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心理工作案例:背負原生家庭創(chuàng)傷的“酷”女孩——抑郁學生重塑自我的心理幫扶案例

心理工作案例:背負原生家庭創(chuàng)傷的“酷”女孩——抑郁學生重塑自我的心理幫扶案例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8月16日 13:18

心理工作案例:背負原生家庭創(chuàng)傷的“酷”女孩——抑郁學生重塑自我的心理幫扶案例 來 源:fudaoyuan  發(fā)布時間: 2025-01-21 08:45:01  點擊次數: 675

一、案例簡介

小燕是一名大一工科生,其室友向輔導員反應,她在宿舍沉默寡言,獨來獨往,不參加任何集體活動,作息紊亂,經常逃課。輔導員主動找到小燕談話,身材瘦小的小燕,隨身攜帶滑板,穿著隨意,表情冷酷地來到了辦公室。經了解,小燕屬于多子女家庭,有兩個姐姐、一個弟弟,排行老三,成長過程中長期受忽視。初中之前,父母忙于生計,大姐在家中像個大家長,但大姐習慣性指責她,與大姐矛盾突出,與其他家庭成員關系疏離。家人想要其盡快工作,緩解家庭負擔,她想到自己不能讀研,也沒了學習動力。小燕情緒呈抑郁狀態(tài),并出現(xiàn)飲食、睡眠問題,經常性哭泣,難以維持正常學習生活和人際關系。

二、關鍵點分析

案例表現(xiàn)分析:小燕的情緒問題突出,呈抑郁心境;由于自我防御意識較強,造成人際關系疏離的現(xiàn)狀;缺乏學習動力,產生學習困擾。是因潛在的心理疾病引發(fā)的學業(yè)、人際、身心發(fā)展受阻的情況。

案例根源分析:原生家庭問題是小燕存在的危機根源,在成長階段缺少家庭的支持,家庭結構和成員關系對性格、自我觀念的塑造、人際交往時的情感表達負面影響,使小燕缺乏安全感、信任感、歸屬感。

案例本質分析:小燕產生心理沖突的本質是其性格敏感、脆弱,表現(xiàn)出被忽視的低自尊,因家人對其較低評價而非常自卑,無法悅納自己。

綜上,這是一例因原生家庭的功能性缺失,難以形成自我認同,從而產生抑郁障礙的學生案例。

三、解決思路及舉措

對小燕的幫扶短期內要積極關注,穩(wěn)定情緒,緩解抑郁癥狀;長期來看要從個人成長導向出發(fā),辯證看待家庭影響,形成積極的自我認同。

(一)輔導初期:轉介評估,積極關注,重建內心秩序

輔導員發(fā)現(xiàn)學生異常后,通過校內心理危機處置流程聯(lián)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經咨詢師評估小燕長期處于抑郁狀態(tài)應轉介到醫(yī)院進行診斷治療,學校合作心理??漆t(yī)院為小燕開通了綠色通道,經診斷確診為中度抑郁。一方面,遵循醫(yī)囑,通過藥物緩解癥狀;另一方面,通過心理輔導,分析引起心理不適的背后的原因。

學校為小燕訂制了“陪伴成長”計劃。輔導員與小燕“每日不斷聯(lián)”,有時是解決實際問題,有時是傾聽陪伴,使小燕始終感覺自己被關注著。心理老師每周一次咨詢,利用繪畫、沙盤等方式幫助她進行情緒表達,引導宣泄;鼓勵小燕說出自己故事,幫助她梳理生命故事,尋找內在價值;運用情緒管理技術幫助她處理消極情緒和失眠問題。在得到共情“認可”的推動下,小燕的內心秩序得以重建,逐漸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

(二)輔導中期:家校協(xié)同,形成合力,恢復心理功能

心理問題根源是原生家庭,尋求家校良好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在整個幫扶過程中,輔導員多次與學生家長電話溝通、面談、線上交流,了解到小燕父母因維持生計忙于奔波,加之多子女家庭,很愧疚地發(fā)現(xiàn)忽視了對小燕的關照,隨之輔導員針對小燕中度抑郁的現(xiàn)狀,向家長做心理疾病知識科普。

搭建心理老師、輔導員、同學朋輩“三位一體”校內人際支持系統(tǒng),心理老師著重傾聽陪伴、心理治療;輔導員著重精神引領、行為激勵;朋輩力量著重日常交流、互幫互助。通過家校資源共育,使小燕的抑郁癥狀緩解,心理功能恢復。

(三)輔導后期:調整認知,重塑自我,實現(xiàn)自我賦能

1.重構家庭關系,完善自我觀念。對小燕進行家庭關系梳理,嘗試運用新的視角和方法處理家庭沖突,用成年人的思維理性分析父母行為背后的原因,學會與家庭和解。正確認識原生家庭關系和角色,覺察原生家庭如何帶給自己自卑感,試著接納過去,擺脫“不好的原生家庭的過度糾結”,完善自我觀念和規(guī)劃意識,用積極美好的人生目標和實際行動來重塑積極自信的自己。

2.啟動積極行動,提升自我效能。輔導員向小燕詳細介紹了專業(yè)的就業(yè)前景、優(yōu)秀學子事跡等,并向其推薦大學生活“小妙招”“小經驗”,結合小燕實際,為其設定不同階段的學習計劃,引導其在行動上做出改變,提升學生的心理穩(wěn)定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了解到小燕對心理助人工作很感興趣,輔導員鼓勵她積極參加學校心理社團競選,幫助搭建小燕自我展示平臺,通過 “助人”行動再次進行自我療愈,讓她收獲了很大的成就感和價值感。

小燕逐步擺脫家庭的負面影響,通過積極的行動提升了自我效能感,由對未來絕望不愿想到擁有希望敢作為。

四、經驗啟示

學生心理問題有時不是特定事件的刺激,而是家庭中教育缺陷帶來負面影響的持續(xù)。針對原生家庭引發(fā)的心理問題的學生幫扶,我有如下思考:

(一)聚焦根源,有的放矢是前提

聚焦的根源性問題,重視藏在表象背后的長期的隱性影響。輔導員應了解學生的原生家庭,做好評估和預測,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家庭關系。

(二)定期隨訪,持續(xù)關懷是保障

原生家庭問題指向性明顯的來訪者,心理修復需要時間進程較長。學校應做好持續(xù)性支持,幫助學生建立“識別問題-尋求幫助”的鏈接。

(三)關注發(fā)展,重塑自我是關鍵

引導學生用平和的心態(tài)接納原生家庭,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將關注點放在自我提升,將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行動,探尋成長價值,實現(xiàn)“破繭重生”。

作者簡介:房美妍,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學生處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專職教師

相關知識

心理工作案例:背負原生家庭創(chuàng)傷的“酷”女孩——抑郁學生重塑自我的心理幫扶案例
心理育人丨陽光笑容背后的抑郁 一則學生嚴重心理問題案例的處理與啟示
【心理健康】抑郁癥學生的心理輔導案例.doc
工作案例丨用愛托舉生命——一起抑郁病史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案例分析
工作案例丨 做好大學生的心理干預和疏導是輔導員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
抑郁癥學生的心理輔導案例.docx 全文免費
女性心理健康案例分析(30頁)
職工心理健康問題案例.pptx
心理健康心理危機干預六步法在抑郁案例中的運用
大學生心理健康性心理問題案例.pptx

網址: 心理工作案例:背負原生家庭創(chuàng)傷的“酷”女孩——抑郁學生重塑自我的心理幫扶案例 http://m.u1s5d6.cn/newsview168618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