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中國消費者糖認知狀況及控糖行為調(diào)查報告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中國消費者糖認知狀況及控糖行為調(diào)查報告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5月24日 05:32

中國消費者糖認知狀況及控糖行為調(diào)查報告

專家點評 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君石 消費者的營養(yǎng)健康教育任重道遠,正在征求意見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yù)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GB28050)已經(jīng)將糖作為強制標注的內(nèi)容,這將有助于公眾更清晰地了解食品的糖含量。但歸根結(jié)底,消費者要學(xué)會自主選擇和搭配出健康的膳食,而不是指責某個具體食品或菜肴中的添加糖“不健康”。中國消費者糖認知狀況及控糖行為調(diào)查報告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 李寧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 鐘凱 糖作為甜味物質(zhì),對滿足舌尖上的需求有重要功能。糖只提供能量而不提供其它營養(yǎng)素,糖攝入多了,會影響能量及其它營養(yǎng)素的攝入平衡,長遠來看,對健康不利。目前我國居民攝入的糖并不算多,控糖對于大部分人而言不如控鹽、控油和控制總能量攝入重要,但不能盲目樂觀,因為近20年來,我國食糖年生產(chǎn)量增加了一倍多,13-17、3-6歲年齡組糖供能比超過10%分別占4.1和4.8%,因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shù),最終超過10%的兒童青少年的數(shù)量,也是非??捎^的。此外,超重肥胖人群、糖尿病人群和血糖長期偏高的人群確實應(yīng)當注意控制糖的攝入量。人們普遍將“減鹽、減油、減糖”的焦點放在超市貨架上的食品和飲料,卻忽視了一日三餐的決定性意義。實際上,鹽油糖的主要攝入途徑都是餐飲,包括家里做飯,這是當前中國人的膳食結(jié)構(gòu)造成的。控制家庭廚房、食堂、餐廳廚房中鹽、油、糖的使用量對于“三減”至關(guān)重要。應(yīng)當從自家廚房開始,適應(yīng)和培養(yǎng)清淡口味??靥恰p糖是我國消費者的關(guān)注熱點。為了解我國消費者對糖的認知狀況與態(tài)度,幫助消費者科學(xué)認識糖、合理選擇食品,并為未來“合理膳食”相關(guān)科普宣傳提供參考依據(jù)和素材,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開展了專項調(diào)查,以線上問卷形式在全國范圍內(nèi)回收了3172份有效答卷,主要調(diào)查結(jié)果如下: 人群畫像 基礎(chǔ)信息女52.59%男47.41%受訪者性別比例60歲以上50-59歲40-49歲 2.59%7.32%11.67%30-39歲20-29歲18歲及以下15.14% 25.45%37.84%受訪者年齡分布12本次調(diào)查的受訪者男女比例約為53:47;有78.43%的受訪者為年齡39歲以下的中青年,97.42%處于60歲以下;55.53%的受訪者最高學(xué)歷為本科以上。高中及以下大專3 本科及以上 24.66% 1 3 55.53% 2 19.80%受訪者受教育水平 受訪者的營養(yǎng)認知水平為了解受訪者的營養(yǎng)認知水平,本次調(diào)查分析了受訪者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糖的推薦攝入量(每日不超過50g,最好不超過25g)及體重指數(shù)(BMI)的認知情況,并以我國成人BMI范圍(BMI<18.5為消瘦,18.5-23.9為正常,24.0-27.9為超重,≥28.0為肥胖)作為客觀參考。不了解不超過20g,最好不超過10g不超過30g,最好不超過15g不超過40g,最好不超過20g不超過50g,最好不超過25g 5.68% 9.68% 10.60% 20.78% 38.82% 不超過60g,最好不超過30g 14.44%受訪者對《膳食指南》糖攝入建議的了解程度 結(jié)果顯示,僅有20.78%的受訪者知道糖的攝入建議,這與“十大城市家庭廚房三減狀況調(diào)查(2021)”結(jié)果(正確率22.81%)基本一致。