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一般心理問題的個案咨詢報告
老年人一般心理問題的個案咨詢報告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yī)院 劉鳴
摘要:
現(xiàn)在社會上60-70歲的老人,他們在幼年恰逢三年自然災害,青春期又遭遇文化大革命,正值壯年卻面臨“下崗”……心理發(fā)展過程難免經(jīng)歷一場磨難。近20多年,我國改革開放,社會處于轉型期,變化非???,已經(jīng)身心疲憊的他們不得不適應新的觀念和新的生活方式。對他們來說,今天多元化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使過去的信仰面臨危機;機體正在衰老,精神世界缺少支撐,子女忙于各自的工作對他們關心又少,矛盾太多,很多需要不能得到滿足。閑暇時光,回憶往事,社會曾經(jīng)那么多的要求他們,而沒有給他們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也沒有給與他們應有的回報……那么多不堪回首,要想保持和維護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也實在不容易,他們需要理解和尊重,需要社會和家庭成員給與更多的關心。
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jīng)有了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由于沒有及時的心理治療,形成了不良的思維方式,加上身體衰老,軀體難免經(jīng)歷一些急慢性疾病,不適的感覺逐漸增強,同時不良情緒影響他們對軀體疾病的正常認知,很多人悲觀地預測疾病的后果,對社會和親人有一定的要求關注、關心及照料的要求,如果要求一時難以滿足,老人心理會有不平衡,嚴重時會產(chǎn)生一定心理問題。這時,就需要用科學、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去幫助他們緩解痛苦。本案例求助者就是這類人群的一例,很典型,來訪者本人軀體有疾病,在陰郁的心理狀態(tài)籠罩下一時難以解脫,并不斷用消極的態(tài)度和行為對待周圍的人,引起一片焦慮,干擾其家屬的正常生活,作者很想由此案例探索對老年一般心理問題的有效咨詢和疏導方法。
關鍵詞:常態(tài)沖突、一般心理問題、情緒ABC理論、合理情緒療法
一、 一般資料
王某,女,63歲,大學文化,退休高級工程師。身高大約1.50米左右,體態(tài)瘦,健康狀況良好。父親是高級工程師,母親小學文化,姐妹兄弟3人。愛人是普通工人,生育兩個女兒,家庭經(jīng)濟狀況良好。家族無精神疾病歷史。
王某從小家庭教育嚴格,高中時,其父因家族曾經(jīng)商而在文革中被打成“右派”,其母與之劃清界限,18歲高中畢業(yè)填報大學志愿時因家庭“成份”不好,與夢想中的北京醫(yī)科大學失之交臂而無奈選擇本地某大學的汽車制造專業(yè)。畢業(yè)后,分配到普通工廠技術科任技術員。25歲時與本單位一位屬“紅五類”的普通工人戀愛,然后結婚。1984年以后,單位效益每況愈下,而同齡人,甚至于一些她認為沒文化的工人卻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如魚得水,生活蒸蒸日上。于是她開始報怨:因為家庭成份不好,才讀了這個不好的專業(yè)分到工廠;因為自已受過高等教育,在工廠受人嫉妒,所以無論自已多努力,總是得不到重用;從事專業(yè)技術似乎看不到前途和希望。1986年,借著她的同班同學調至該單位任廠長的機會,王某申請調至勞動人事科,因其能力突出,多次得到領導肯定,群眾關系亦融洽,使她對前途又重新充滿希望。1989年,其愛人調任單位服務公司任經(jīng)理,兩個女兒也相繼考進理想學校。工作、生活各方面都很順心。3年后,部門領導退休,但她并未如自已和旁人所料成為繼任科長。而此時(90年代初),國有企業(yè)開始進入改制潮,鼓勵提前退休。王某覺得自己沒什么前途,單位效益也沒什么起色,如果提前退休的話還有一些政策上的優(yōu)惠,而且兩個女兒已經(jīng)工作,家庭沒有經(jīng)濟上的壓力,所以在1992年滿45歲時辦理了內(nèi)退手續(xù)。同年,王某的愛人因生性耿直而得罪領導,被撤銷職務,于是他辦理停薪留職,并通過熟人關系在外就職。從忙忙碌碌的工作中突然變成閑賦在家,王某不太適應,同時又很郁悶:堂堂一個大學生竟然40幾歲就在家燒火做飯!所以開始經(jīng)常為一點小事與愛人發(fā)生爭執(zhí),其愛人性格憨直敦厚,對其埋怨不予理會,但也沒有更進一步的交流與溝通。半年后,因為參加一個老同事女兒的婚禮后出現(xiàn)胃部飽漲感,當醫(yī)生的小女兒給她服用了一片“嗎叮啉”后癥狀明顯緩解。此后,時常感到進食后胃部飽漲不適,小女兒帶她去醫(yī)院檢查,除有慢性胃炎外,無其它異常。從此王某開始堅持服用各種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西藥物,但癥狀均無明顯緩解,此后王某開始自行限制每餐進食量,并將一日三餐改為兩餐,若外出赴宴,必須帶上“嗎叮啉”,否則便不敢進食,身體逐漸消瘦。種種不如意讓王某開始追根溯源:小時候營養(yǎng)跟不上,體質不好,所以年紀大了身體差了,各種病癥就都表現(xiàn)出來了;上大學又因為成份不好而被迫選擇了一個自已不喜歡的專業(yè);大學畢業(yè)后成為國家干部,卻分配在企業(yè)上班,不得不與工人“大老粗”周旋;在單位得不到重用又不是因為能力;選擇了一個成份很好的“愛人”來改變自已的命運,但隨著社會的變革,“成份”并不“吃香”了;婆家的親戚很勢力,現(xiàn)在沒什么事需要幫忙就不怎么聯(lián)系了;一肚子的墨水,卻又“內(nèi)退”了;……
