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肌膚護理 嬰兒保健小知識
一、寶寶護膚基本要點
要點一:清潔。清晨起床,要用柔軟的毛巾或紗布浸溫水給寶寶擦臉,注意五官部位的清潔,剛吃完奶或食物之后,特別要對嘴邊關鍵區(qū)域進行徹底清潔。不要用粗糙的毛巾給寶寶擦臉,更不要用堿性大的香皂給寶寶清潔。每晚臨睡前都要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并用嬰兒專用的柔濕巾給寶寶擦拭小屁股,不僅可以起到清潔的作用,同時還有潤膚的功效,有效防止紅屁股的出現(xiàn)。
要點二:保濕。爸媽除了要多讓寶寶喝水外,每天都要用濕熱的小毛巾輕輕地敷在寶寶的嘴唇上,讓嘴唇充分吸收水分,然后涂抹寶寶專用的潤唇油或香油。臉部清潔完畢后,要及時涂抹嬰兒潤膚露、潤膚霜進行保濕;洗澡后要及時把寶寶全身擦干,然后用手把潤膚霜焐暖,輕輕地涂在寶寶身上,以此來鎖住皮膚所需的水分。
要點三:防曬。新生兒的皮膚很嬌嫩脆弱,所以爸爸媽媽外出時要避免寶寶過度暴露在陽光下,尤其是強烈的陽光下。外出必要時,暴露的皮膚使用無刺激性不含有機化學防曬劑的高品質嬰兒的防曬品。
二、寶寶皮膚容易遇到哪些問題
1、寶寶皮膚薄嫩,抗損傷的能力低:寶寶的皮膚層十分細膩薄嫩,最外層起耐磨作用的角質層是單層細胞,缺乏透明層;而成人是多層細胞,真皮中的膠原纖維也很稀少,薄而缺乏彈性,所以,皮膚的厚度只有成人皮膚厚度的十分之一。因此,不僅容易被外來的有刺激性及有毒物質滲透,而且容易摩擦受損,抵抗干燥環(huán)境的能力也差,照料上稍有疏漏,就會引起皮膚損傷,如過敏、紅腫等。
2、皮膚抗病能力差,容易被細菌感染:由于皮膚未發(fā)育成熟,所以免疫系統(tǒng)功能弱,不能像大人那樣成為人體抵抗致病菌的第一道防線,僅靠皮膚表面的一層天然酸性膜來保護皮膚,很容易被細菌感染,或者發(fā)生過敏反應,如紅斑、紅疹、水泡等;皮膚結締組織中富含基質,含水量高于成人,容易發(fā)生炎癥性水腫;同時其中的血管豐富卻非常脆弱,受輕度物理性刺激就會損傷出血。
3、皮膚色素層薄,對外界溫度變化反應敏感:寶寶的皮膚內防護紫外線穿透的黑色素生成得很少,因為色素層薄,很容易被陽光中的紫外線灼傷。加之,寶寶的體表面積按公斤體重計算較成人大,所以散熱快,耗熱量就相對要多,外界環(huán)境的溫度一旦變化,寶寶的皮膚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4、皮膚脂質少,抗干燥能力差:寶寶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不但容易散熱,而且體液交換量也很大,又因為多汗,容易因失水使皮膚變得干燥;同時,皮脂分泌少(新生兒和嬰幼兒則相反),皮膚下的脂質可保持使皮膚內的水分平衡,如果過少則很易使水分流失,皮膚因此爆皮或破裂。
三、媽媽須知新生兒保健護理
胎兒從脫離母體到生后28天,醫(yī)學上稱為新生兒期。這是孩子開始獨立生活的第一階段,身體變化很大,所以保健護理非常重要。
新生兒護理主要方法:
1、臍部護理。新生兒的臍帶,一般1-7天后脫落。臍帶未脫落前要注意檢查包扎臍帶的紗布有無滲血。臍帶脫落后,臍孔窩里如發(fā)現(xiàn)有血水或人膿,有滲出物可涂75%酒精,保持干燥,及時去醫(yī)院治療。
2、保溫。因為新生兒調節(jié)體溫的功能差,易受冷引起肺炎、感冒等病,故要保持理想的室溫。一般以攝氏20-24攝氏度為宜。早產兒的體重越低,越要注意保暖??梢杂脽崴?,有條件的可用空調設備取暖。
3、口腔衛(wèi)生。新生兒口腔粘膜柔嫩,血管豐富,較干燥。于上腭中線兩旁及牙齦切緣上常可見黃白小點,這是上皮細胞堆積或粘液腺潴留腫脹所致。此小點叫上皮珠,俗稱馬牙,切勿挑擦,挑擦后輕者可引起局部潰爛,重者可引起敗血癥。
4、呼吸道護理。新生兒的呼吸特點是淺而愉,節(jié)律不同,因此必須保持新生兒呼吸道通暢。如鼻腔內有粘液,可用消毒棉花輕輕擦去。感冒時,常引起嚴的鼻塞,影響吃奶,可在吃奶前用0.5%的*溶液,每次一滴,嚴禁用成人的滴鼻凈藥水,以免中毒。
5、皮膚護理。胎脂有保護皮膚作用,出生后數小時可逐漸吸收,不要清洗。新生兒皮膚柔嫩,易擦傷引起感染,特別是頸下、腋下、大腿根部和臀部,每天應清洗,防止感染。
6、洗澡。新生兒新陳代謝旺盛,經常洗澡可使皮膚清潔,改善血液循環(huán)。洗澡洗頭面部、頸部,然后洗全身。要注意耳后、頸、腋下、肘部、腹股溝等皺褶處的清潔衛(wèi)生。女嬰外陰部沖洗由前到后,防止肛門周圍的糞便污染陰道及尿道。洗完澡后要用干毛巾擦干身體,并在皮膚皺褶處撲上嬰兒用粉。
7、睡眠。新生兒時期,除了吃奶、換洗外,幾乎都在睡眠中,睡眠時應避免光線直接刺激眼睛。睡眠姿勢對嬰兒的健康與體型的發(fā)育關系很大。經研究證實,長期處于仰睡姿勢的嬰兒,長大后在體型容貌定型階段,大多五官端正,面容秀麗。
