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病和代謝疾病的基石!

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病和代謝疾病的基石!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1日 13:29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和管理心血管代謝疾病的重要基石。去年發(fā)布的健康中國十五項專項行動中,實施合理膳食行動、全民健身行動、控煙行動等促進健康生活方式的舉措都放在顯著位置。

近期,阜外醫(yī)院顧東風院士牽頭撰寫并發(fā)表了《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指南》。

該指南基于中國人群的研究證據,針對膳食與飲料、身體活動、吸煙、飲酒等方面提出建議,以促進我國居民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推動健康中國行動的實施。

指南強調,終生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血管代謝疾病一級預防的根本措施。

膳食營養(yǎng)推薦

指南指出,不合理膳食是造成我國心血管代謝疾病死亡和疾病負擔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2017 年我國約263 萬心血管病死亡歸因于膳食因素,較2007 年增長了38% 。

總體膳食建議如下:

1、合理膳食可以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

2、對于無心血管代謝疾病及其他慢性病的成年人,需保持平衡的膳食營養(yǎng)結構。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模式指:食物品種多樣,以谷類為主,注意能量平衡, 多食蔬果、奶類和大豆,適量魚、禽、蛋、瘦肉,減少鹽和油,限制糖和酒,經常飲茶。

食物多樣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則,建議每日盡可能多攝入不同種類食物,如可能,攝入 12 種及以上食物??刂瓶偰芰繑z入,每餐食不過量。

3、谷類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礎。

增加全谷物、雜糧、雜豆和薯類的攝入,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代謝疾病發(fā)病風險。

4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適量吃魚類、蛋類、豆制品、乳制品,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代謝疾病發(fā)病風險。

5、減少鈉鹽的攝入,平均每人每天攝入鈉鹽<5 g 。

6減少加工肉類、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控制膳食膽固醇攝入。

7減少含糖飲料的攝入,適量飲茶。

針對老年人的膳食建議:

消化能力明顯降低的老年人,可少量多餐、進食細軟食物;

老年人每天飲水量達到1500~1700 ml ;

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高鹽和油炸食品,控制甜食攝入;

濃肉湯、海鮮濃湯等富含嘌呤類的飲食,易誘發(fā)高尿酸血癥和痛風,也需控制。

針對腹型肥胖(腰圍:男性≥90 cm,女性≥85 cm )人群的膳食建議:

基本要點是低能量、低脂肪、低鹽、避免飲用含糖飲料、減少甜食攝入;

適量攝入優(yōu)質蛋白質和含復雜碳水化合物食物(如谷類);

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

注:約一半是蔬菜,四分之一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肉、魚、蛋、奶制品和豆類),最后四分之一是碳水化合物。水果(蘋果、草莓等)顯示在盤子的邊緣,表示可以在兩餐之間食用。

針對腹型肥胖人群推薦的食物類型搭配及占比示例

針對血壓升高(≥130/80 mmHg )人群的膳食建議:

尤其注意限制食鹽攝入,推薦多吃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魚、全谷類、纖維類、富含鉀和其他礦物質食物,同時減少紅肉和加工肉類、飽和脂肪酸、膽固醇、添加糖和鈉的攝入。

針對血脂異常人群的膳食建議:

盡量減少或避免餅干、糕點、薯條、土豆片等油炸食品和加工零食的攝入,增加膳食纖維攝入。甘油三酯升高人群更應減少每天攝入脂肪的總量,減少烹調油的用量。烹調油選擇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欖油等植物油,并調換使用。

針對糖代謝異常人群的膳食建議:

日常應盡量多選擇低血糖生成指數和低血糖負荷的食物,如四季豆、豆腐、柚子等;適當增加富含n-3 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不推薦食用含有復合維生素、礦物質、魚油等成分的保健品。

身體活動推薦

數據顯示,我國20 歲以上城鄉(xiāng)居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比例僅為14.7% ,身體活動不足成為多種慢性病發(fā)生的危險因素。

指南強調,定期適量進行身體活動有助于心血管代謝疾病的預防。

身體活動建議如下:

1、所有人都應當增加運動、減少久坐,即使少量增加身體活動也能帶來健康獲益。

2、推薦健康成年人每周進行至少150 min 中等強度或至少75 min 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相當量的兩種強度活動的組合;

在身體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可提高到每周300 min 中等強度或150 min 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相當量的兩種強度活動的組合,但應先科學評估,循序漸進。

