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時走六公里算不算健走?怎樣健走比較好?
干悅悅2022-03-31 14:37:09
快走的速度該是多少?
一小時走6公里,算不算快走?算。那么一小時走5.9公里呢,一小時走6.1公里呢?如此推演的背后,是因為我們默認,應該有一個“絕對的速度”作為標準,用以定義什么是快走。然而,這樣的“絕對化的”速度并不存在。實際上,慢跑也是一樣的道理。
為什么如此說呢?因為,一個絕對的速度,并不能適應每個人不同的身體情況。比如一個二十來歲的小伙子,他的日常步行速度,很可能就讓一些體弱的中老年人跟不上。而一個體弱者平時的快走,很可能被一個健身者認為是龜行速度。
那怎么來確定適合自己的快走速度呢?
(1)下限速度是,鍛煉者必須比自己日常的行走速度要快,且身體能夠持續(xù)微微出汗,心跳更快一些、呼吸也略急促。但并不覺得有過大的心肺壓力,仍能夠用短句、短語和伙伴說話。
(2)上限速度是多少呢?在你能夠恰好跑起來之前的速度。實際上,當你走得足夠快時,走的速度很可能已經(jīng)超過你的下限慢跑速度。
上限速度并不重要,下限速度才比較重要。因為下限速度可以確保你正在快走、正在鍛煉,而不是在散步。
如果你覺得下限速度太慢了,運動強度太低了,那就提高速度。此時,可以用運動心率來控制??梢酝ㄟ^公式“(220-年齡)的60%至85%”計算后,獲得運動心率的參考值。
經(jīng)驗上,普通人的快走配速達到“7至9分鐘一公里”(每小時6.7公里至8.6公里)時,基本上已經(jīng)接近上限,再快就要開始進入跑的狀態(tài)了。
快走鍛煉的效果如何?
首先,鍛煉者必須先確保投入足夠的運動量,這是基礎。建議每周快走達到4至6次,每次40至60分鐘。
其次,如果你想用快走減肥,它只對以前從不運動的人更有效。對于已經(jīng)鍛煉了一段時間,已經(jīng)具備長時間慢跑能力的人,沒什么效果。
第三,由于快走的運動強度較低,身體很容易適應,所以在快走鍛煉幾個月之后,減肥效果、心肺提升的效果基本就停止了。年輕的、身體好的鍛煉者或許一兩個月,快走的鍛煉效果就不見了。因此,想保持鍛煉效果,必須進入到慢跑等強度更大一些的運動中。
第四,可以采取更多樣化的快走方案。比如快慢走交替、爬坡走、或者爬樓(可以看成是一種變式)。鍛煉者必須讓自己感到累,而不要陷在“運動舒適區(qū)”出不來。
不同的人,不同的走法
普通老年人,只需要走得略快一些,保證每周都堅持規(guī)律參加快走鍛煉就行了,沒必要走得多快,保持健康是主要目標。
年輕人和經(jīng)常鍛煉的人,應該更多的采用爬坡、爬樓、接近慢跑速度的快走,以達到有效鍛煉的目標。而且,應該更多地參加強度更高的一些的運動。因為快走總體上仍舊屬于低強度的運動,身體太容易適應了。
有高血壓、過度肥胖等健康問題的人,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更側(cè)重通過快走增強心肺功能、增加熱量消耗、控制體重、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等方面,而不應單純追求走得有多快、走得有多久。
走路要循續(xù)漸近,不要為了步數(shù)暴走,我天天走路一個小時左右,大約五公里左右。走路其間,姿式要正確,有快有慢,身體感到舒服為宜,微微出汗,呼吸深而長,精神充沛,身體不疲憊,要保留體力留些富余量,走完路休息好,飲食營養(yǎng)要全面,身體越走越健康。
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每走一步可推動人體50%的血流動起來,活血化瘀和擠壓人體的50%的血管是簡單的血管體操,至少可運動50%的肌肉,有助于保持肌肉總量。
走路雖然每個人都會,但想要達到鍛煉的效果,要加點技巧,會走路是保持健康的關鍵。
第一,體弱者。甩開胳膊大步跨,體弱者要想達到鍛煉的目的,每小時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得太慢,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全身運動才能調(diào)節(jié)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而且時間最好在清晨和飯后進行,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
第二,肥胖者。長距離健步走,每日兩次,每次一小時,步行速度要快一些。這樣可以使脂肪燃燒從而減輕體重。
第三,高血壓患者。前腳掌著地挺起胸口,高血壓患者走路,步速以中速為宜,行走時上身要挺直,否則會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走路時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緩沖作用,要前腳掌先著地,不要后腳落地都會使大腦處于不停的震動,容易引起疼痛。
一小時走六公里已經(jīng)可以達到鍛煉的效果了,首先不管快慢,如果可以連著走一個小時,那么已經(jīng)算是不短的運動時間了。其次,一小時六公里的配速,對于走路而言不算慢,肯定可以起到鍛煉的作用。
但是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膝蓋的承受能力,如果你體重過大,一周還是要合理安排類似于快走和跑步此類的運動,避免給膝蓋造成過大的壓力。
【專業(yè)醫(yī)生為您做解答】
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走路是最簡便易行的運動方式,不需要專門的場地和器材,只要備一雙舒適的運動鞋就可進行,在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要求中最基本要做到的是“每周運動150分鐘以上”,一周運動兩個半小時,只要去做肯定能做到,走走路就能實現(xiàn)。不過,看似簡單地走路也是有要求的,必須達到有效運動的標準,標準是什么呢?