王XX在生活上要求不高,有傳統(tǒng)的道德觀念,正義感很強,對孩子有較高的期望,孩子的遇到挫折等事情經(jīng)常引起她的焦慮和擔憂,凡事喜歡較真,得理不讓人。內(nèi)心也同樣擔憂家人的安全和健康,愛人生病時能夠不顧一切,跑醫(yī)院找專家會診,避免誤診,在生活上,和家人交流的比較少,對待事物缺少開放的心態(tài),用她自己的方式愛她的親人。隨著健康狀況無明顯好轉,情感焦慮,喜歡猜疑,對醫(yī)院的治療比較依賴,但又持懷疑態(tài)度。近幾年和家人談論較多是她的疾病和過去的不如意,家人束手無策的同時也感到煩躁不已、身心疲憊。家人鼓勵她與鄰居以及老同事多來往、交流,但她卻不屑與“沒文化”的人打交道,封閉在自已的小空間里,完全與社會脫節(jié)。她的抱怨其實總在表明一個問題:各種客觀原因造成她現(xiàn)在的“無為”狀態(tài),有能力但總是沒機會,內(nèi)心存在常態(tài)沖突。
二、主訴
王XX稱:“丈夫和孩子都說心理學老師能幫助我改善情緒,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自己,面對現(xiàn)實,提高生活情趣。我不相信,長期不能吃東西,醫(yī)生都不能解決問題,怎么辦?怎么會有樂觀態(tài)度呢?”?!拔沂抢洗?,小時候條件差,沒什么營養(yǎng),身體差,年輕時可以撐得住,現(xiàn)在就不行了”;“因為婆婆家子女多,她也不喜歡我丈夫,所以我生孩子她不重視,坐月子也沒用心照顧,身體沒調整好,一直不行”;“要不是當年成份不好,我現(xiàn)在肯定已經(jīng)是一名教授級的醫(yī)生了,我一想起這些就很不舒服”;“別人的老公都很有本事,而我的丈夫卻干不出什么大事,又不會體貼人,性格直還容易得罪人”;“現(xiàn)在胃不好,搞不好還會癌變,我很擔心”。
三、觀察和他人反映
丈夫主訴:最近,王某對生活不順心的事情不能放過。過去10多年中,多次談到年輕時成份不好、坐月子時婆婆照顧不周的事,一談就發(fā)泄沒完,還逐漸引申到我妹妹身上,說當年對她那么好,現(xiàn)在她卻很勢力不怎么跟我們來往。開始我還能忍讓,希望她發(fā)泄過了,能夠漸漸忘卻,沒想到事與愿違,現(xiàn)在女兒們多采取回避態(tài)度,不和她見面。她所有的不滿都發(fā)泄在我身上,我很生氣,關系開始緊張,經(jīng)常“冷戰(zhàn)”,幾天甚至十幾天不說話。能夠理解她被病痛折磨,心情不好,但希望她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現(xiàn)實,生活中還有很多更艱難的人,不應悲觀。感覺她的心態(tài)不好,不能容忍別人的缺點,批評和抱怨沒完,不尊重別人的感受。不喜歡新鮮的事務,近來對以往愛好喪失興趣,思維總是停留在追憶過去不快樂的點點滴滴。較少與朋友的交流,和自己的女兒交流也局限在治病這個話題上,談起她的話題,王XX很敏感,覺得別人不能理解她,不能正確評價她,很難聽取不同的意見,不能用開放心態(tài)看待問題。不能緩解曾經(jīng)有的矛盾,與現(xiàn)在很多親戚很疏遠。
心理測驗結果:
1、《明尼蘇達多項人格調查表(MMPI-2)》測驗結果:疑病癥狀,神經(jīng)衰弱,抑郁性人格。
2、《90項癥狀清單(SCl-90)》測驗結果:焦慮、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傾向。
四、評估與診斷
根據(jù)對臨床資料的收集,該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抑郁性人格,孤僻、好主觀臆斷,較難適應外部環(huán)境;情緒不穩(wěn)定。整體心理健康狀態(tài)較差。
綜合分析所獲得的臨床資料,對求助者問題持續(xù)的時間、強度和典型心理與行為異常表現(xiàn)的性質和嚴重程度進行分析判斷,來訪者由現(xiàn)實原因產(chǎn)生的心理沖突,癥狀不泛化,強度一般;根據(jù)心理測驗結果和軀體疾病歷史、精神病家族歷史以及典型心理與行為異常的表現(xiàn)排除了精神障礙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器質性病變。
求助者的心理與行為異常表現(xiàn)屬于一般心理問題的范疇。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三個方面:
1.老年不合理信念和軀體疾病引起的心理不適,情緒不良;
2.人際關系緊張(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和手足關系);
3.生活興趣喪失,愉快感減弱,適應性不良。
五、咨詢目標的制定
根據(jù)以上的評估與診斷,同求助者共同協(xié)商,確定如下咨詢目標:
1. 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針對不合理信念以及軀體疾病引起的心理不適,建立正確的認知,摒棄不合理信念,減少情緒困擾和不適行為;改善其當前人際關系;增強積極情感體驗,提高生活興趣。
