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科學認識牛奶

科學認識牛奶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8月06日 23:34

科學認識牛奶

牛奶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佳品,但如何科學正確食用牛奶的爭論一直未停,甚至在網絡、報紙上還流傳有“牛奶致癌”一類錯誤觀念。在此,我們從營養(yǎng)和科學的角度,對牛奶的營養(yǎng)價值功效以及不同人群的推薦攝入量做出科學解釋,并就生活中一些錯誤的食用方法做正確解答,希望能幫助您科學食用牛奶,走出誤區(qū),健康生活。1、牛奶的食用功效?

牛奶,一種非營養(yǎng)成分齊全、組成比例適宜、易消化吸收、營養(yǎng)價值高的天然食品,有“白色血液”之美譽。牛奶主要提供優(yōu)質蛋白質、鈣、以及多種維生素,如VA、VB2。

(1)蛋白質含量為3%,消化率高達90%以上,其必需氨基酸比例也符合人體需要,屬于優(yōu)質蛋白質。

(2)鈣含量高,達到110mg/100ml,且比豆類含的鈣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是膳食中鈣的最佳來源。

(3)脂肪含量約為3-4%,并以微脂肪球的形式存在,有利于消化吸收。

(4)碳水化合物含量約4%左右,主要為乳糖,有調節(jié)胃酸、促進胃腸蠕動和促進消化液分泌的作用,并能促進鈣、鐵、鋅等礦物質的吸收以及助長腸道乳酸桿菌繁殖,抑制腐敗菌的生長。

2、適宜人群及科學推薦攝入量

(1)一般人群 均可食用牛奶,中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正常成人每日食用量250-300ml/d。

(2)兒童 由于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對蛋白質和鈣的需求較多,推薦每日攝入量300-600ml/d。

(3)孕婦及乳母 除滿足自身的營養(yǎng)需求外,還必須保證胎兒及嬰兒的營養(yǎng)供給,需增加蛋白質和鈣的攝入量,其推薦攝入量比成人更高,攝入量400-500ml/d。

(3)老年人 由于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不斷丟失,容易發(fā)生骨質疏松,導致骨折,因此老年人對蛋白質和鈣的需求都不低于成年人,推薦攝入量250-400ml/d。

(4)肥胖或患心腦血管疾病者 建議選用低脂或脫脂牛奶,且量不宜超過推薦攝入量的最高標準。例如伴妊娠糖尿病的孕婦、高脂血癥患者、體重超重或肥胖的兒童及老年人。

(5)乳糖不耐受者 這類特殊人群在中國大約占1/3,進食牛奶后出現腹脹、腹瀉等不良反應的現象叫乳糖不耐受,可將純牛奶改為酸奶或舒化奶代替。

3、食用牛奶的常見誤區(qū)

(1)牛奶致癌

近來,有些文章根據國外的少數人群或動物試驗結果的調查資料宣傳喝牛奶會致癌的觀點,實際上,這種觀點缺乏科學依據,也不符合我國國情。國外的實驗和調查主要是針對西方國家居民牛奶攝入過多的問題而設計的,牛奶攝入過多,能量過高,導致超重和肥胖,從而誘發(fā)癌癥的幾率增加,但這與我國居民飲食的實際情況有本質差異。歐美國家牛奶消費量平均超過每人每年300kg,而我國居民實際攝入量只有21.7kg,遠沒有達到中國營養(yǎng)學會的推薦攝入量(約92.5kg)。因此,這是“量”的問題,而不是“質”的問題,科學限制用量可保證營養(yǎng)健康。

(2)早餐時牛奶雞蛋不能一起吃

這是一種片面的認識,營養(yǎng)講究均衡——“只有不好的膳食結構,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均衡的營養(yǎng)才能滿足人體的全部需求,即做到平衡膳食。牛奶和雞蛋都是高優(yōu)質蛋白食物,蛋白質是人體細胞結構和組織修復的物質基礎,但如果沒有提供能量的糧食類食物,蛋白質會被作為能量底物燃燒掉,造成蛋白質浪費。因此,在進食牛奶和雞蛋時輔以糧食,既能提供所需的能量,又保證蛋白質的合理充分利用。

4、給大家推薦2種牛奶營養(yǎng)保健食譜

(1)奶汁粥:粳米100克煮粥,加入牛奶250毫升,白糖調味食用。有潤五臟,補虛損,養(yǎng)陰生津作用,適用于中老年人或病后體弱,氣血虧損,體瘦虛弱,腹瀉等癥。

(2)木瓜銀耳燉牛奶:將木瓜、銀耳、蓮子、枸杞放在燉盅里,放上冰糖,入蒸鍋大火蒸20分鐘,轉入砂鍋小火倒入牛奶煮15分鐘即可。有養(yǎng)陰潤肺,滋潤皮膚,防止皺紋過早出現,保持皮膚幼嫩,延緩衰老的作用。

相關知識

科學認識有機奶
科學認識有機奶粉
喝牛奶健康小常識 關于牛奶的科學小知識
全面認識牛奶喝出真健康
牛奶健康知識
科學飲奶,從認識乳糖開始 雀巢支持中國營養(yǎng)學會發(fā)布“乳糖不耐受與科學飲奶專家共識”
怎樣喝牛奶科學又健康
乳制品知識科普:牛奶、羊奶選擇哪個好?
走出對牛奶的幾點認識誤區(qū)
會挑奶,喝好奶——牛奶飲用科學指南

網址: 科學認識牛奶 http://m.u1s5d6.cn/newsview164635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