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元氣森林”里的人工甜味劑真的比糖更健康嗎?

“元氣森林”里的人工甜味劑真的比糖更健康嗎?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3日 23:37

原創(chuàng) 小馬馬 醫(yī)學界內(nèi)分泌頻道

*僅供醫(yī)學專業(yè)人士閱讀參考

既然人工甜味劑幾乎沒有熱量,用它們?nèi)〈?,減肥豈不是“輕而易舉”?

1879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Ira Remsen教授在實驗室里用不同的化學物質(zhì)進行實驗后,意外發(fā)現(xiàn)手上有一種甜味的物質(zhì),就此發(fā)現(xiàn)了第一種人工甜味劑——糖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當真正的糖供不應求時,糖精就變得流行了起來。

如今,人工甜味劑是巨大的無糖食品市場的核心。它們的吸引力不僅在于它們價格便宜,還在于它們有潛力對抗過量糖份對人體造成的健康威脅——比如全球日益嚴重的肥胖問題。

什么是人工甜味劑?

糖以外的甜味劑稱為非糖甜味劑,根據(jù)產(chǎn)生熱量與否,又可分為營養(yǎng)性甜味劑和非營養(yǎng)性甜味劑兩大類。

人工甜味劑有甜味但不屬于糖類,甜度比蔗糖高10倍至數(shù)百倍,但幾乎沒有熱量,因此屬于非營養(yǎng)性甜味劑。

●營養(yǎng)性甜味劑

糖醇 是結(jié)構(gòu)與糖相似的化學物質(zhì),但不易代謝。如:山梨糖醇、甘露糖醇、赤蘚糖醇、麥芽糖醇、木糖醇。

●非營養(yǎng)性甜味劑

1、天然甜味劑 如:甜菊糖苷、甘草酸銨。

2、人工甜味劑 是比糖甜很多倍的小分子化合物。如:糖精、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安賽蜜。

以“0糖、0卡路里”為賣點的飲料“元氣森林”就加入了非糖甜味劑:赤蘚糖醇和三氯蔗糖。三氯蔗糖屬于非營養(yǎng)性甜味劑,赤蘚糖醇屬于營養(yǎng)性甜味劑,赤蘚糖醇熱量確實比蔗糖低很多,但將它的熱量完完全全和0劃上等號是否合適呢?

此外,盡管熱量極低甚至為0,甜味劑還是會與口腔和腸道中的相關(guān)受體以及腸道菌群相互作用,從而對新陳代謝產(chǎn)生影響。

人工甜味劑會致癌嗎?

1978年的一項實驗發(fā)現(xiàn),喂食糖精的大鼠患上了膀胱癌。但此后有研究證實這種情況只發(fā)生在大鼠身上,糖精不會導致人類患癌。

不僅僅是糖精,所有FDA和歐盟批準的人工甜味劑都經(jīng)過了實驗動物和人體數(shù)據(jù)的測試。所有獲批的甜味劑都與癌癥沒有任何關(guān)系。

人工甜味劑能幫助減肥嗎?

高糖攝入,特別是飲用含糖飲料顯然對健康有害,易導致肥胖,還會增加2型糖尿病這類代謝性疾病的風險。既然人工甜味劑幾乎沒有熱量,用它們?nèi)〈?,減肥豈不是“輕而易舉”!

事實果真如此嗎?

許多研究調(diào)查了用人工甜味劑替代糖是否會導致體重減輕。2018年的一項研究綜合了56項不同研究的結(jié)果,得出的結(jié)論卻是,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和使用糖的群體相比,使用人工甜味劑的人群并沒有成功減重!

不過,改用人工甜味劑的超重或肥胖者確實比吃糖的“同行”瘦了。

總的來說,從糖改用人工甜味劑對減肥的影響是中性到正性的。這是因為:

1)甜味劑的種類很多,不同甜味劑對減肥的影響也不同。

2)除了改用甜味劑之外,飲食上的變化可能會產(chǎn)生混雜效應。膳食方式相當關(guān)鍵,因為人工甜味劑與其他食物可能會產(chǎn)生相互作用,從而改變能量的吸收"。

3)人工甜味劑對減肥的影響可能取決于個人的原始體重和膳食方式。

那么,大體上看,為什么在使用人工甜味劑替代了糖以后,有的人非但沒有減重,體重反而還增加了?人工甜味劑到底是不是比糖好?我們一起來聽聽8位專家怎么說。

支持派

★ 伍倫貢大學 流行病學、公共衛(wèi)生、糖尿病專家 Gideon Meyerowitz-Katz

研究表明,僅就人工甜味劑而言,攝入太多了也不好(通常指代糖飲料)。但這并不代表它們比糖還不健康。

人工甜味劑對人體健康的正面影響也許不如水,但一定比糖好。

★ 肯塔基大學 胃腸病學、肥胖癥專家 Samir Softic

人工甜味劑不像糖那樣會帶來熱量負荷,但也不是沒有任何壞處。人工甜味劑會刺激腸道中的甜味感受器,影響食物攝入量。然而,研究顯示,從含糖飲料轉(zhuǎn)為人工甜味飲料似乎有利于減肥。

★ ??巳卮髮W遺傳學、糖尿病專家 Tim Frayling

在兒童的隨機對照研究(RCTs)中,有一些證據(jù)表明人工甜味劑對減肥確實有幫助:如果孩子們用無卡路里飲料代替含糖飲料,BMI的增加會減少。

★ 悉尼大學 神經(jīng)科學、營養(yǎng)學專家 Bob Boakes

高糖攝入量,例如每天喝許多含糖飲料,肯定是不健康的,會導致代謝綜合癥,包括肝臟和身體其他地方的脂肪沉積,還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唯一被證明對極少數(shù)人不健康的人工甜味劑是阿斯巴甜。如非特殊情況,最好避免使用阿斯巴甜。

