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湯圓需謹慎,家長需注意這些事項
中國傳統(tǒng)的“年”節(jié),涵蓋了小年、除夕、春節(jié)以及元宵節(jié)等多個階段。在許多長輩的眼中,元宵節(jié)一過,方能真正宣告新年的圓滿落幕。如今,“儀式感”在年輕人中盛行,許多家長也希望寶寶能深深體驗到節(jié)日的喜慶,因此在正月十五這天,紛紛讓寶寶品嘗元宵(湯圓)。然而,家長們需知,元宵并非寶寶可隨意享用的美食,其中蘊含著諸多需細心關(guān)注的事項。
一、寶寶何時可品嘗湯圓?
湯圓以糯米為主料,含有較多淀粉且黏性高,若加入餡料,則可能脂肪和糖分含量較高。鑒于3歲以下寶寶的消化系統(tǒng)尚未完全發(fā)育,食用湯圓易導致消化不良。此外,糯米本身的黏性以及小寶寶相對較弱的咀嚼吞咽能力,使得吃湯圓時容易發(fā)生噎食風險,尤其是0~1歲的寶寶,吞咽反射未成熟且咀嚼能力欠佳,更需警惕。因此,我們通常建議3歲以下的寶寶避免食用湯圓,而3歲及以上的寶寶在品嘗時也需家長嚴格控制食用量并保持高度警惕。
避免食用內(nèi)餡過于豐富的湯圓雖然許多人喜愛內(nèi)餡豐富的湯圓,但對于幼兒來說,這類湯圓并不適宜。過多的餡料會加重腸道的負擔,同時,多種多樣的餡料成分也可能引發(fā)寶寶的過敏反應,使得過敏原的查找變得困難。避免食用含有色素和香精的湯圓
建議家長避免讓寶寶食用超市中那些水果餡、巧克力餡或顏色鮮艷的湯圓。這些湯圓往往含有香精、色素及食品添加劑,對寶寶的健康不利。在購買湯圓時,務(wù)必仔細查看配料表,若發(fā)現(xiàn)有害寶寶健康的成分,請毫不猶豫地拒絕。避免食用涼湯圓
湯圓最好趁熱食用,不宜給寶寶吃涼的。因為糯米粉制成的湯圓在冷卻后會變硬,更難以消化。同時,也要注意不要讓寶寶吃太燙的湯圓,以防燙傷口腔和食管黏膜。建議將湯圓稍置片刻,待其溫熱適宜后,再讓寶寶享用。建議在早上或上午時段給寶寶食用湯圓
由于寶寶在晚上活動量相對較少,若將湯圓作為晚餐,可能會因消化不良而出現(xiàn)入睡困難、腹痛、嘔吐等不適。因此,建議家長在早上或上午時段給寶寶食用湯圓,以確保更順利的消化。若寶寶在晚上不慎食用了湯圓,家長可以輕輕順時針揉摩寶寶的肚子,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

一些家長可能會選擇給寶寶吃小湯圓,因為他們覺得傳統(tǒng)大小的湯圓對寶寶來說可能過于困難。然而,這類小湯圓在煮后會變得非常滑,而且由于其小巧的“個頭”,寶寶在食用時可能容易一口吞下,從而面臨窒息和消化不良的風險。細嚼慢咽,確保安全
在食用湯圓時,家長需格外小心,避免寶寶因囫圇吞下而面臨窒息風險。建議家長將湯圓分成小塊,引導寶寶細細咀嚼,這樣不僅有助于消化,還能降低燙傷和窒息的風險。同時,要注意避免寶寶一次性吃完一個湯圓,以防因吞咽過快而發(fā)生意外。過去確實有多起兒童吃湯圓窒息的案例,因此家長們務(wù)必保持警惕。
同時,務(wù)必留意:在寶寶哭泣或跑鬧時,切勿喂食湯圓。推薦采用水煮方式為寶寶準備湯圓
湯圓可嘗試多種烹飪方式,如水煮、油炸等。其中,水煮湯圓不僅制作簡便,更是營養(yǎng)健康的優(yōu)選。需注意,油炸湯圓因其高熱量特性,建議家長避免讓幼兒食用,成人也需適量為宜。適量為宜,湯圓不宜多吃
雖然湯圓甜美的味道深受寶寶喜愛,但過量食用并不利于健康。建議每天給寶寶食用兩三個湯圓即可,以滿足其味蕾的享受。需注意,四五個正常大小的湯圓所含熱量相當于一碗飯,因此,若給寶寶食用湯圓,應適量減少當天的主食攝入。此外,某些湯圓餡料中含有的固態(tài)油脂較多,寶寶食用后可能引發(fā)腹脹等不適。在寶寶早餐食用湯圓后,建議中午選擇白粥、面條等易消化食物,以確保飲食均衡與健康。
二、除了湯圓,還有哪些食物需要格外小心?
