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桑葉的功效與作用,桑葉的副作用

桑葉的功效與作用,桑葉的副作用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8月09日 13:04

【藥材名稱】: 桑葉

【別名】: 鐵扇子、蠶葉

【英文名稱】: Mori Folium。

【漢語拼音】: sang ye

【成份】: 葉含蕓香甙、槲皮素、異槲皮甙、槲皮素-3-三葡糖甙、微量的β-谷甾醇,和菜油甾醇、β-谷甾醇、β-D-葡糖甙、蛇麻脂醇、內消旋肌醇、昆蟲變態(tài)激素牛膝甾酮和蛻皮甾酮、溶血素、綠原酸。揮發(fā)油成分中有乙酸、丙酸、丁酸、異丁酸、戊酸、異戊酸、己酸、異己酸、水楊酸甲酯、愈創(chuàng)木酚、酚、鄰苯甲酚、間苯甲酚、丁香油酚等,又含草酸、延胡索酸、酒石酸、檸檬酸、琥珀酸、棕櫚酸、棕櫚酸乙酯、三十一烷、羥基香豆精、蔗糖、果糖、葡萄糖、天門冬氨基酸和谷氨酸等氨基酸。并含維生素C-200~300毫克%,谷胱甘肽140~400毫克%,葉酸105微克%,5-甲酰四氫葉酸22微克%,維生素B1-460微克%,維生素B2-300~800微克%,腺嘌呤、膽堿、胡蘆巴堿,以及銅10p.p.m.、鋅16p.p.m.、硼35p.p.m.、錳270p.p.m.。

【加工采集】: 10~11月間霜后采收,除去雜質,曬干。

【藥材鑒別】: 干燥葉片多卷縮破碎,完整者呈卵形或寬卵形,長8~13厘米,寬7~11厘米。先端尖,邊緣有鋸齒,有時作不規(guī)則分裂,基部截形、圓形或心臟形。上面黃綠色,略有光澤,沿葉脈處有細小毛茸;下面色稍淺,葉脈突起,小脈交織成網狀,密生細毛。質脆易碎。氣微,味淡,微苦澀。以葉片完整、大而厚、色黃綠、質脆、無雜質者為佳。習慣應用桑葉以經霜者為好,稱"霜桑葉"或"冬桑葉"。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產,以南部育蠶區(qū)產量較大。

【藥理作用】: 以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腎上腺素高血糖的測定作指標,桑葉有抗糖尿病作用。國內在用桑葉注射液治療下肢象皮腫時測定了它對小鼠的急性毒性很小;在亞急性試驗中,用10%桑葉注射液人用量的60倍,連續(xù)給小鼠腹腔注射21天,對內臟器官無損害,如超過人用量的250倍以上,則對肝、腎、肺等有一定損害(變性、出血);桑葉注射液無刺激性,不引起溶血及過敏反應。桑葉水煎劑高濃度(31毫克/毫升)在體外有抗鉤端螺旋體作用。蕓香甙和槲皮素的藥理參見"槐花"條,丁香油酚的藥理參見"丁香"條。

【炮制】: 桑葉:揀去雜質,搓碎,綴去梗,篩去泥屑。蜜桑葉:取凈桑葉力口煉熟的蜂蜜和開水少許,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炒至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桑葉100斤,用煉熟蜂蜜20-25斤)

【功效主治】: 祛風清熱,涼血明目。治風溫發(fā)熱,頭痛,目赤,口渴,肺熱咳嗽,風痹,癮疹,下肢象皮腫。①《本經》:"除寒熱,出汗。"②《唐本草》:"水煎取濃汁,除腳氣、水腫,利大小腸。"③孟詵:"炙煎飲之,止渴,一如茶法。"④《本草拾遺》:"主霍亂腹痛吐下,冬月用干者濃煮服之。細銼,大釜中煎取如赤糖,去老風及宿血。"⑤《日華子本草》:"利五臟,通關節(jié),下氣,煎服;除風痛出汗,并撲損瘀血,并蒸后罯;蛇蟲蜈蚣咬,鹽挼敷上。"⑥《本草圖經》:"煮湯淋渫手足,去風痹。"⑦《丹溪心法》:"焙干為末,空心米飲凋服,止盜汗。"⑧《本草蒙筌》:"煮湯,洗眼去風淚,消水腫腳浮,下氣,利關節(jié)。"⑨《綱目》:"治勞熱咳嗽,明目,長發(fā)。"⑩《本草從新》:"滋燥,涼血,止血。"⑾《百草鏡》:"治腸風。"⑿《本草求真》:"清肺瀉胃,涼血燥濕。"⒀《本草求原》:"止吐血、金瘡出血。"⒁《山東中藥》:"治喉痛,牙齦腫痛,頭面浮腫。"

【性味】: 苦甘,寒。①《日華子本草》:"暖,無毒。"②《綱目》:"味苦甘,寒,有小毒。"③《醫(yī)林纂要》:"甘酸辛,寒。"入肺、肝經。①《綱目》:"手足陽明經。"②《本草經解》:"入足太陽膀胱經、手少陰心經、足太陰脾經。"③《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禁忌】: 桑樹品種不一,其葉亦異。如:

