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一項11萬人的研究發(fā)現:早睡比熬夜更傷身?幾點睡覺才健康?

一項11萬人的研究發(fā)現:早睡比熬夜更傷身?幾點睡覺才健康?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7月13日 19:03

#春季健康守護計劃#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y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chuàng)內容,為便于理解部分情節(jié)存在“藝術加工”成分。喜歡點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yōu)質健康文章。

誰能想到,咱們一直信奉的“早睡早起身體好”這句話,竟然被一項11萬人的大研究給“打臉”了?不少人一聽嚇一跳:難道早睡也有風險?睡得太早居然比熬夜還更傷身?這到底是啥邏輯?

健康這事兒從來不是簡單的“早與晚”,而是藏著一堆讓人意想不到的玄機。今天咱們就來揭開這個睡覺時間的“隱秘角落”,讓大家知道,幾點睡、怎么睡,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睡眠時間的“黃金點”:別太早,也別太晚!

你以為只要早睡就萬事大吉,其實不然!2023年發(fā)表于《歐洲心臟雜志》的一項涵蓋超過11萬人的大規(guī)模研究指出,晚上10點到11點之間入睡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最低。而那些晚上10點前就早早入睡的人,心血管風險竟然比熬夜黨還高!

這結果讓不少人懵圈。咱們不是一直被教育要早睡嗎?為何早睡反而風險更高?

從生理學角度來看,人的生物鐘是與晝夜節(jié)律同步的,也就是說,我們的身體其實有個“內在鬧鐘”,它控制著激素分泌、血壓變化、體溫升降等多個系統(tǒng)的運行。

如果你睡得太早,可能在褪黑素尚未大量分泌、交感神經尚未“準備休息”的狀態(tài)下強行入眠,這會導致睡眠質量變差,反而影響第二天的恢復和器官功能。

而熬夜呢?更不用說了!長期晚于凌晨入睡,會打亂內分泌系統(tǒng),導致胰島素抵抗、炎癥因子升高、甚至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的風險。

健康的入睡時間,真的不是越早越好,也不是越晚越舒服,而是要“剛剛好”!

熬夜的危害,遠不止黑眼圈那么簡單

很多人對熬夜的理解還停留在“臉色不好、長痘、沒精神”這些表面現象上,但熬夜對身體的傷害是“從里到外、層層滲透”的。

對大腦:注意力下降、情緒失調、記憶力減退

長期熬夜會讓大腦神經遞質紊亂,比如控制情緒的多巴胺、調節(jié)睡眠的褪黑素都會受影響。情緒容易暴躁、焦慮、甚至抑郁,而且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縮短,記憶力也跟著“短路”。

對心臟:增加心肌梗死和高血壓的風險

美國睡眠醫(yī)學學會指出,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患高血壓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1.7倍。這主要是因為熬夜會導致交感神經持續(xù)興奮、血壓居高不下,心臟長期處在“高負荷”狀態(tài)下,極易誘發(f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對免疫系統(tǒng):免疫力下降,感染風險大增

睡覺時是免疫系統(tǒng)“修復”的關鍵時間段。如果你熬夜,免疫細胞的活性會下降,容易感冒、病毒感染不說,一些慢性炎癥也會悄然加劇,比如類風濕、哮喘等疾病更容易反復發(fā)作。

對代謝系統(tǒng):肥胖、糖尿病、脂肪肝悄然靠近

長期熬夜的人往往會發(fā)現自己體重飆升,其實這背后藏著深層次的代謝問題。熬夜會改變“瘦素”和“饑餓素”的比例,讓人更容易餓,還偏愛高熱量食物,久而久之,脂肪堆積、血糖升高,糖尿病、脂肪肝就找上門來了。

早睡也有坑?別讓“假性健康”騙了你!

不少人看到“早睡比熬夜還傷身”的新聞后,開始懷疑人生。問題不在“早睡”兩個字,而在于“睡得對不對”。

睡得太早,反而打亂生物鐘

比如有些人晚上八點就睡覺,結果凌晨三四點就醒來,整個人在“生理上醒著、心理上還困著”的狀態(tài)里掙扎。這種“非24小時睡眠節(jié)律紊亂”會讓人白天昏昏沉沉、晚上輾轉反側,整個人像掉進了“睡眠泥潭”。

錯誤的睡眠結構,等于白睡

真正健康的睡眠應該是包括淺睡眠、深睡眠和快速眼動期(REM)三個階段的完整循環(huán)。如果你太早入睡,可能會錯過深睡眠的“黃金時間”(22:00-2:00),或者在REM期過早醒來,導致身體沒恢復、精神也沒養(yǎng)足。

醫(yī)療案例分享:睡錯時間,慢病找上門

在臨床中,曾遇到一位50歲出頭的男性患者,工作壓力小,生活規(guī)律,自詡“早睡達人”,每天晚上八點半準時上床睡覺。卻在體檢中發(fā)現血壓升高、肝功能異常、血脂偏高,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深入了解后發(fā)現,他雖然睡得早,但經常凌晨三點醒來,之后再也睡不著,這種睡眠分段、質量差的狀態(tài),導致身體始終處于亞健康。后來通過調整作息時間至晚上10點半入睡,配合改善睡眠結構的干預,三個月后血壓恢復正常、精神狀態(tài)也大為改善。

這個例子再次印證了:不是睡得早就好,而是“睡得剛剛好”才重要!

