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過敏周
守護健康 遠離過敏困擾
2025年的6月5日至11日是世界過敏周
旨在增強全民對過敏性疾病的認識與了解,
倡導各方以綜合方式更好地滿足過敏性疾病患者的需求,
并著力降低這些疾病在世界各地的流行趨勢。
那么,到底什么是過敏?
過敏有多大的危害?
過敏原都有哪些?
生活中怎樣預防過敏反應?
一起了解一下
01
什么是過敏性反應?
過敏,常常被誤認為是皮膚或是呼吸道的一種反應,實際上,過敏輕則影響日常生活,重則危及生命健康。過敏性反應是指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對一些本來無害的物質,做出非常強烈的免疫炎癥反應。
02
常見的過敏原有哪些?
食物性過敏原:小麥、水果/蔬菜(桃較常見)、堅果/種子(腰果較常見)、海鮮。
藥物過敏原:抗生素(青霉素較常見)、止痛藥等其他藥物。
蟲類等過敏原:寵物(包括動物的毛發(fā)、唾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塵螨、蟑螂等蟲類。
花粉類等過敏原:花粉、柳絮。
03
過敏性反應有哪些常見癥狀?
過敏性反應是一個全身性的炎癥反應,會累及到全身的多個系統(tǒng)和器官,出現(xiàn)不同的表現(xiàn)。
呼吸道:喘息、咳嗽、呼吸困難等。
耳鼻喉:陣發(fā)性咳嗽、清水樣涕、鼻塞、鼻癢、眼癢、流淚等。
消化道:惡心、嘔吐、厭食、腹脹、腹瀉、腹痛等。
皮膚:濕疹、蕁麻疹、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過敏性紫癜等。
全身性系統(tǒng)反應:低血壓、過敏性休克、循環(huán)衰竭等。
04
如何確定過敏原?
過敏性疾病的檢查包括體內和體外兩個方面。
1、體外檢查
包括抽血和采集受累局部體液(例如鼻分泌物、皮膚皰液、支氣管肺泡液等),進行其中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特異性IgE(sIgE)等測定,我們去門診抽血做過敏原檢測就是這種體外試驗,檢測的是特異的IgE抗體,所以非IgE介導的過敏原檢測為陰性。
2、體內試驗
包括皮膚點刺試驗(skin prick test,SPT)和口服食物激發(fā)試驗(OFC)。其中食物回避和食物激發(fā)試驗是診斷食物過敏最有力依據(jù)。對于疑似過敏的食物先禁食數(shù)周,再在醫(yī)生指導下小劑量嘗試添加,如回避后過敏表現(xiàn)消失,添加后出現(xiàn),則證實為陽性。
3、其他檢查
針對過敏性哮喘,肺通氣功能和呼氣NO是重要的檢測手段,對于疾病診斷、評估嚴重程度及治療效果判斷有非常重要意義。
05
過敏的預防與管理
1、避免接觸過敏原
了解自己的過敏原,并采取措施盡量避免接觸。無法回避的且癥狀持續(xù)的,比如塵螨,在醫(yī)生指導下采取小劑量刺激,逐步耐受。
2、藥物治療
使用抗組胺藥、糖皮質激素等藥物,以緩解癥狀,特別對于哮喘等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長期治療。
3、免疫療法
通過逐漸增加對過敏原的暴露量,以降低身體對其的敏感性。
4、緊急處理
對于嚴重過敏反應如過敏性休克,應立即就醫(yī),必要時隨身攜帶腎上腺素筆。
世界過敏周提醒我們,過敏對生活質量的影響不容忽視,特別是兒童會影響生長發(fā)育,嚴重的過敏反應甚至會危及生命。通過深入了解過敏、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我們可以更好地管理過敏,享受健康的生活。如有過敏疑慮,建議及時咨詢醫(yī)生,獲取專業(yè)建議。
06
來源: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項目宣傳員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