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膀胱直腸功能障礙疾病及治療
2024年03月28日 · 來自專欄 醫(yī)學科普
157人已讀
膀胱直腸功能障礙(bladder and bowel dysfunction ,BBD)同時存在下尿路功能障礙(尿急、尿頻、急迫性尿失禁、日間或夜間不自主漏尿,排尿困難 、排尿躊躇 、尿流間斷和排尿緊張感,尿不盡感 、尿后滴瀝 、尿殘留等)和排便功能障礙(便秘和大便失禁),排除神經(jīng)和解剖異常等器質性因素。BBD的病因復雜與肌肉、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等相關,也與行為、生活飲食習慣及精神心理等因素有關。BBD的診斷方法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體格檢查分為一般查體與??撇轶w,??茩z查可以發(fā)現(xiàn)可能導致 BBD的解剖異常,對于便秘患者直腸指診可感受肛門括約肌的收縮力量或直腸測壓檢測肛門括約肌收縮功能。排尿排便日記和排便功能評估單純的日間尿失禁連續(xù)記錄2~3d的排尿和排便日記,即可滿足基本需要。對照布里斯托糞便分類方法(Bristol Stool Form Scale)記錄大便性狀 。推薦使用羅馬Ⅳ標準診斷便秘和腹瀉。
BBDQ量表和DVSS評分問卷,ICCS 推薦可使用膀胱腸道功能障礙量表(BBDQ)對4歲以上兒童BBD進行評估。此外,兒童功能失調(diào)性排尿障礙評分問卷(DVSS)也可作為一種評估選擇,主要涵蓋兒童的一般信息 、尿急 、尿痛 、白天尿失禁和夜間遺尿的次數(shù),便秘或腹瀉的次數(shù)等。輔助檢查(1) 實驗室檢查:常用檢查有尿常規(guī)、泌尿系及盆底超聲等。(2) 尿動力學:所有的BBD患者都應該進行自由尿流率和殘余尿的檢查,同時記錄盆底肌電圖。(3) 直腸肛門測壓:肛管直腸測壓可為功能性便秘診斷和治療方案選擇及療效隨訪提供客觀依據(jù)。
BBD的治療:
排尿基礎治療為治療 BBD 的首選方法包括科普宣教與心理疏導、定時排尿排便、盆底肌訓練和生物反饋治療、科學飲食飲水、清潔間歇導尿。生物反饋和電刺激常同時交替進行 ,其原理借助于直腸內(nèi)的電極 ,通過被動電刺激電流及主動收縮盆底肌的方式 ,將盆底肌肉活動的信息轉化為動畫信號反饋給兒童 ,指導其進行正確的 、自主的盆底肌肉訓練 ,并形成條件反射 ,達到康復盆底肌肉 、治療大小便失禁 、便秘 、膀胱過度活動癥等。
骶神經(jīng)調(diào)控目前 FDA 制定的骶神經(jīng)調(diào)控適應證主要包括 :尿頻尿急綜合征 、難治性OAB 、非梗阻性尿潴留 、腸功能障礙包括大便失禁,但SNM手術目前適用于16歲以上?;邝旧窠?jīng)調(diào)控技術的骶神經(jīng)磁刺激作為一種無創(chuàng)、非侵入的治療方式,具有較大的臨床應用前景。對于存在DSD(逼尿肌括約肌協(xié)同失調(diào))、肛門直腸測壓確診后的功能性便秘及大便失禁、尿頻尿急、夜間遺尿、膀胱過度活動癥等,推薦骶叢神經(jīng)治療。BBD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部分患者伴發(fā)反復尿路感染和膀胱輸尿管反流,可導致腎臟損害。建議診斷時充分評估排尿排便障礙的具體類型及嚴重程度,并強調(diào)了排尿基礎療法的應用,尤其是注重盆底肌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等物理療法,當基礎及物理治療無效者,酌情考慮藥物或手術治療。
本文是樊強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
本文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為診斷、治療的依據(jù),請謹慎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