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如何治療頸椎病 調整坐姿活動頸部

如何治療頸椎病 調整坐姿活動頸部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7月22日 15:33

  頸椎病已經(jīng)成了白領一族常見的職業(yè)病,頸椎病患者會出現(xiàn)脖子僵硬,頸肩難受,胳膊麻木等情況,給我們的生活、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那么怎么治療頸椎病呢?中醫(yī)有哪些治療頸椎病的方法呢?下面為大家介紹治療頸椎病的四要訣,白領一族們趕快來學學吧!

如何治療頸椎病 中醫(yī)治療頸椎病的方法 哪些方法能治療頸椎病

  頸椎病防治四要訣

  1、調整坐姿 活動頸部

  頸肩部放松,保持最舒適自然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面注視,保持脊柱正直。

  2、抬頭遠眺 舉頭望月

  當長時間近距離看物,尤其是處于低頭狀態(tài)時,會影響頸椎和視力。伏案過久,應抬頭向遠方眺望半分鐘左右。

  3、選個好枕 睡個好覺

  枕頭不宜過高、過硬或過低,頸部應充分接觸枕頭并保持略后仰,不要把枕頭枕在后腦勺上,應使枕頭與肩同高。

  4、防寒防濕 避免損傷

  防風寒、潮濕,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時受風寒侵襲。

如何治療頸椎病 中醫(yī)治療頸椎病的方法 哪些方法能治療頸椎病

  中醫(yī)治療頸椎病的方法

  針刺通絡鎮(zhèn)痛法

  針刺取穴原則以局部取穴與循經(jīng)取穴相結合為主,并配合辨證結果而配合相應穴位。各型頸椎病均應選取頸椎棘突旁的壓痛點及圓形或條索狀陽性反應點,并配以風池、大椎、肩井、天宗、列缺、中渚、后溪共為主穴,每次選用3~4穴。再根據(jù)頸椎病病理分型、辨證結果、循經(jīng)部位分別選穴。

  分型針刺

  根據(jù)頸椎病的分型,選用不同穴位。神經(jīng)根型可配患側大杼、肩髃、天宗、臂臑、三間、外關、養(yǎng)老等穴;椎動脈型可配太陽、頭維、百會、四神聰、內(nèi)關、三陰交、太沖、足三里等穴;交感神經(jīng)型可配太陽、睛明、球后、翳風、內(nèi)關、足三里、三陰交、交信、陰交等穴。

  辨證針刺

  寒濕痹阻型加風府、風池、合谷、曲池;痰瘀阻絡加豐隆、血海、膈俞,溫灸脾胃俞;氣血不足加肺俞,溫灸手、足三里、脾俞;肝腎不足加大杼,溫灸腎俞。

如何治療頸椎病 中醫(yī)治療頸椎病的方法 哪些方法能治療頸椎病

  循經(jīng)針刺

  根據(jù)癥狀表現(xiàn)所在經(jīng)絡進行選穴。手陽明經(jīng)選用三間、曲池;手太陰經(jīng)選用列缺、尺澤;手太陽經(jīng)選用養(yǎng)老、小海;手少陰經(jīng)選用神門、少海;手少陽經(jīng)選用中渚、天井;手厥陰經(jīng)選用大陵、曲澤;督脈選用大椎、至陽、后溪。

  針刺方法

  針具選用直徑0.3mm無菌性一次性毫針。針刺頸項部壓痛點或陽性反應點時針尖指向病所,采用平補平瀉手法;針刺肩部和上肢腧穴時進針后以得氣感向手部放射為佳;實證予以瀉法,虛證者予以平補平瀉或補法。配合電針密波刺激,以增強和維持針感,留針15~20分鐘。當患者頸項部、肩背部及上肢疼痛表現(xiàn)為冷痛或酸痛為主時,在疼痛程度較強的部位加以溫針灸,并留針15~20分鐘。疼痛癥狀較嚴重,辨證為瘀血阻絡者,配合循經(jīng)取穴方法予以刺絡治療。每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2天,2~3個療程后評定療效。

  另外,除針刺禁忌癥所規(guī)定外,針灸治療適用于各型頸椎病。電針刺激適用于頸項、肢體疼痛麻木癥狀,溫針適用于寒濕阻絡或氣血不足、肝腎不足的患者,刺絡適用于瘀血阻絡較明顯者。

相關知識

頸椎病的自我治療 首先保持良好的坐姿
關注頸椎健康 從調整坐姿睡姿做起
正確的睡姿、坐姿讓你遠離頸椎病
頸椎病的微創(chuàng)治療
頸椎病的治療——物理治療+手法治療+運動治療
頸椎病如何保養(yǎng)
爬行治療頸椎病嗎
頸椎病牽引治療怎么做
治療頸椎病的膏藥
姿勢不對頸椎“受罪” 手法治療來“解救”

網(wǎng)址: 如何治療頸椎病 調整坐姿活動頸部 http://m.u1s5d6.cn/newsview158671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