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35歲定律,在疫情復工后順利度過中年職場危機
就在清明前幾天,我得知一個認識的人,一個不認識的人,被公司“優(yōu)化”回家了。
認識的人是我的鄰居,平時在樓里乘電梯經(jīng)常碰到,算是認識的。他是一家4S店的銷售員。
我是聽到他老婆在大罵他店經(jīng)理時才知道這個事。
這位老兄為那家店服務了16年,3月25日領工資的當天被辭退了。
還有一位不認識的人,是老婆單位同事的丈夫。
聽老婆說他是一家不算小的網(wǎng)絡公司的技術部副經(jīng)理,還曾是這家公司創(chuàng)業(yè)時第一批招收的技術人員,算是元老級人物,但也被裁掉了。
想想他們兩個,一個是賣車的,一個是搞網(wǎng)路的。一個是普通職員,一個是技術負責人。
在職業(yè)和職務上沒有共同點。但遭受了同樣的命運。
職場拉力器,給你職場加把力
他們的年齡都是超過35歲,近40歲的中年人。想要再就業(yè),何其之難。
世界衛(wèi)生組織2019年發(fā)布世界各國人民平均壽命報告,中國的平均壽命是76.1歲。
按照這個標準,他倆的年齡剛剛走近中年的邊緣。
但是按照職業(yè)年齡來算,他們已經(jīng)完全踏進了職業(yè)中年的門檻,從“小青年”,變成了“油膩大叔”。
一場中年職場危機,在疫情的掩護下,降臨到他們頭上。
這個職場中年危機,就是大家都耳熟能詳?shù)穆殘?5歲定律。
35歲定律由來已久。
35歲定律象達摩克利斯劍一樣懸在很多中年職場人士的頭上。
35歲定律最早從招聘市場里體現(xiàn)出來。
看看上海等就業(yè)集中的大城市里,招聘廣告上幾乎近8成的職務不招35歲以上的人員。
公司高管的職務招聘一般不進普通的招聘市場,由獵頭公司搞定。
某些技術工種需要高級技術職稱的老師傅,年齡限制會放寬,但這類老師傅要么被原公司當寶一樣養(yǎng)著,要么早被挖走了。
再看看報考公務員,事業(yè)編制。
報考公務員除應屆畢業(yè)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非在職)招考年齡可放寬到40周歲以下外,其他人員(本科生)都要求在35周歲以下。
事業(yè)編制同樣如此。
總之,招聘市場上35歲以上的人想求職,機會少之又少。
職場拉力器,給你職場加把力
我們再來看看35歲以上中年人在職場上的狀態(tài)有哪幾種情況。
第一種是穩(wěn)定型。如教師、醫(yī)生、國企央企人員和公務員等。他們工作穩(wěn)定,平均工資高、福利待遇好。
隨著年齡的增大,教師、醫(yī)生的經(jīng)驗會越來越高,地位會越來越吃香。
國企央企人員、公務員有的會升為領導干部,即使沒做領導干部,照樣旱澇保收,失業(yè)概率較低。
第二種是精英型。如外企私企的CEO、COO、CFO、CTO等高管。他們可以說已經(jīng)達到人生職場的巔峰,年薪至少七八位數(shù),在飛機上的時間和在陸地上差不多。
他們是后輩新人追求的職業(yè)夢想。
第三種是容易失業(yè)型。這是35歲定律最喜歡的人。
這類人大體分兩種情況。
一類人是年輕時沒有積累足夠的職場技能和人脈,超過35歲還在原地踏步,渾渾噩噩,不求上進。
他們的工作最容易被年輕人取代。
另一類人是有一定職場經(jīng)驗,有技術,有能力,有些還已經(jīng)是中高層管理人員。
由于他們的技術能力沒有跟上時代科技發(fā)展的腳步,或是公司被收購兼并后職位有沖突,他們也容易失業(yè)。
造成中年職場危機的原因:
1、歲月是把殺豬刀
過了35歲,年齡變大,腦子變慢,體力下降,不敢熬夜。即沒了老板要求的996工作干勁,又沒有了年輕時輕松跳槽的資本。被老板和年輕同事看成公司的“負資產(chǎn)”。
2、家庭負擔大
過了35歲,基本已經(jīng)娶妻生子,買房買車,他們都處于上有老下有小,內有家務,外要還貸的境地。
他們想要努力工作,多賺錢養(yǎng)家,可又要抽出時間照顧家庭,教育孩子。
一身兩用,精疲力盡。
3、職務替代性強,收入性價比低
過了35歲,很多人的工作會被剛進職場的新人替代。
2018年高校畢業(yè)人數(shù)820萬。2019年高校畢業(yè)生834萬。今年高校畢業(yè)生的人數(shù)肯定還要高。這還不包括中專、職校的畢業(yè)生。
工作十年以上的中年人工資肯定比新人高,但做的事情差不多,你想想,哪個老板不會想到用新人來取代他們呢。
還有一些人身處中高層管理位置的人,只要他們稍有懈怠,他們也很有可能被后起直追的新人替代。
所謂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就是這個道理。
4、缺少職場人脈,同事關系差
有些人進入職場后,朝九晚五,貪圖安逸,不懂得結交人脈,同事關系也搞得不好。一旦他們遇到中年危機,卻沒人替他們說好話,找不到人來幫忙,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中年職場危機如何克服呢?
