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家庭二孩越來越普遍,二胎家庭因為有兩個就多了一份幸福,但是有時也多一份甜蜜的煩惱。如何才能兼顧兩個孩子的身心健康,讓孩子們一起幸??鞓返爻砷L呢?這是二胎家庭父母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從老大身上反應(yīng)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有不準(zhǔn)媽媽生寶寶的;有揚言”要殺了弟弟“的;也有傷害自己的。導(dǎo)致這些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父母養(yǎng)育方式出了問題。
倆孩子,如何養(yǎng)?
◆正確看待大孩子的“返嬰行為”
在一些二胎家庭,兩個孩子的年齡差距可能并不大,當(dāng)老二出生之后,老大很容易出現(xiàn)“返嬰行為”,比如老大容易糾纏著媽媽,故意欺負(fù)嬰兒。有些孩子甚至連生活能力都倒退了,比如,原本可以自己吃飯,現(xiàn)在不喂飯就不吃了;可以獨立入睡了,但還是會纏著父母陪睡等。大孩子出現(xiàn)這些行為的背后心理原因是他(她)覺得因為老二出生之后,父母不再像之前那樣疼愛自己。對此,父母要正確看待大孩子的“返嬰行為”,千萬不要因為老二的出生而冷淡了老大。
◆不要當(dāng)著一個孩子打罵另一個孩子
為人父母都這樣,打孩子時很生氣,打完又后悔,想盡辦法補償孩子。
在二胎家庭,一些父母最喜歡當(dāng)著另一個孩子的面,批評孩子,希望在教育犯錯的孩子的同時,可以產(chǎn)生“殺雞給猴看”的震懾作用??墒撬麄儧]有注意到,每個孩子,無論是年長還是年幼,都有自尊心,當(dāng)著別人的面,特別是當(dāng)著本來就存在競爭關(guān)系的兄弟姐妹的面,批評孩子,會傷害其自尊心,甚至?xí)o孩子留下終身都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因此,在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最好單獨進(jìn)行,讓孩子不尷尬,也更容易讓其接受批評、改正錯誤。
◆孩子打架,大人不要插手
孩子一般見面就會打,因為都想得到父母的關(guān)注,想要以此來判斷他們到底愛誰更多一些。
因為每次打架,父母都會來插手,他們作為裁判會判斷出誰是挑釁者,然后以暴制暴,把挑釁者打一頓。被打的孩子心里有氣,父母前腳離開,后腳倆孩子又打起來了。
他們確實沒有采取正確的方式來處理我們打架的事,孩子之間有不打架的嗎?
讓他們自由自在地打去,大人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孩子們自然就會找到合適的相處模式了,哪里還用得著父母成天當(dāng)裁判,廢腦筋?
◆不要拿兩個孩子來對比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做父母的是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而不是總是說:“你看誰誰誰怎么著,你怎么就不學(xué)學(xué)呢?”
◆跟老大解釋:吃奶與媽媽的愛無關(guān)
如果老大不是母乳喂養(yǎng),而老二卻是母乳喂養(yǎng)。講真,大的肯定會嫉妒,
覺得這是媽媽不愛我的鐵證。但其實不是的,所以需要早點告訴老大,不是媽媽不愿意給你吃奶,而是因為你出生時,媽媽也是第一次做母親,沒人指導(dǎo),沒有正確的知識,不知道如何母乳喂養(yǎng)。
而對于那些兩個孩子都成功母乳喂養(yǎng)的媽媽,也一定要告訴老大,老二吃奶只是因為他還小,還不會吃飯,吃奶與媽媽的愛,無關(guān)。
◆不要告訴老大:你是哥哥(姐姐),你應(yīng)該讓著弟妹
這句話幾乎被每一個有兩個孩子以上的家庭都奉為圣經(jīng),你是哥哥,所以玩具要先讓弟弟玩,你是哥哥,所以零食要先讓弟弟先吃,你是哥哥,所以弟弟打你不可以還手,等等。
試想一下,有幾個孩子會想:嗯,我是哥哥,所以我需要讓著弟弟?
還是他們更多的可能會想:媽媽不愛我,她比較愛弟弟,所以什么都要我讓著弟弟?更有可能的是,父母說這句話是針對某件事的,希望大的能讓著小的,而在大孩子心里解讀的卻是要把爸爸媽媽讓給弟妹。
這樣長大的孩子會產(chǎn)生嚴(yán)重的不安全感,認(rèn)為自己“沒資格”享受自己的人生,為什么我需要讓著弟妹?因為我不夠好。當(dāng)兩個孩子年齡差距小于兩歲時,這種沒資格感會更嚴(yán)重。
◆每個孩子都需要“特殊時光”
家里有倆孩子后,父母時間會更不夠用,但即使這樣,也要擠出時間和倆孩子單獨在一起。
如果可能,把老二寄在別人家,和老大單獨出去玩半天,如果可能,老大上幼兒園時,和老二來一段高質(zhì)量的陪伴。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安排,對孩子,卻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意義。
孩子通過特殊時光能深切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獨一無二的愛,即使他們對父母有什么不滿,即使他們心里有什么傷痕,也能通過這段時間得到最大限度的修復(fù)。
每一個父母都能給一個孩子百分之百的愛,愛不是數(shù)學(xué)題,不是說生了兩個或者多個孩子,愛就變成了百分之五十甚至更少。
如果有兩個孩子,從今天起,請告訴每一個孩子:你擁有我全部的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zé)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