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基于雙減政策下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引導路徑研究

基于雙減政策下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引導路徑研究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3日 01:52

摘 要:雙減政策下,學校、家長以及社會各界應共同努力,共同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學校作為留守兒童主要的學習生活場所,其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

關鍵詞:雙減;留守兒童;心理教育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農(nóng)村留守兒童數(shù)量呈現(xiàn)出不斷增長的趨勢。留守兒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監(jiān)管和教育,其心理健康問題比較突出。因此,為了有效提升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其健康成長,相關部門應積極落實國家“雙減”政策,有效降低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減少學生的課外補習費用,從而使其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興趣愛好。同時,相關部門還應為留守兒童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與學習機會,為其提供更好的生活環(huán)境。教師作為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引路人,應切實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為留守兒童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為此,本文主要基于雙減政策下如何做好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研究與探討。

一、嘗試發(fā)現(xiàn)學生困頓

雙減政策的實施,教師應嘗試轉(zhuǎn)變教育教學觀念,在教學中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帶動其他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從而實現(xiàn)全員參與的效果。教師還應定期開展班級學生心理輔導活動,有效緩解留守兒童的心理壓力,為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此外,教師還應適當開展一些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課外活動,如“親子閱讀”“親子手工”“趣味運動會”等,從而有效豐富留守兒童的課余生活,有效緩解其心理壓力。例如:我校在開展課后服務時,經(jīng)常會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游戲類、競技類活動,以增強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針對留守兒童游戲類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開展“小小游戲家”活動。首先,教師可與學生共同制作游戲道具;其次,教師可帶領學生圍繞游戲主題開展分組討論活動;最后,教師可與學生共同開展游戲活動總結(jié)工作。通過“小小游戲家”活動的開展,教師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交際能力等,有效增強了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能力。另外在體育競技類活動中也存在一定問題:一方面,教師可與學生共同準備體育用具;另一方面,教師可通過合理分組的方式來保障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參與到比賽中來。在組織體育競技類活動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注重對學生的心理輔導;二是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三是在進行體育競技類活動時應保障學生能夠獲得足夠的運動量。通過以上措施可有效提升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

二、幫助學生解決困難

雙減政策下,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后服務時間,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困難,如輔導學習、輔導作業(yè)、開展心理輔導等。首先,教師應根據(jù)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輔導方案。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對留守兒童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進行了解,以此為基礎制定出針對性較強的輔導方案。例如在開展數(shù)學知識講解時,教師可通過課堂提問等方式幫助留守兒童掌握相關知識。其次,教師應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并與家長共同制定出適合學生的課后服務活動方案。在此過程中,教師可通過電話或視頻通話等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及時了解其學習情況及心理狀態(tài)。此外,教師還應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及時了解其在生活、學習上的困難以及需求等內(nèi)容,以此為依據(jù)為其提供更多幫助。例如在開展語文知識講解時,教師可利用課后服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討論。最后,教師還應適當開展心理輔導活動。在開展心理輔導活動時,教師可通過角色扮演、游戲等方式幫助留守兒童緩解緊張、焦慮等情緒。例如在開展繪畫比賽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進行創(chuàng)作。在此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小組合作方式幫助留守兒童完成相關作品的制作。在此過程中不僅能夠有效提升留守兒童的參與度以及自信心等。同時還能讓其感受到自身價值所在,進一步促進其健康成長。

三、有效消除生活困擾

“雙減”政策下,學校應切實做好課后服務工作,使留守兒童能夠在課后服務期間得到相應的學習幫助,有效消除其生活困擾,從而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首先,應建立健全課后服務管理機制,確保課后服務活動的正常開展。學校應根據(jù)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課后服務管理機制,明確留守兒童的參與范圍、參與內(nèi)容以及參與形式等,從而使其能夠在課后服務期間得到相應的學習幫助。學校應及時關注留守兒童在課后服務期間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行為表現(xiàn),積極開展心理疏導工作,將心理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其次,應有效利用課后服務時間對留守兒童進行個別輔導。學校應結(jié)合自身實際情況,將課后服務時間合理利用起來。通過開設心理輔導課程、開設心理咨詢室等方式,有效為留守兒童提供相應的心理咨詢服務。在開展相關課程時應以留守兒童為中心,確保其能夠主動參與到課程學習活動中來。同時在課程開展過程中應注重留守兒童的情感需求與實際情況。再次,應積極開展各類文體活動,為留守兒童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學校應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以及學生需求積極開展各類文體活動,通過舉辦運動會、文藝演出等方式將學生吸引到舞臺上來。通過舉辦各類文體活動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以及心理素質(zhì)等,同時還能夠使留守兒童在活動中得到相應的鍛煉與成長。除此之外還可以有效提高留守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等。

綜上所述,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群體,其不僅需要在日常學習生活過程中受到家庭和學校的雙重保護,而且需要在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下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自身發(fā)展。因此,在雙減政策下,學校應充分發(fā)揮其教育職能,有效開展家校合作工作,尤其是在課后服務方面,學校應積極優(yōu)化課后服務內(nèi)容、創(chuàng)新課后服務方式、加強課后服務效果。同時,學校還應不斷完善教育評價機制,為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傊?,在雙減政策下,學校應積極探索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引導路徑,為其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張寶丹,張子涵,嚴思丹,丁祥婕. 團體心理輔導對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積極心理干預[J]. 心理月刊,2018,(07):24-25.

[2]袁空軍,吳加弘. 課外體育活動對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干預研究[J]. 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2(04):83-88.

相關知識

情商教育對農(nóng)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促進研究
體育教育對農(nóng)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生態(tài)系統(tǒng)視域下閱讀賦能農(nóng)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實證分析與實踐策略
基于二孩時代,長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老年群體心理健康類APP市場現(xiàn)狀及優(yōu)化路徑研究
淺談我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綜述
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范文
關于嬰兒撫觸健康教育臨床路徑的研究
樊勝根等:新形勢下中國農(nóng)食系統(tǒng)轉(zhuǎn)型的理論構建與政策路徑
健康發(fā)展與政策研究

網(wǎng)址: 基于雙減政策下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引導路徑研究 http://m.u1s5d6.cn/newsview22369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