每天行走7 000~10 000 步相當于中等強度身體活動20~50 min 。

3、推薦健康成年人每周至少2 天進行針對所有主要肌肉群的增強肌肉型身體活動如俯臥撐、仰臥起坐、深蹲起立等

4、每天睡眠時間保持在6~8 h 。

5、中老年居民(尤其65 歲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或殘障人士,即使不能達到健康成年人的身體活動量,也應該根據身體狀況堅持進行身體活動,避免久坐不動。

戒煙

指南指出,吸煙是我國疾病負擔的第2 位危險因素,2017 年吸煙造成我國249 萬人死亡。

2015 年中國成人煙草調查顯示,中國15 歲及以上人群現在吸煙率為27.7% ,現在吸煙人數達到3.16 億。我國約有7.4 億人受到二手煙暴露危害,其中兒童約1.8 億。

國內外大量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無論是主動吸煙或是被動吸入二手煙都會增加冠心病、腦卒中、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病發(fā)病和死亡風險,并且不存在安全吸煙劑量,吸煙量越大、年限越長、開始吸煙年齡越小,心血管病風險越大。

控煙建議如下:

1、吸煙是心血管代謝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并且效應較強,推薦避免吸入任何形式的煙草。

2、對吸煙者反復提供戒煙建議,幫助其戒煙。

3、避免被動吸煙。

4、避免主動或被動吸入電子煙。

限制飲酒

指南指出,2017 年全球因長期飲酒導致的死亡高達284 萬,其中67 萬發(fā)生在中國。過量飲酒與多種健康風險相關,如2 型糖尿病、神經精神障礙疾病、肝硬化和急慢性胰腺炎、癌癥等,還可誘發(fā)痛風發(fā)作。

限制飲酒建議如下;

1、對于飲酒者應限制每天酒精攝入量:成年男性<25 g ,成年女性<15 g ;或酒精攝入量每周≤100 g

肝腎功能不良、高血壓、心房顫動、懷孕者不應飲酒。

酒精攝入量的計算公式為:飲酒量(ml) ×酒精含量(% ,V/V )/100 ×0.8 (g/ml )。

例如,飲用白酒1 兩(即50 ml ),酒瓶標示的酒精含量為 52 度(即52% ,V/V) ,實際酒精攝入量為50(ml) × 52/100 ×0.8 (g/ml )= 20.8 (g )酒精。

2、對于糖尿病患者不推薦飲酒,若飲酒應警惕酒精可能引發(fā)的低血糖,避免空腹飲酒。

3、不建議不飲酒者通過少量飲酒預防心血管病。

飲酒引起的綜合健康風險可能大于潛在的心血管健康獲益。

全球疾病負擔工作組2018 年發(fā)表的最新研究認為,飲酒不存在安全閾值,不飲酒的總健康風險最低。

人群和環(huán)境干預策略

指南指出,健康生活方式相關干預策略的制訂和推行,需要政府、媒體、社區(qū)、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企業(yè)及非政府組織等不同機構的共同參與,才能在社會廣泛開展。

因此,指南也從營造健康的社會支持環(huán)境、促進健康生活方式普及的角度出發(fā),為有關機構、部門提供一些參考建議,包括促進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策略、通過健康咨詢教育促進健康生活方式、應用“互聯(lián)網+ ”技術促進主動健康等。

該指南由中華預防醫(yī)學會、中華預防醫(yī)學會心臟病預防與控制專業(yè)委員會、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華預防醫(yī)學會卒中預防與控制專業(yè)委員會、中華醫(y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中華預防醫(yī)學會慢性病預防與控制分會、中國醫(y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高血壓分會、中國社區(qū)衛(wèi)生協(xié)會聯(lián)合制定。

來源:中國循環(huán)雜志

參考文獻: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指南.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20, 35: 209-23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知識

【慢病防治】健康生活方式助力癌癥、心腦血管疾病防治
預防疾病,提高生活質量: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心血管健康: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
數字化生活方式干預平臺“鑰健康”實現疾病管理“關口前移”
疾病預防:健康生活的關鍵
營養(yǎng)促進心血管和代謝健康
合理的健康管理,預防心血管疾病
養(yǎng)成健康生活方式 將心血管疾病向后推遲
健康生活方式—遠離疾病
預防心血管疾病多吃9種食物

網址: 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病和代謝疾病的基石! http://m.u1s5d6.cn/newsview185727.html

所屬分類:熱點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