運動是消耗能量的過程,能量主要來源于血糖和脂肪,而且首先是從血糖供能開始,其次才是脂肪分解產(chǎn)生的能量,這就需要一次運動應持續(xù)足夠的時間,研究證實大約需要30分鐘;此外,運動還需要有一定的強度才能真正增加對能量的消耗,這個強度有兩種衡量方式,一是運動時心率要達到170-年齡,二是運動時要出汗,不需要大汗淋漓,但至少額頭要有微汗。
拿健步走來說,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需要通過調(diào)整健步走的速度來實現(xiàn),但不同的人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比如三四十歲的人和六七十歲的人身體條件肯定不一樣,因此健步走的速度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但從運動醫(yī)學的角度講每小時快走或慢跑6-8公里是可以達到有效運動強度的。
至于怎么樣健步走才比較好,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在避免運動損傷的原則上,做合理的安排即可,需要注意幾個問題:
健步走前應先做做熱身,否則容易拉傷肌肉,走的過程中感覺足部有些發(fā)熱時,再逐漸加快速度,想休息時也不要急剎車,停下來之前就應放緩速度。
健步走的時還要注意姿勢,手臂放松,讓手腕自然前后擺動,不要比肩高,慢慢收緊小腹,再隨著運動的頻率慢慢舒展,一收一舒之間能很好地鍛煉腹部肌肉。
體重超重及肥胖的人,健步走應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開始可以走的慢一點、距離短一點,因為過重的體重對膝關節(jié)會施加過大的壓力而容易發(fā)生損傷,經(jīng)一段時間鍛煉后隨著體重的減輕再逐漸加快速度和增加距離。
有心腦血管病的人,不要過于追求速度和距離,以健步走時微微氣喘,但仍然可以講話為度即可。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并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從時間上來看,算的。怎樣健走比較好呢?
以下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1.事先熱身
在健走前做一些簡單的伸展和暖身運動。
2.健走姿勢
健步的姿勢非常重要,兩只胳膊要甩起來,幅度在120度至150度之間,就是往前不要超過肩膀,往后到腰部。步伐一定要保持輕快,膝關節(jié)和下肢關節(jié)一定要放松,不一定非要采取大步走的姿勢,頻率和持續(xù)時間才更重要。
3.說話有點喘
健走要一定的速度,簡單易行的判斷就是能和別人說話但有的喘。
4.腳跟先著地
快步走的時候,一定要腳跟先著地,后腳掌,不然對膝蓋不好。
5.及時補充水分
健走前中后都有補充水分,不要等渴了再喝。
農(nóng)村人也知道,一小時走十里(約五公里),年輕人或能走至六公里。但要始終保持六公里/時速度,并非容易。因為總距離越長,徒步速度會逐漸遞減,當反應過來,繼續(xù)加速追趕,恐怕較累,出汗是有可能的。
根據(jù)個人徒步實踐,確定A一B始終點,就邁步前行,徒中,還要拍攝,作為紀實。百里約需十小時左右,總里程平均為每小時五公里,基本沿途不休息,有些路段陌生,有待于摸索,若走不通,還需返回繞路,比較復雜些。
一小時走六公里,就是健走。但是速度是比較快的了,也就是10分鐘一公里,我一般是10分30秒一公里,也算比較快的,還有9分鐘左右一公里的。
走路快慢與人的年齡、體質(zhì)、性格有很大關系??赡苡腥藭?,走路快慢,怎么還與性格有關系呢?你可能沒注意,性格急的人,走路就快。性格穩(wěn)的人,走路就不是太快。年齡大的人,體質(zhì)稍差點的人也不是太快,也有快的,但不是很多。年輕的人,體質(zhì)好的人,走路一般都比較快。
健身快走或慢走并不重要,健走者可以根據(jù)自身條件,決定自己健走時間、距離、速度。年輕人體質(zhì)好,可以適度快些、距離遠些。老年人或體質(zhì)差點的人,可適當慢些,健走距離可近些,沒有絕對標準,因人而異。我傾向每天健走時間達到半小時以上為好,但也不是絕對的,自己認為適合自己就是最好。
怎樣健走比較好,怎么走都可以,沒有具體標準,只要走起來就好。健走時間、距離、快慢自己掌握,比較隨意為妥,不必過于糾結(jié)怎么樣走,走多少步。很多人強調(diào)每天走多少步,我認為沒必要教條。
不管怎么走,都必須走起來,走步是最簡單的運動了,不用器材,不用工具,健走好處世人皆知。快樂健走,健康健走,享美好幸福生活!