1 21 是2 否 46.42% 53.58%受訪者對BMI指數(shù)的了解狀況 不知道,說不清 ≥28.024.0~27.9 18.5~23.9 <18.5 3.88% 10.65%16.95% 14.13% 54.38% 0%10% 20% 30%40% 50% 60%受訪者的BMI區(qū)間 本次調(diào)查中有46.42%的受訪者不了解BMI,而聲稱了解BMI的受訪者自填的超重肥胖率僅為20.83%。根據(jù)《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1],我國成年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別為34.3%和16.4%。結(jié)合慢病報告的數(shù)據(jù)粗略推算,不了解自身BMI數(shù)值的受訪者中相當一部分屬于超重或肥胖。注:1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疾病預(yù)防控制局編著.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21.12 受訪者的糖認知狀況 受訪者對糖的總體印象1 5 4 3 2123 本次調(diào)查顯示,58.12%的受訪者對糖持正面印象,明確對糖持負面印象的受訪者則僅占比5.36%??梢姡覈M者對糖的總體印象偏向正面,這與當前的輿論傾向明顯不同。非常正面比較正面一般45 比較負面非常負面受訪者對糖的總體印象1非常不贊同 “糖有害健康” “糖可以給人帶來愉悅感” 不太贊同一般2345 比較贊同非常贊同 0%20%40%60%受訪者對糖的認知 糖尿病肥胖蛀牙 心血管疾病 皮膚衰老 成癮癌癥其他6.57%4.23%1.17%27.52%17.52% 59.56% 77.66%76.93%受訪者認為由糖引發(fā)的健康問題 78.63% 認為:“糖可以給人 帶來愉悅感” 43.22% 認為:“糖有害健康” 78.63%的受訪者認為“糖可以給人帶來愉悅感”,43.22%的受訪者認為“糖有害健康”。認為“糖有害健康”的受訪者,最擔心糖會引發(fā)糖尿病、肥胖和齲齒問題,這與近年糖的負面輿論聲音基本一致?!吨袊鞘芯用裉菙z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2]顯示,我國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日攝入9.1克糖,符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3]的推薦范圍,這提示我國大部分消費者并不需要過于嚴格地控糖。目前新一輪糖的攝入量評估正在進行,我中心將持續(xù)關(guān)注。注:[2]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居民糖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EB/OL].https://www.cfsa.net.cn:8034/UpLoadFiles//news/upload/2021/2021-08/2faacc08-37c4-47e7-a6c6-6a964212e526.pdf [3]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受訪者的控糖行為 ·控糖意識· 完全不需要不太需要無所謂比較需要非常需要2.08% 14.57% 15.48% 23.15% 44.72%受訪者對自身控糖需求的判斷67.87% 67.87%的受訪者認為自己“非常需要”或“比較需要”控糖,交叉分析顯示,受訪者的控糖意識與是否了解BMI沒有相關(guān)性,而與受訪者年齡有關(guān):越年輕的成年受訪者認為自己更需要控糖。71.25%的受訪者認為應(yīng)控制來自預(yù)包裝食品飲料的糖?!吨袊鞘芯用裉菙z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顯示,廚房用糖才是我國城市居民攝入糖的第一大來源,且其貢獻率是含糖飲料的2倍左右[2]??梢?,受訪者低估了控制烹飪用糖的重要性。需要說不清不需要57.94% 33.73% 71.25%烹飪菜肴果蔬食品飲料 0%20%40%60%80%100%您認為以下哪些需要控制攝入? ·控糖行為·33.17%2 166.83%正在有意識地控制糖攝入的受訪者占比 所有人群不了解BMI了解BMI 66.83%60.49% 72.34%有控糖行為受訪者的BMI了解狀況本次調(diào)查中,有66.83%的受訪者正在有意識地控制糖的攝入。交叉分析顯示,控糖行為與性別無關(guān)。而了解BMI會在一定程度上強化消費者的控糖行為,此外,不了解BMI的受訪者中有60.49%也在有意控糖,這說明部分消費者的控糖行為存在一定盲目性?!た靥乔馈?2 預(yù)包裝食品蔬果34 甜味菜肴其他4 3 2 1 77.92% 有意識控制糖攝入量的受訪者中,77.92%主要控制來自預(yù)包裝食品中的糖受訪者的實際控糖渠道 含糖飲料糖果、巧克力 糕點冰淇淋、雪糕 酸奶、奶酪棒等乳制品果醬、番茄醬等甜味醬料 其他 12.30%10.18%0.61% 33.31%59.84% 75.11%72.99%受訪者對不同預(yù)包裝食品的控糖認知有意識控制糖攝入量的受訪者中,77.92%主要控制來自預(yù)包裝食品中的糖。