中國有句古話:與其臨渴掘井,不如未雨綢繆。
不能到了危機出現(xiàn)在你面前,才想到如何應對。提前做好準備,才是正道。
1、盡早提升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yè)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站穩(wěn)腳跟,打開市場,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做人同樣如此。
筆者上一篇文章中提到大學剛畢業(yè)的職場新人有3—5年的試錯時間,而這段時間恰恰是學習掌握自己個人核心競爭力的時間。
你要在別人泡吧打游戲的時間里多學習技能,多掌握新技術,在自己的業(yè)務領域里鉆精鉆透,讓自己時刻跟上時代的腳步。
在30歲之前做好個人職業(yè)生涯的長期規(guī)劃,對自我的發(fā)展目標要明晰清楚,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練到極致,沒有人可以取代你的位置。
那么,35歲定律會繞道而走,不給你添麻煩。
2、盡早樹立個人職場聲望,建立廣泛的職場人脈
有好人品,就有好的職業(yè)背書。
我們經(jīng)常看到職場里有些中年大叔大姐,他們在自己所處的領域有良好的人脈關系和聲望。
只要他們一報出自己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他們是誰,都會對他們鼎力相助。
這些有職業(yè)聲望,有廣泛職場人脈的中年人左右逢源,長袖善舞,老板根本不敢開除他們。
3、盡早進行投資,留有余錢。
趁年輕早投資也是一條出路。
多買一些穩(wěn)健類的投資產(chǎn)品,錢多的再買一二套房子,給自己多留點余錢,以備不時之需。
當然股票投資要慎之又慎,不懂價值投資和倉位管理,切莫進場。否則偷雞不成蝕把米,那就糟糕了。
4、學會轉型,新媒體上做兼職
現(xiàn)在這個社會,職業(yè)形式層出不窮,知識付費,新媒體領域已經(jīng)成為一個受熱矚目的領域。
如果你只想守著公司的一畝三分地,不想跳槽的話。
那你可以利用業(yè)余時間,在新媒體平臺上開個賬號,然后把自己多年來的生活感悟,職業(yè)經(jīng)歷、專業(yè)技能,或寫成文字,或拍成視頻發(fā)布出去,有興趣的朋友就會來看。
如果你發(fā)布的內容獨辟蹊徑,傳授的技能正是別人需要的,那你的粉絲就會快速遞增。
真到粉絲量達到一定程度,你就可以憑內容收費,或廣告賺錢了。
5、鍛煉身體,保持健康體魄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沒有好的身體,即使有了度過危機的本領,你也無法施展。
看看這次疫情里死亡的人員,大多60歲以上,有基礎疾病。
再看看鐘南山院士,84歲高齡照樣一身肌肉。
正因為有這樣的健魄體格做基礎,他才能夙興夜寐,廢寢忘食地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斗爭中去。
綜上所述,35歲定律,中年職場危機無法逃避,只能正確面對。
35歲定律也不是百分百會落到每個人的頭上,但中年人必須對他抱有敬畏。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為了你的將來,為了你的家庭,盡早想好退路,做好準備。有備無患地讓你的中年職場生涯體面而不失光彩。
相關知識
疫情三年職場心理健康洞察報告
2022年疫情期間職場心理健康洞察|中智EAP
職場女性如何練內力
術后恢復,醫(yī)生教你如何順利度過恢復期
醫(yī)生呼吁:35+歲孕期,一定要注意的9件事情
女職工在孕期享有哪些權利? 勞動法律網(wǎng)
如何擺脫減肥疲勞期,瘦身過程中如何調整心態(tài)?
女性到了更年期 中醫(yī)幫你順利度過
人到中年必脫發(fā)?如何守住岌岌可危的發(fā)際線
免疫與情緒咋糾纏?怎么增強免疫力?怎樣擺脫負面情緒枷鎖?
網(wǎng)址: 如何擺脫35歲定律,在疫情復工后順利度過中年職場危機 http://m.u1s5d6.cn/newsview305047.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