一小時走路走12里地,已經(jīng)是軍隊的急行軍速度了。
實際上鍛煉身體的走路方式,不是以速度為怎樣論定的。
而是依據(jù)每個人身體的狀況決定的。
通常情況下是以走路走一段時間以后身體可以發(fā)熱,微微有一點小汗出來就夠了。
不論身體條件怎樣,只要走的身體發(fā)熱了,微微滲出一點小汗就是走的可以了。從而達不到的可以加快點速度,能達到的就可以稍微慢一點了。
以身體走的發(fā)熱,稍微滲出一點汗為標準。就不在于走多少路和走多快的速度論標準了。這才適合每個人自己身體條件進行鍛煉身體呢。否則就陷入了機械化的運動了。
如果一個人不愿意出汗不常出汗的話。就以自己身體發(fā)點熱為標準了。
一個人的身體狀況怎樣,是一怕冷怕熱不決定的。也就是一個人在夏天不怕熱,在冬天不怕冷,就是一個標準好的身體了。
實際上這可以有10歲以下的小孩子們看得見的。而中國的醫(yī)學和養(yǎng)生都是以10歲左右的小孩為標準的。
看一下6歲左右的小孩,夏天大太陽地底下照樣玩的歡蹦亂跳的。而冬天在雪地里,以前是穿開襠褲的,露著屁股照樣在雪地里玩兒的。
而冬天去東北就可以看到一些怪現(xiàn)象。那兒的人冬天吃冰糕的。并且穿的并不比南方人穿的多多少??墒菛|北人在東北不怕動,南方人如果到東北就凍的受不了了,穿皮大衣也扛不住的。這就是地區(qū)差的問題。所以中國人講究因地制宜,不能強求的。
這也是鍛煉身體的一個因地制宜的要求,按自己身體狀況進行鍛煉才是正確的。也就是不按走的距離和走的速度,是按自己身體發(fā)熱出汗不,決定自己怎么鍛煉身體。
悟空問答看后咱也在上面留上點啥。
對大眾健身來講,通常步行半小時以上可以視為健身行走,至于強度嘛,因人而異,什么標準屬健走?更是五花八門,大眾健身者沒有必要去認真,個人認為,只要能持續(xù)行走,就是健走,根據(jù)各人體能,盡量加快步頻,而步幅適中即可,太大的步幅對肌肉和關節(jié)沖擊力相對要大,健走是最簡單有效的鍛煉方法,掌握挺直上身,加快步頻這二點就足夠了!如欲進步提高效果,就進階到慢跑方式,慢跑也有其要求,與健走要著不同的要求。
相關知識
一小時走六公里算不算健走?怎樣健走比較好?
跑步一公里和走路一公里消耗的熱量一樣嗎
每天走走路算不算運動?達到這個量級好處真的有點多
怎樣“走”才是“健康走”?
一天要走路多少步才算健康?走路健身注意事項
走路多少步算健康?
每分鐘走多少步才能算是快步走?每天走多少步就合適?
走路有益健康長壽,是走得快一點好還是走得慢一點好?
每天在跑步機上一小時走六公里可以達到減肥
怎么走路才算鍛煉
網(wǎng)址: 一小時走六公里算不算健走?怎樣健走比較好? http://m.u1s5d6.cn/newsview1419645.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