在節(jié)假日親朋好友聚餐時,除了湯圓,還有哪些食物需要注意,甚至不建議給孩子食用呢?務(wù)必提醒大家,以下這些食物,即使是少量,也可能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多刺的魚盡管魚類富含蛋白質(zhì)且脂肪較低,有的甚至含有DHA,對寶寶而言是極佳的食材,但像草魚、鯉魚、鯽魚這類多刺的魚卻不適合寶寶食用。若選擇此類魚類,應僅挑選魚腹刺較少的部分。
正確選擇:推薦給寶寶食用刺較少的魚類,例如鱈魚、巴沙魚、三文魚、龍利魚和海鱸魚等。
魚刺檢查方法:通常,將魚肉搗碎后攤放在盤子上,洗凈雙手或戴上一次性手套后,用觸感剔除魚刺。
2. 整顆的堅果
堅果,尤其是花生、瓜子、杏仁和開心果等,因其大小和硬度,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直接吞食極易引發(fā)窒息。因此,建議3歲以下的孩子避免食用整顆堅果。
安全食用建議:家長可以將堅果磨成粉末或搗碎成小顆粒,再給孩子食用,以確保安全。
3. 小型圓形水果(尤其是帶核的)
葡萄、圣女果、桂圓以及車厘子等大小的小型圓形水果,因其尺寸適中,孩子往往習慣于整個兒放入口中。然而,這些水果往往無法被充分咀嚼,存在很高的嗆咳和窒息風險。因此,建議家長在給孩子食用這類水果時,務(wù)必小心謹慎。
正確食用方法:對于有核的小型圓形水果,如葡萄、圣女果等,應先去除果核,再切成適宜的小塊(至少切成兩半)后給孩子食用,避免直接整顆喂給孩子。此外,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在孩子大約8個月大,開始嘗試手指食物時,應將食物切成小于0.5英寸(約1.3厘米)的小丁,特別是對于圓形且堅硬的食物,如櫻桃和圣女果,以確保孩子的安全。
三、寶寶異物卡喉的應對措施
若寶寶發(fā)生異物卡喉,家長應保持冷靜,并迅速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進行處理。
3歲及以上的兒童異物卡喉應對措施
若3歲及以上的兒童發(fā)生異物卡喉,家長應迅速采取行動。首先,讓患兒保持站位或坐位,然后家長坐在或跪在患兒身后,從背后將患兒的上腹部緊緊摟住。接下來,家長一手握拳,確保拇指掌關(guān)節(jié)的突出處能夠準確地頂住患兒腹部正中線,也就是肚臍上方約2厘米的位置。
在采取上述姿勢后,家長應迅速用另一只手緊緊抓住握拳的手,然后向上向內(nèi)用力快速拉壓沖擊患兒的腹部。這一動作的目的是刺激孩子嘔吐,從而幫助將異物從氣道內(nèi)排出。
對于3歲以下的嬰幼兒,可以采用背部拍擊法結(jié)合胸部沖擊法進行處理。首先,家長需平坐在椅子上,讓孩子以面部朝下的姿勢趴在大腿上,同時固定好孩子的頭頸部,保持頭低臀高的體位。隨后,家長用另一只手的掌根部連續(xù)叩擊孩子肩胛區(qū)5次,以刺激其嘔吐反應,進而幫助排出氣道內(nèi)的異物。
將孩子翻轉(zhuǎn)至面部朝上的姿勢,接著,用食指和中指連續(xù)、有力地按壓其胸骨下半部,進行5次按壓。
將孩子翻轉(zhuǎn)至面部朝上的姿勢,并連續(xù)、有力地按壓其胸骨下半部5次后,可嘗試另一種方法。如此反復交替進行,直至異物順利排出。若經(jīng)過這些措施,寶寶未能自行排出異物,務(wù)必立即以最快速度將其送往醫(yī)院接受專業(yè)治療。
相關(guān)知識
食用元宵(湯圓)要注意啥?特殊人群需謹慎
糖尿病人吃湯圓的注意事項
元宵節(jié)將至,怎樣健康吃湯圓?選購時需要注意什么?
湯圓:高熱量美食需謹慎
孩子飲食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孕期注意事項 女性孕期的健康教育需謹慎
孩子上寄宿學校的利與弊,家長需要清楚,謹慎決定!
女人坐月子需注意哪些事項
燙發(fā)需謹慎,這幾類人需特別注意!
燙發(fā)需謹慎,這些人群需特別關(guān)注!
網(wǎng)址: 孩子吃湯圓需謹慎,家長需注意這些事項 http://m.u1s5d6.cn/newsview1315955.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chǔ)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