2. 最終目標與長期目標:完善求助者的個性,改變其部分價值觀,以事實為依據(jù),建立正確思考方式,合理認識軀體疾病,建立良好的人際溝通模式,增強其積極情感體驗,抵御消極心理因素,學習健康有效的控制情緒的能力,主動尋找生活樂趣的能力。
六、制定咨詢方案
(一) 咨詢的具體方法和原理
1.具體方法:針對該求助者的問題特征采用合理情緒治療方法。
2.理論依據(jù):合理情緒療法簡稱RET,又叫理性情緒療法,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挨利斯于20世紀50年代首創(chuàng)的心理治療理論和方法,該理論認為,使人們難過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個體對事件的不正確解釋和評價。事件本身無所謂好壞,但當人們賦予它自己的的偏好,欲望和評價時,便有可能產(chǎn)生各種無謂的煩惱和困擾。
3.治療原理:用這種方法是通過純理性的分析和邏輯思辯的途徑,改變求助者的非理性的觀念,以幫助她解決情緒和行為上的問題。
(二) 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1.咨詢過程中求助者的權利和義務:
(1)權利:可以根據(jù)個人意愿選擇咨詢師;了解咨詢師的受訓背景和執(zhí)業(yè)資格;對咨詢方案有知情權、協(xié)商權和選擇權;了解咨詢的具體方法、過程和原理;提出轉介或中止咨詢。
(2)義務:遵守咨詢機構的有關規(guī)定;遵守和執(zhí)行商定好的咨詢方案;應尊重咨詢師,遵守預約時間,如有情況提前告知。
2.咨詢過程中咨詢師的權利和義務:
(1)權利:選擇合適的求助者;了解求助者的心理問題和相關資料; 本著對求助者負責的態(tài)度,提出轉介或中斷咨詢。
(2)義務:介紹自己的受訓背景,出示相關證件;遵守和執(zhí)行商定好的咨詢方案各方面的內(nèi)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預約時間,如有情況提前告知。
3、次數(shù)與時間安排:每周一次,一次一個小時。
4、咨詢的費用:0元
七、咨詢過程
1. 咨詢過程大致分三個階段(共6次):
第一階段:主要建立咨詢關系、收集相關信息,進行心理診斷,確立咨詢目標,制定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心理咨詢階段:應用合理情緒療法,解除求助者緊張焦慮情緒,其具體的步驟有:(1)心理診斷階段;(2)領悟階段;(3)修通階段;(4)再教育階段。
第三階段:結束和鞏固階段:幫助求助者鞏固咨詢效果,并把咨詢過程中學到的有關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八、咨詢效果評估
1、求助者自己的評價:心煩焦慮情緒好轉,胃部不適也沒以前明顯,有時候甚至覺得餓了。
2、咨詢師的評價:求助者情緒與精神面貌得到了改善,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并做出了有效的行為;焦慮情緒緩解,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3、親人的評價:求助者的生活安排比較非富,如參加社區(qū)組織的各種活動,還主動要求幫助帶外孫女,與鄰居的主動性交往增多。一日三餐基本恢復正常。
九、總結
在本案例中,咨詢員與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詢關系,較全面地分析了求助者的情況,針對求助者的心理行為問題,應用合理情緒療法消除了求助者不良情緒,取得了滿意的咨詢效果。需要改進的是:在咨詢過程中,不能采用單一的咨詢方法,要多種技術并用,才能收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中國就業(yè)培訓指導中心、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組織編寫.心理咨詢師(二級)[C].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中國就業(yè)培訓指導中心、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組織編寫. 心理咨詢師(基礎理論)[C].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相關知識
戀愛問題心理咨詢案例
壹心理咨詢
國家心理咨詢師2級個人成長報告范例2
心理健康與咨詢中心舉辦2024年暑期心理咨詢督導研討會
老人健康服務心理咨詢師助理
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職場的心理自治
2024年上半年全國心理咨詢師培訓考試報名通知
青少年心理咨詢
2023年上海心理咨詢師報考條件、報名須知(考試科目和題型)
心里咨詢師,什么是心理咨詢師
網(wǎng)址: 老年人一般心理問題的個案咨詢報告 http://m.u1s5d6.cn/newsview233846.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