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讓書法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綻放魅力

讓書法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綻放魅力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7月14日 17:33

劉伯庸

【摘 要】書法與學生的身心健康有密切的聯(lián)系,在書法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調節(jié)學生的不良情緒、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教師應調動學生在書法學習中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學習書法的自主心理、自信心理、自強心理和自豪心理,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書法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綻放魅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066

一、書法教育能夠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穩(wěn)定其情緒

書法教育,是發(fā)現(xiàn)美、認識美、創(chuàng)造美的體驗過程,之所以能給人以變化多樣的審美感受,其原因是書法藝術中的漢字具有抽象、靈動、豐富的線條。書法不同于美術的具象審美,和音樂的韻律審美。如果從書法藝術的形式美角度觀察,則有濃淡間出的墨韻美,有輕柔厚重的運筆美,有疏密錯綜的結構美,有飄逸清秀的姿態(tài)美,有飛轉流動的氣勢美。從書法藝術的意境美角度研究,有的作品使欣賞者的內心平靜,有一種山水田園式的自然感受;有的作品使欣賞者的情緒亢奮,有一種天風海雨般的酣暢淋漓;有的作品使觀賞者感受到巧奪天工的和諧完美,并喚起協(xié)調和善的作風。綜上所述,書法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內容,在實施素質教育活動中,發(fā)揮著其他學科不能取代的獨特作用。寫字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感受美、探索美、領悟美和表現(xiàn)美的過程。在書寫過程中,學生逐步受到了審美教育,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書法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品質

(一)塑造健康高雅的人格

人品就是人的品格,既指道德修養(yǎng),也指學識修養(yǎng)和人格。正如宋代書法家黃庭堅所說:“學書須要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圣哲之學,書乃可貴?!蔽覈糯性S多著名書家,他們不但書藝精湛而且人品高潔,無論是他們勤奮好學的精神,還是做人的準則,都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像東晉的王羲之,學書使池水盡墨;隋朝僧人智永,學書退筆如家;唐代的虞世南,晚寢在被中畫腹練書;唐代的顏真卿忠直剛烈,柳公權豁達大度;清代的鄭板橋體察民情等等。這些自古流傳的書法名家故事,成為教育學生的生動教材,對培育他們的品德、毅力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因此,在教學中,通過了解書家的故事和學習書家的作品,能使學生領悟到“書品即人品”“書如其人”的藝術真諦,更啟示學生:一個人要想擁有健康高雅的人格修為,僅僅依靠單純的書法技藝練習,最終只能落入俗格,難以成為大家。只有引導、鞭策學生求藝先求品,才能實現(xiàn)藝品兼修的教育目的。

(二)磨煉堅韌的意志品質

唐代的虞世南在《筆髓論》中談到:“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于妙。心神不正,書則敬斜;志氣不和,寧則顛仆?!爆F(xiàn)代的一位心理學家也講過,練習體操里的平衡木、藝術中的書法是調整學生心理素質,規(guī)范學生行為的兩種好方法。可見書法的練習對學生的成長具有促進作用。但我們都知道,學習書法藝術沒有捷徑可走,應該腳踏實地、持之以恒,將每一天、每一年的學習經歷,變成自我耐性、毅力、意志的磨煉,最終累積成技藝的提升、精神的培養(yǎng)、品格的修為,實現(xiàn)修身養(yǎng)性的目的。

三、書法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愛國情懷

書法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縮影,是世界藝術寶庫的一朵奇葩。它以漢字為載體,其悠久的歷史、深厚的內涵,以及豐富的表現(xiàn)手法,為世界上許多國家和人民所稱道。正如黑格爾所說,中國書法最鮮明地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精神。其特有的線條表現(xiàn)和藝術風格,直達欣賞者的心靈。隨著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越來越頻繁,書法在國際上享有盛大的聲譽,近年到中國大陸學習漢字書法的外國友人也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現(xiàn)代書法教育就是通過對傳統(tǒng)書法的逐步了解與學習,使學生熱愛優(yōu)秀的中華文化,感知漢字的歷史和書法藝術的價值,進而體會到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從而激發(fā)出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熱情。

四、書法教育能夠豐富學生的文史知識

陸游說過:“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從古到今的那些著名書法家,他們也都是文化學者。那些流傳至今的古碑帖文中,辭精意遠,文采飛揚。可以這樣說,通過書法學習,能夠增長學生的歷史人文知識,了解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和古今漢字含義的演變過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創(chuàng)作能力。

五、書法教育能夠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書法的人文教育就在于以“書”傳“文”。書法的文字內容從甲骨卜文到楚辭漢賦,從唐詩宋詞元曲到現(xiàn)今的白話文,以及格言警句、詩歌散文……無不涉獵。我們在臨習王羲之的《蘭亭序》時,不僅深深折服于它外在的形式美,而且還深深的受其文學內容的啟發(fā)感染。自殷商以來,伴隨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書法藝術和傳統(tǒng)文化一起延綿發(fā)展至今,為推動民族進步,弘揚民族精神,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與巨大的貢獻。在精深博大的文化背景里,書法文化隱含著凜然不屈的民族尊嚴、遠大崇高的民族意識,以及自強奮進的民族精神與創(chuàng)造智慧。武穴市實驗小學開展書法教育,引導學生去領會漢字文化和書法藝術的崇高,以及書法作品本身的深廣的哲思情理,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他們愛國主義思想情感,塑造他們完美的人格。這里的學生都比較系統(tǒng)的接受了六年的書法教育,同時在習練的過程中,也接受了大量的經典詩文,他們至少能背誦300多首詩詞與大量的警句名言,也了解了不少歷史知識和書家故事,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情智發(fā)展,實現(xiàn)了書法教育豐富了學生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與人和諧相處的高尚情操。

六、結束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書法是中華文化最為關鍵的構成內容,同時還是中華民族對于全球藝術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在全面普及書法教育當中,不但能夠促使學生們在傳統(tǒng)文化當中感受熏陶,同時可以把書法教育和智育、德育以及美育等充分融合到一起,以促使學生能夠在無意識中接受書法教育,加強整體素質。學生經過書法學習,能夠加強分析、觀察、審美、思維、表述以及創(chuàng)新等相關能力,培育其專注、獨立、沉著、細致的優(yōu)良品質。并且還能夠培育起準確的審美觀點,樹立起崇高的道德情操,激勵其對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能夠這么說,書法教育在學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塑造以及創(chuàng)造力等層面皆有著無法取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蔣永平.對中小學書法教育課程定位的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2).

[2]劉文博.漢代書法教育對當代中小學書法教育的借鑒意義[D].信陽師范學院,2016.

相關知識

心理健康教育行書
美容中心,美麗新天地,綻放你的魅力
疫情下的教育魅力——永川中學強化教育教學管理紀實
青春期健康教育:如何讓青春之花燦爛綻放?
書法教學計劃與心理健康教育.docx
如何讓孩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閃光成長?
素質教育中書法基礎教育的價值
書法教育與心理健康教學計劃.docx
珍愛生命 綻放光彩——侯集實驗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團輔活動
壓力釋放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設計(通用32篇)

網(wǎng)址: 讓書法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綻放魅力 http://m.u1s5d6.cn/newsview155329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