第四期:過敏基礎知識和過敏反應原理 http://m.u1s5d6.cn/newsview310847.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