幾點睡覺最健康?科學建議藏在生物鐘里!

人類的生物鐘并不是固定死板的,而是和陽光、溫度、飲食、活動等因素緊密相關。大量研究與臨床觀察都指向一個共識:

晚上10點到11點之間入睡,最符合人體的自然節(jié)律。

這是因為:

褪黑素從晚上9點左右開始分泌,10點后達到高峰,利于入睡;

深睡眠的關鍵階段在午夜前后,對免疫系統(tǒng)、記憶鞏固、激素調節(jié)至關重要;

早晨6-7點起床最符合自然光照變化,利于激活全身代謝系統(tǒng)。

建議大家每晚10:30左右上床,爭取在11點前進入睡眠狀態(tài),這是對身體最友好、最自然的節(jié)律。

睡眠與疾?。翰涣甲飨⑹锹〉摹按呋瘎?/h3>

現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超過70%的慢性病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或作息紊亂。以下是幾種與睡眠密切相關的疾病:

高血壓

睡眠不足、高頻覺醒、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等都與高血壓高度相關。夜間血壓無法正常下降,是心腦血管事件高發(fā)的重要誘因。

糖尿病

研究發(fā)現,每晚睡眠少于6小時或多于9小時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明顯升高這是因為睡眠紊亂影響胰島素敏感性,促使血糖波動頻繁。

肥胖癥

特別是青少年和兒童,睡眠時間短會刺激生長激素分泌紊亂,食欲增加,導致體重快速上升。

日常生活建議:如何科學調整作息?

固定起床時間:無論前一天多晚睡,堅持每天同一時間起床,有助于穩(wěn)定生物鐘。

減少睡前用電子產品:藍光會抑制褪黑素分泌,影響入睡。

適當運動但別太晚:建議在傍晚5點前完成中等強度運動,幫助夜間更好入眠。

避免晚餐過晚或過飽晚餐建議在睡前3小時完成,避免脾胃負擔影響睡眠。

創(chuàng)造安靜黑暗的睡眠環(huán)境:燈光、噪音、溫度都會影響睡眠質量。

總結:睡得好,才是真正的“養(yǎng)生之本”

睡覺不是簡單的閉眼,而是一場身體全面修復的神圣儀式。別再簡單粗暴地認為“早睡早起”就是好,科學的作息時間、合理的睡眠結構,才是身體健康的真正保障。

入睡時間卡在晚上10點到11點之間,既不早得打亂節(jié)律,也不晚得損害器官,是目前研究最推薦的健康入睡時間。別讓不科學的“養(yǎng)生觀念”拖了身體的后腿,真正的健康,藏在你每天的睡眠節(jié)律里。

參考文獻:

張強等. 《睡眠質量與慢性病關系的研究進展》.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23年, 43(7): 562-566.

國家心腦血管病中心. 《中國居民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監(jiān)測報告》, 2022年發(fā)布.

歐陽東. 《中醫(yī)睡眠理論的現代研究與臨床應用》.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2023年, 38(9): 2157-2162.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咨詢專業(yè)醫(y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yī)師。

相關知識

一項11萬人的研究發(fā)現:早睡比熬夜更傷身?幾點睡覺才健康?
幾點睡覺算是熬夜?研究發(fā)現:不是11點,也不是12點,很多人錯了
研究發(fā)現:除了熬夜,睡太早也有危害,究竟睡多久才算健康?
幾點睡才算熬夜?熬夜到底有多傷身?晚睡的代價有多大?
都說熬夜=玩命,那到底幾點睡才算熬夜?
近六成國人不愿早睡?長期熬夜太傷身
一時熬夜一時爽,一直熬夜一直胖,研究發(fā)現:越胖的人,越不想睡覺
孕婦11點睡覺算熬夜嗎
【科普】周末補覺危害比熬夜還大?研究發(fā)現:可能易早衰!
熬夜=慢性自殺,你每天幾點睡覺?

網址: 一項11萬人的研究發(fā)現:早睡比熬夜更傷身?幾點睡覺才健康? http://m.u1s5d6.cn/newsview154856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