而認為應(yīng)當“控制預(yù)包裝食品來源糖”的受訪者,最關(guān)注來自含糖飲料、糖果巧克力、糕點的糖。12 對有意識控糖人群的數(shù)據(jù)篩選分析發(fā)現(xiàn),消費者的控糖認知與行為同樣存在較大認知距離,突出體現(xiàn)在甜味菜肴,知行不一的比例達到87.85%。這個現(xiàn)象可能有多種解釋:比如家庭烹飪、在外就餐更受自主口味和情感選擇影響;控糖、減糖意味著風味、口感的損失,權(quán)衡之下傾向于在預(yù)包裝食品中減糖;也可能消費者對于烹飪控糖計無所出。認知行為 100%75% 50% 25% 0% 預(yù)包裝食品甜味菜肴蔬果受訪者知與行的差距 常見甜味配料的認知情況 既然大多受訪者認為應(yīng)當控制來自預(yù)包裝食品來源的糖,那么受訪者能否準確識別食品中的糖呢? 濃縮果汁 果醬果葡糖漿 蜂蜜果糖 三氯蔗糖 蔗糖甜菊糖苷赤蘚糖醇 33.18%26.68%19.65%18.73%17% 58.31%50.77% 66.13%65.37%受訪者對食品中常見甜味配料的識別錯誤率 本次調(diào)查舉例常見的甜味配料,結(jié)果顯示,受訪者對濃縮果汁、果醬、果葡糖漿、蜂蜜這幾種常見含糖配料的識別情況最差,錯誤率均超過50%。此外,分別有33.18%、19.65%的受訪者不知道果糖、蔗糖屬于糖,說明我國消費者對含糖配料的認知水平較差。在控糖方面,營養(yǎng)學(xué)中存在“糖”“添加糖”“游離糖”等多個概念,消費者很難辨析,需要持續(xù)加強消費者標簽教育。另外,26.68%、18.73%、17.00%的受訪者將三氯蔗糖、甜菊糖苷及赤蘚糖醇認作糖,可能是其名稱中的“糖”字存在一定迷惑性??靥遣豢靥?80%70% 60% 50% 40% 30% 20% 10% 0% 蔗糖三氯蔗糖果糖蜂蜜果葡糖漿果醬甜菊糖苷赤蘚糖醇濃縮果汁受訪者“控糖行為”與“甜味配料識別錯誤率”的交叉分析 交叉分析顯示,與有控糖行為的受訪者相比,沒有控糖行為的受訪者對含糖配料與甜味劑的認知狀況反而整體較好??赡苁且驗椋糠窒M者的控糖行為主要受輿論影響,存在一定跟風現(xiàn)象,再次佐證了消費者控糖的盲目性。受訪者的“體重焦慮”12.68% 12.20% 26.77% 11.13% 完全不焦慮 比較不焦慮 一般37.21% 比較焦慮 非常焦慮受訪者的體重焦慮程度有控糖行為無控糖行為完全不焦慮 比較不焦慮 一般 比較焦慮 非常焦慮 0%20%40%60%80%100%“體重焦慮”與“控糖行為”的交叉分析本次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分別有11.13%、26.77%的受訪者對自己的體重表示非常焦慮、比較焦慮。交叉分析顯示,體重焦慮程度與控糖行為之間存在明顯相關(guān)性,且年輕人比年長者更焦慮。了解BMI 完全不焦慮 非常焦慮 不了解BMI“體重焦慮”與“是否了解BMI”的交叉分析將“體重焦慮”與“是否了解BMI”進行交叉分析,了解BMI且體重焦慮的受訪者人數(shù)較多??傮w來看,受訪者的體重焦慮可能與是否了解BMI互為因果:一方面,由于對體重感到焦慮,因此更關(guān)注BMI等健康知識;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為迫切希望降低自己的BMI,因而更加關(guān)注體重的細微變化。而對體重“完全不焦慮”的人,則大多“不了解BMI”。結(jié)論及建議1 目前我國消費者對糖的總體印象偏向正面,但互聯(lián)網(wǎng)上大量負面信息使糖被妖魔化,導(dǎo)致消費者盲目跟風“減糖”“控糖”。建議持續(xù)加強消費者教育,推廣“合理膳食”“科學(xué)三減”“吃動平衡”等健康理念,幫助消費者科學(xué)認識糖、合理控糖??梢酝ㄟ^BMI和腰圍等簡單直

相關(guān)知識

中國消費者對健康食品認知與購買行為調(diào)研分析報告.pptx
院士專家解讀《中國消費者全谷物認知狀況報告(2021)》
中國益生菌消費認知狀況報告(2020)
中國益生菌消費認知狀況報告:超6成消費者不知益生菌和乳酸菌區(qū)別
2024現(xiàn)制茶飲消費者健康認知調(diào)查報告
河南商報健康狀況及消費行為調(diào)查
中國消費者對健康養(yǎng)生產(chǎn)品需求調(diào)查報告.pptx
別再傻傻地分不清益生菌和乳酸菌|中國益生菌消費認知狀況報告(2020)發(fā)布
科學(xué)控糖,消費者做好健康責任人
控糖潮流正熱 但八成消費者搞錯了控糖重點

網(wǎng)址: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中國消費者糖認知狀況及控糖行為調(diào)查報告 http://m.u1s5d6.cn/newsview131807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