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優(yōu)雅的網絡社交需要哪些禮儀?

優(yōu)雅的網絡社交需要哪些禮儀?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5月10日 18:14

原創(chuàng) Adream Foundation 真愛夢想

# 真愛夢想公益基金發(fā)起人、理事長 潘江雪

歡迎收聽《真愛之聲》,我是今天的主播,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的理事長潘江雪。

▎潘老師:同學們,我們已經講了三期有關社交媒體的內容了。還記得我們說過社交的目的是什么嗎?

▎李卉如:潘老師我記得,是為了交流信息、加深情感。

▎張懷予:還有表達自己的感受。

▎潘老師:沒錯。我們要想擁有良好的社交關系,想讓自己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能夠得到同學、家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更多的幫助和支持,除了生活中注意自己的禮貌問題,我們也需要在網絡上成為一個講禮貌的人。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嘛。

▎李卉如:潘老師,在網絡上也講禮儀嗎?我知道現實中要做講禮貌的人,但是網絡上有些人我們也不認識啊,要怎么講禮貌呢?

▎潘老師:確實有的人會認為,當我們的社交生活從現實延伸到網絡以后,交往的禮儀似乎顯得沒有那么重要了,反正彼此也不認識。但事實上,無論是現實世界,還是虛擬世界,只要存在社交,就必須遵循一定的人際交往準則。

▎張懷予:潘老師,那么使用社交媒體應該注意哪些禮儀???

▎潘老師:網絡社交禮儀可以說是現實社交禮儀的一種延伸,其實很多地方是相似的。雖然互聯網上并沒有固定的禮儀規(guī)范,但網友們根據大家的行為模式,還是總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網絡社交行為。今天啊我在這里給大家分享其中一部分。

1

遵紀守法

▎潘老師:首先,使用社交媒體有一個底線,那就是要遵紀守法,這是最基本的道德。具體來說,要做到不發(fā)表違法言論和不傳播不實的言論,不任意謾罵、貶低、侮辱、攻擊、挑撥他人。千萬不要以為在網上就可以做違法的事情或者降低道德標準,如果做了違法的事情,同樣也會受到追究的。例如,去年年底,一些詆毀明星的網絡用戶就被30多位明星起訴了,因為這些網絡用戶的辱罵和不實信息,給這些明星的形象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李卉如:潘老師,爸爸媽媽教育我說:當面不說的話網絡上也不要說,是不是就是這個道理?

▎潘老師:是的。很多人在現實中可能會有所顧忌,但在網絡上就以為沒人認識自己、可以信口開河了。如果你不喜歡一個人,你可以選擇不去關注TA的動態(tài),但不要在他的微博、抖音等賬戶上隨意的去發(fā)表負面言論。因為你的行為有的時候不光是不道德,很可能觸犯了法律。網絡實名制保證我們的權利受到保護,同時違法行為也可以被追查。剛才的例子里被起訴的那些人可能也想不到自己的行為會招來官司吧。

▎張懷予:潘老師,我們記住了。

2

尊重他人 保護自己

▎潘老師:在守法和道德的基礎上,我們還要記住網絡社交的一個原則:尊重他人,保護自己。我之后要講的一些禮儀都是基于這個原則展開的。

▎張懷予:潘老師,我記得這一點在上一期的網絡欺凌主題也講過,您能舉個具體的例子嗎?

▎潘老師:沒錯,我們上次也提到了,因為這個原則真的很重要。就以微信和微博為例吧。

我們拍到別人的照片盡量別擅自發(fā)朋友圈,因為有的時候不合適的照片會讓被拍到的人不高興,不但不能加深彼此的感情,反倒會影響關系。

另外,我們在發(fā)和別人的合影時記得先征得別人的同意。 有時候,對方可能并不希望你把照片發(fā)在朋友圈里,讓很多不熟悉的人來圍觀。

▎李卉如:潘老師,這一點我也要提醒自己以后再發(fā)和朋友的合影時,都要先問一問TA是否可以這樣做。

▎潘老師:是的,這是尊重他人一個非常重要的表現。此外,最好不要直接在朋友圈發(fā)布你和別人的對話截圖,因為對方可能并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她和你說了什么。這個不光是禮貌的問題,有的時候也是一種保護隱私的需要。

▎李卉如:潘老師,我有的時候也會把爸爸媽媽的表揚和鼓勵截圖發(fā)到朋友圈呢。

▎潘老師:如果要發(fā),出于安全考慮,我建議你把頭像照片和隱私信息等打上馬賽克。比如之前的網上新聞,有一個騙子用了和老師一樣的頭像混進了家長群,通知家長們交資料費。這個就是因為老師的頭像和群信息被心懷不軌的人利用的真實事件。

▎張懷予:原來還有這樣的安全隱患。

3

注意負面情緒

▎潘老師:還有,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負面情緒是否適合在朋友圈或微博里表達出來。例如我們在朋友圈表達對一件事情的不滿,有可能會帶動更多的人去跟帖釋放自己的消極情緒。因為好情緒可以感染別人,壞情緒也可以。所以如果大家對一些負面的情緒要表達時,建議可以先和朋友家人單獨聊一聊,不管是面對面的,還是通過聊天軟件。

▎李卉如:潘老師您說的對,我有時候看到很多發(fā)牢騷的帖子,也覺得這些真的不適合讓所有人知道。

▎潘老師:那么除了剛才說的這些,你們有沒有遇到過讓自己覺得不太禮貌的網上社交的行為呢?