【貯藏】: 置干燥處。

【副作用】: 10%桑葉注射液小鼠(體重量20g)1次腹腔注射的安全用量相當于人用量的250倍。以相當于人用量的60倍連續(xù)給小鼠腹腔注射21天,對肝、腎、肺等無損害。若給予更大劑量,則使上述臟器發(fā)生變性和出血。

【歸經】: 歸經_肺經

【備注】: (1)桑葉善于散風熱而泄肺熱,對外感風熱、頭痛、咳嗽等,常與菊花、銀花、薄荷、前胡、桔梗等配合應用。桑葉不僅可用于風熱引起的目赤羞明,且可清肝火,對肝火上炎的目赤腫痛,可與菊花、決明子、車前子等配合應用。至于肝陰不足,眼目昏花,桑葉還可配滋養(yǎng)肝腎的女貞子、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 (2)桑葉輕清發(fā)散,能散風熱,但作用較弱。臨床主要用于清泄肺肝,如風熱襲肺、咳嗽多痰,或燥熱傷肺、干咳無痰;以及風熱上攻或肝火上炎、目赤腫痛等癥,為常用的藥品。配牛蒡子、前胡,則散風清肺;配石膏、麥冬,則清燥潤肺;配菊花、決明子,則清肝明目。

【植物形態(tài)】: 桑(《詩經》),又名:家桑(《日華子本草》),荊桑(王禎《農書》),桑椹樹(《救荒本草》),黃桑。落葉喬木,高3~7米或更高,通常灌木狀,植物體含乳液。樹皮黃褐色,枝灰白色或灰黃色,細長疏生,嫩時稍有柔毛。葉互生;卵形或橢圓形,長5~10厘米,最長可達20厘米,寬5~11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心臟形或不對稱,邊緣有不整齊的粗鋸齒或圓齒;葉柄長1.5~4厘米;托葉披針形,早落。花單性,雌雄異株;花黃綠色,與葉同時開放;雄花成柔荑花序;雌花成穗狀花序;萼片4裂;雄花有雄蕊4;雌花無花柱,柱頭2裂,向外卷。聚合果腋生,肉質,有柄,橢圓形,長1~2.5厘米,深紫色或黑色,少有白色的?;ㄆ?~5月。果期6~7月。全國各地有栽培。以江蘇、浙江一帶為多。本植物的根(桑根)、根皮(桑白皮)、嫩枝(桑枝)、樹皮中的白色液汁(桑皮汁)、葉中的白色液汁(桑葉汁)、果穗(桑椹)亦供藥用,各詳專條。下列同屬植物.在少數(shù)地區(qū)亦同等入藥。雞桑,具細長2裂的花柱(參見"小葉桑"條);蒙桑,葉緣鋸齒常具刺毛;華桑,葉緣具鈍圓鋸齒,幼葉兩面密生細毛。

【臨床應用】: 治療下肢象皮腫采用10%桑葉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5毫升,每日1~2次;或25~50%溶液4毫升,每日1次。15~21天為一療程,必要時間隔10天后再給以第二或第三療程。在注射三天后同時開始綁扎患肢。臨床觀察各期象皮腫病人共512例計352條腿,經一療程后基本治愈(腿圍縮小恢復正?;蚪咏#つw變薄,皮下組織極度松軟,自覺癥狀消失,勞動力完全恢復)者計38條腿,占10.2%;顯著進步(腿圍顯著縮小,皮膚、皮下組織大部松軟,自覺癥狀顯著改善,勞動力有所提高)者計166條腿,占47.2%;進步(腿圍稍有縮小,皮膚、皮下組織略感松軟,自覺癥狀稍減,勞動力稍微增進)者計149條腿,占42.3%;無效者僅1條腿,占0.3%。凡一、二期象皮腫患者,治療后多數(shù)腿圍能接近正常或明顯縮小,三期以上病人則多難恢復到健肢水平。亦有單用桑葉注射液觀察20例,結果證明對絲蟲病的淋巴管炎有肯定療效,對象皮腫有一定的軟化及消腫作用。經驗認為,"綁扎"是治療中的重要一環(huán),可晝綁夜松,綁扎得好的腿圍縮小較快,如綁扎不緊、走路過多或不能長期堅持者,則療效不佳。如能同時綁扎踝部及足背,易于取得確實效果。療程結束后仍需長期堅持綁扎。副作用:注射局部疼痛,部分患者有發(fā)冷、發(fā)熱、頭暈等反應(可能與制劑不純有關),一般較輕微,不影響治療;個別病人注藥后發(fā)生全身不適,腰、背及下肢疼痛、不能活動,需臥床1~2日,可逐漸減輕。

【用藥部位】: 為??浦参锷5娜~。

【來自何書】: 《本經》

相關知識

桑葉的功效 桑葉的作用及副作用
桑葉桑葉的作用與功效,桑葉的作用與功效是什么?
桑葉的作用與功效、副作用
桑葉茶的功效、作用、副作用
「霜桑葉」霜桑葉的功效與作用
桑葉苦瓜冬瓜茶的功效與作用 桑葉苦瓜冬瓜茶的副作用
桑葉的作用與功效
[桑葉茶]桑葉茶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桑葉的作用與功效,桑葉的藥用價值
桑葉茶的功效與作用?

網址: 桑葉的功效與作用,桑葉的副作用 http://m.u1s5d6.cn/newsview165642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