8、用藥。新生兒用藥要慎重。要在醫(yī)生指導下治療疾病,不要隨便給小兒用藥。
四、嬰兒保健的5個方面
出生后至1周歲的小兒稱為嬰兒,這時的特點是生長發(fā)育速度快,營養(yǎng)要求高,防病能力弱,需要特殊的保護。
1.合理喂養(yǎng)
4個月以內的嬰兒,要鼓勵母乳喂養(yǎng),生后1-2月內可以不定時喂,但每次要喂飽,兩側乳房盡量排空,有利于乳汁再分泌,一般約2-3個小時喂一次。從3個月開始,就應逐漸按時喂奶,約3個半小時喂一次,日夜喂6-7次。必要時可少量喂1-2次白開水或菜水(或果汁),滿4個月即可少量添加泥糊狀食物,如米糊、菜泥或水果泥等。同時可逐漸減少夜間喂奶次數,若母乳不足,應添加配方奶粉,以保證足夠奶量的供應。
一般情況下,嬰兒4-5個月時,母乳的量已不能滿足其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必須添加其他奶類或泥糊狀食物,這時即進入換乳期。換乳期在每個嬰兒的長短不一,大約4-8個月,所以大多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在8-9個月至1歲左右就能順利地斷母乳。凡是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生后一個月開始就該喂?jié)怍~肝油,每日維生素D400國際單位,因為母乳中的維生素D含量不夠嬰兒生長的需要。6個月以后嬰兒的喂養(yǎng)詳見營養(yǎng)章節(jié),總的原則是要適宜嬰兒消化功能和生長的速度,從食物的流質狀態(tài)到泥糊狀、半固體狀而到固體食物,也有利于嬰兒牙齒的發(fā)育。
2.促進感知覺的發(fā)展
嬰兒期是感知覺發(fā)展的快速時期,包括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等,積極地促進這些感覺的發(fā)展有利于其神經心理的發(fā)育。因此,要結合嬰兒的發(fā)育規(guī)律,在生活的實踐中,從小教 育培訓,例如多給小兒看,聽,多訓練嬰兒接觸物體,認識生活環(huán)境等。這些活動就可稱為早期教育,是人類認識世界,發(fā)展高級思維的第一步。
3.體格鍛煉
自嬰兒開始即應進行體格鍛煉,以增強人體各系統(tǒng)的功能,對外適應能力,提高身體素質。嬰兒出生滿1個月即可開始進行鍛煉,在成人的幫助下作被動操,每日進行1-2次,主要是上下肢運動和俯臥的抬頭動作;4-5個月時可進行翻身和拉坐的訓練;6-7個月以后可以在成人的扶持下,開始主被動體操,如扶坐、爬行;9-10個月開始訓練站、走,一般1歲左右可以逐漸獨自行走。體格鍛煉一定要符合嬰兒月齡的特點,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還應結合一日的生活制度來進行,要注意鍛煉的強度和時間的安排。
4.預防接種和防病措施
嬰兒對各種傳染病都有較高的易感性,為了保護其健康,必須在1歲內完成所規(guī)定的計劃免疫
1歲內嬰兒的免疫程序
月齡____________疫苗名稱_
出生 卡介苗 乙肝疫苗(第一針)
1個月___________乙肝疫苗(第二針)
2個月 脊髓灰質炎疫苗(初服)
3個月 脊髓灰質炎疫苗(復服) 百白破疫苗(第一針)
4個月 脊髓灰質炎疫苗(復服) 百白破疫苗(第二針)
5個月 百白破疫苗(第三針)
6個月 乙肝疫苗(第三針)
8個月 麻疹疫苗(初種)
此外,根據季節(jié),在適當的月齡應接受乙型腦炎疫苗和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菌苗或流感疫苗等。
除了預防接種外,還要防止或減少常見病的發(fā)生,例如營養(yǎng)缺乏或營養(yǎng)過剩、消化不良和感染性腹瀉、呼吸道感染或皮膚感染等。
5. 定期健康檢查
其實要做好嬰兒保健并不困難,只須定期,每1-2個月去兒童保健部門進行健康體檢,應用生長發(fā)育監(jiān)測圖,了解是否屬于正常生長發(fā)育,喂養(yǎng)是否正確,智力發(fā)育好不好。核實一下預防接種,堅持適齡的體格鍛煉和早期教育,這樣你的寶寶就會健康成長。
相關知識
嬰兒護理知識
【嬰兒護理】嬰兒護理知識
嬰兒護理(嬰兒護理知識大全)
嬰兒護理保健知識 如何護理嬰兒
嬰兒護理知識大全 嬰兒護理知識基礎須知
嬰兒身體護理知識
嬰幼兒護理知識
嬰幼兒護理知識大全
嬰兒護理知識大全
兩個月嬰兒護理知識
網址: 嬰兒肌膚護理 嬰兒保健小知識 http://m.u1s5d6.cn/newsview231277.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