★ 悉尼大學 生物化學、營養(yǎng)學、運動生理學專家 Kieron Rooney

如果我們只關(guān)注與糖代謝、體重維持和糖尿病風險有關(guān)的代謝反應,糖從飲食中被人工甜味劑取代時,肯定是可以帶來獲益的,大多數(shù)RCTs顯示至少可實現(xiàn)體重減輕。然而,流行病學/觀察性研究并不總是支持這個結(jié)論。

人工甜味劑與其他食物的共同攝入可能會產(chǎn)生相互作用,從而改變能量的吸收,這可能是造成結(jié)果差異的一個因素。此外,在流行病學和觀察性研究中,不良的飲食與生活方式的影響也很常見。

歸根結(jié)底,從能量平衡的角度來看,只要不把人工甜味劑作為吃更多其他東西的許可證,人工甜味劑肯定比糖更好。而說到其他的健康影響,存在一個劑量/暴露問題,在健康飲食的情況下,適當吃一些人工甜味劑是沒有問題的。

反對派

★ 悉尼大學 營養(yǎng)、糖尿病、肥胖癥專家 Jennie Brand-Miller

自50年前人工甜味劑進入市場直至今日,肥胖和超重的發(fā)病率增加了兩倍。作為一種公共衛(wèi)生問題的解決方案,人工甜味劑并不成功。

對于那些試圖減肥和改善飲食的人來說,無糖替代品(特別是代糖飲料)可能是有益的,但它們并不是最健康的選擇——雖然代糖飲料比含糖飲料更健康,但是喝水可能更好。

★ 卡耐基科學院 生理學、細胞生物學專家 Steven Farber

食用非營養(yǎng)性甜味劑可能會促進代謝性疾病、肥胖癥、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發(fā)展。一項臨床試驗顯示,常規(guī)攝入非營養(yǎng)性人工甜味劑可能與BMI和心臟代謝風險增加相關(guān)。

中立派

★ 西北大學 營養(yǎng)學專家 Cornelie Nienaber-Rousseau

由于天然糖類的“臭名昭著”,三氯蔗糖、安賽蜜鉀和阿斯巴甜如今非常受歡迎。除了那些患有苯丙酮尿癥的人,禁止服用阿斯巴甜,所有的人工甜味劑基本都是安全的,但它們的長期影響可能不是那么好。

有研究發(fā)現(xiàn),用代糖飲料代替含糖飲料后,除體重最重的研究對象外,其余參與者體質(zhì)數(shù)并未降低。這提醒我們,人工甜味劑并不能減輕體重,反而會加劇肥胖癥的流行。

一項總結(jié)了18項大型流行病學研究結(jié)果的系統(tǒng)性綜述表明,飲用人工甜味劑飲料與兒童體重增加有關(guān),但這些發(fā)現(xiàn)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甜味劑對食物獎勵系統(tǒng)的影響可能會導致食欲增加,助長尋求食物的行為,并鼓勵對糖的渴望。

非營養(yǎng)性人工甜味劑似乎會改變腸道菌群。

營養(yǎng)性甜味劑(例如糖醇)可以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但果糖(水果中的天然糖)也可能具有類似的作用。

天然糖是否比人工甜味劑更健康,以及是否通過用非營養(yǎng)性甜味劑替代來減少天然糖,還需要大規(guī)模的試驗來確定其與肥胖、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征風險的關(guān)聯(lián),以及對腸道菌群的影響。建議,減少天然和人工非營養(yǎng)性甜味劑的攝入,而不是簡單粗暴地直接用人工甜味劑替代天然糖。

參考文獻:

[1]部分整理自https://www.sciencealert.com/are-artificial-sweeteners-are-better-for-you-than-sugar-scientists-weigh-in.

[2]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203034.

[3]CMAJ 2017 Jul 17;189(28):E929-E939.doi: 10.1503/cmaj.161390.

[4] Qing Yang. Yale J Biol Med. 2010 Jun; 83(2): 101–108.

[5] Harriett H.Butchko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Volume 35, Issue 2, Supplement, April 2002, Pages S1-S93.

[6] https://doi.org/10.1080/19490976.2015.1017700.

[7] Kauko K. M?kinen Int J Dent. 2016; 2016: 5967907.

[8] Rebecca J. Brow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besity Volume 5, 2010 - Issue 4.

本文首發(fā)丨醫(yī)學界內(nèi)分泌頻道

本文作者丨小馬馬

本文審核丨徐乃佳

責任編輯丨小馬馬

版權(quán)申明

本文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需聯(lián)系授權(quán)

-End-

閱讀原文

相關(guān)知識

“攤上事”了!元氣森林致歉!0蔗糖=0糖?“0糖0卡0脂”真的喝不胖?
一張小小標簽,元氣森林掀動了行業(yè)的“綠色變革”
“無糖”真的“無”糖嗎?
甜味劑市場報告:低糖無糖健康趨勢下,天然甜味劑占比提升
元氣森林合作蔡國慶,既上頭又尷尬
零糖=無糖? 無糖=健康? NO!
人工甜味劑或增患心臟病風險
蒙牛、元氣森林入局,如何抓住運動營養(yǎng)飲品的先機?
自然的療愈力:河流與森林何以有益于人類健康?
無糖食品受青睞,真的健康嗎?

網(wǎng)址: “元氣森林”里的人工甜味劑真的比糖更健康嗎? http://m.u1s5d6.cn/newsview24762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