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在心臟康復方面的治療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由于很多患者以及醫(yī)護人員對康復治療的認識比較少,加上一些醫(yī)療結構的設備條件比較落后,導致康復治療效果依然與國外有著較大的差距。本文針對冠心病介入術后心臟康復的進展進行簡要介紹。
1冠心病介入術后康復的意義
??通過經皮冠狀動脈腔內形成或者植入支架的冠心病介入手術,能夠有效的對已經丟失的血管內徑進行恢復,并且還能有效緩解患者所出現的心絞痛癥狀。但是此種治療方法實際上只是采用機械化的方式對血管腔的幾何形態(tài)進行了改變,并不能從根本上解除冠心病的危險因素。而患者在術后容易出現一些心理不適、生活質量下降、也有出血以及血腫并發(fā)癥情況。所以就需要對冠心病行介入治療后的患者進行一些康復方面的指導。
2心臟康復的主要內容
2.1康復運動
??(1)指導患者進行一些康復方面的運動,臨床還上已經證實了其安全性和有益性。有運動能夠改善患者冠狀動脈的彈性,其對于降低心臟病的危險因素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也降低了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因此運動康復治療能夠促進冠心病患者的康復,也能夠幫助患者重新獲得生活能力?;颊咴谶\動時,要以有氧運動為主,比如快走、慢跑、健身操等。
??(2)運動程序的選擇。運動程序應包括準備運動、運動調整和運動恢復三個階段。準備階段,一般進行5~10 min的熱身運動,如肌肉的伸展、關節(jié)的活動等運動。在調整階段,就是要將上面的運動康復一一執(zhí)行起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運動的頻率、時間、方式以及強度等。有相關研究人員發(fā)現,運動頻率方面每周至少需要進行5次,每次至少30 min,持續(xù)鍛煉3~6個月。對于一些高?;颊?,應監(jiān)督其進行有氧訓練。在恢復階段,要循序漸進的進行心臟康復,此種方式需要長期的堅持,安全有效的促進了患者的早日康復。
2.2改變生活方式,對危險因素進行嚴格控制
??有研究人員在對冠心病介入術后患者進行了12個月的隨訪,結果發(fā)現,只有36%的患者認為其存在危險因素:人體的重量指數、血脂的異常、糖尿病、高血壓、吸煙以及缺乏鍛煉。其中與疾病轉歸情況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缺乏鍛煉。有一部分患者忽略了其他危險因素在術后的作用。所以,將不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改正過來,合理的飲食、戒煙戒酒、規(guī)律的進行鍛煉、合理的休息和睡眠等都是能夠有效預防冠心病的主要因素。另外,改變不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還能夠對已經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糾正,尤其是對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壓、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等患者也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改變生活方式也是降低冠心病介入術后患者冠狀動脈再狹窄和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措施。
2.3社會心理方面的干預治療
??冠心病已經成了一種常見的心身疾病,此種疾病的轉歸情況與社會心理因素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比如焦慮、抑郁、社會支持不足等。雖然這些因素都是獨立存在的,但是更多的時候還是會互相影響。所以,對冠心病介入術后患者進行心臟康復方面的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而減少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情況。
3冠心病介入術后康復的形式
3.1院內康復
??(1)第一階段。如果是通過橈動脈進行介入治療的患者,在手術結束后應及時將鞘管拔出,對局部進行加壓并包扎,2 h后將其松解壓力,對包扎的部位進行詳細觀察,如果沒有出血,則可以在6 h后將壓迫帶撤除,在此期間應將手術側的上肢抬起來45°。如果是通過股動脈穿刺的患者,則在等到術后抗凝藥物停止后3~4 h再拔出脈鞘管,對局部進行壓迫止血,同時對術側下肢進行制動,12 h后對患者進行被動翻身。12~24 h內指導患者的術肢進行一些輕微的旋轉運動。術后24 h,患者可以在護理人員的協助下進行下床活動。但是在術后3d以內患者應避免患者進行一些幅度比較大的運動。
??(2)第二階段。從介入術后3~4 d開始,醫(yī)護人員就要根據患者的不同類型的冠心病來給患者制定一些運動的具體計劃。注意要根據患者冠心病的類型來制定運動量。從室內和走廊上步行開始,距離由50m開始慢慢增加,最多350 m,期間可以持續(xù)完成,也可以邊休息邊進行,每天2次。在運動過程中,如果發(fā)現患者出現胸悶、胸痛、收縮壓較運動之前的變化幅度超過了20 mmHg,應使患者停止運動。在指導患者進行運動時,其強度要根據患者心率的變化情況來確定。在運動過程中,要避免患者的運動強度過大,給患者的心臟康復帶來負擔。
??(3)第三階段。如果能夠將第二階段康復運動順利完成,則應在第二階段的基礎上將運動的強度逐漸提高。將運動的方式從室內、走廊散步換成步行或者騎車,并慢慢提高運動的速度和距離,以此來提高運動的強度和時間。
3.2院外康復
??有相關研究人員發(fā)現,取運動前和運動后兩個時間點,將家庭訓練模式聯合無線監(jiān)測與常規(guī)護理的模式應用在冠心病患者院外康復中,結果發(fā)現,采用家庭訓練模式聯合無線監(jiān)測對改善患者運動耐力以及生活質量有著極其顯著的效果。同時,也發(fā)現了采用自助式心臟康復模式來幫助冠心病介入治療術后患者進行康復,有著較好的效果。改變了患者的生活方式,也進一步降低了冠心病患者存在 的危險因素。因此,院外康復也是一種幫助冠心病介入術后心臟康復的安全模式。
4冠心病介入術后康復的展望和未來發(fā)展
??各醫(yī)療機構應建立微信群平臺,將本群的二維碼張貼在門診、病房等比較顯眼的地方,對群內的患者進行健康方面的教育,并對其進行指導,使更多的患者能夠了解冠心病相關的健康知識,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存性。另外,護理人員在對此類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還應加強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教育和培養(yǎng),從而使患者在出院后也能進行自我管理,這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是非常有幫助的。
5結束語
??對冠心病介入術后患者進行有效的康復治療,能減少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減少患者冠狀動脈再狹窄和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爭強生活信心。爭加運動耐量。
來源:介入醫(yī)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