▎李卉如:我覺得,我們最好不要在群里發(fā)廣告,因為聊天群相當于是大家的一個聊天室,群里的所有人都應該維護它的環(huán)境。如果有人總是發(fā)廣告進去,就會打擾到別人。當然,如果是一些對成員有幫助的內容,我覺得大家還是很歡迎分享的。

▎潘老師:沒錯,另外,如果你只和群里的某個人聊一些事情,那最好是直接私聊,以免影響到其他群成員的感受。

▎張懷予:潘老師,爸爸媽媽說老師就經常在家長群中分享一些教育方法。

▎潘老師:是的,這些內容應該很受爸爸媽媽們歡迎。還有我們在和別人交流的過程中,不要反復發(fā)信息,給別人造成騷擾的印象。有的時候對方在忙,可能沒有留意到你的消息,但是看到后就會回復你的。

其實很多時候,尊重別人的時間也是我們要遵守的一個禮儀。大家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信息接收方,你會對這種行為有什么感覺呢?如果覺得被打擾、不舒服、沒有被尊重,那么也可以提醒自己以后少做這樣的事情。我還想到了一點,我們不要不分時間段地發(fā)語音、打語音電話或者視頻電話。

▎李卉如: 潘老師,發(fā)微信語音不好嗎?我覺得很方便啊。

▎潘老師:排除有些少數情況,比如你在外面走路,騰不出手來打字,或者覺得用文字表達容易產生歧義的情況適合發(fā)微信語音外,其他時候還是避免發(fā)語音的好,尤其是跟不熟悉的人。因為聽語音比讀文字信息更花時間。不能只是顧著圖自己省事,而沒有考慮對方是否方便聽語音。

不過,現在也有可以將語音轉換文字的軟件,大家可以使用。這樣收到的人看起來會更方便一些。

▎張懷予:潘老師,那打語音電話和視頻電話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潘老師:我建議大家在打電話前要詢問對方是否方便。在虛擬世界中,我們也不應該在朋友酣然入睡時不停地發(fā)微信或者打電話,這是我們必須尊重的網絡社交禮儀。

▎李卉如:對哦,有的時候我都睡覺了,會被朋友打來的電話吵醒,所以我給別人打電話的時候也應該問一下對方是否方便。

▎潘老師:以上就是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內容,雖然以微信、微博為例,但是也適合其他的社交媒體。當然,網絡社交禮儀絕不只是這些內容,大家可以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繼續(xù)體會和學習。通過今天的分享大家可以看出,所謂的網絡社交禮儀一方面是尊重他人,一方面是自我保護,而那些令人反感的社交行為不僅打擾到了別人,也影響了自己社交活動想要達到的目的。

▎張懷予:我以后也會在使用社交媒體的時候多多注意自己的行為。

▎潘老師:我們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對的,但是我們也不需要刻意將網絡社交與現實社交區(qū)別對待。因為有些社交媒體,如微信上的好友和現實的關系都是重疊的,有我們的同學和家人。如果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尊重他們,那在網絡上交流的時候也需要尊重他們。那對待陌生人呢,我們除了保持尊重,還要保持一分“警惕”。健康的網絡社交環(huán)境是靠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讓我們大家一起加油吧!

真愛之聲

主播:潘江雪

小主播:李卉如、張懷予

監(jiān)制:陳馨

主筆:劉佳巖、林媛、蘭嵐

組稿:王勝、陳怡

審讀:韋玲、呂星宇

顧問:陳馨、王博

原標題:《優(yōu)雅的網絡社交需要哪些禮儀? | 真愛之聲第96集》

相關知識

優(yōu)雅的網絡社交需要哪些禮儀?
網絡禮儀有哪些
網絡聊天基本社交禮儀.docx
網絡禮儀:社交媒體禮儀的終極指南
網絡交流應注意哪些方面的禮儀?()
培養(yǎng)小學生正確使用社交網絡的文明禮儀教育.pptx
網絡語言與網絡禮儀
有哪些常見的網絡禮儀規(guī)范?
網絡禮儀
網絡社交禮儀詳解:從問候到表達的全方位指南

網址: 優(yōu)雅的網絡社交需要哪些禮儀? http://m.u1s5d6.cn/newsview122771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