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5月10日 11:22

藝術治療又稱藝術療法,是心理治療的一種。一般心理治療多以語言為溝通、治療的主要媒介,而藝術治療特色最為鮮明,主要是以提供藝術素材、活動經驗等作為治療的方式。對于研究人類身體病痛與心靈之魔抗爭歷程的人們來說,視覺藝術是沉淀在浩瀚的智慧之海中最直接和最耐人尋味的一部分,它牽引著研究者們探索與考證人類戰(zhàn)勝身心困境的出路與方法。在心理治療領域中,這個獨特的一隅被稱為藝術療法或藝術治療(art therapy).

以言語為媒介實施現(xiàn)代心理治療并不能解決一切心理問題,只在矯正非理性認知與思維上有療效,而在處理以情緒困擾為主要癥狀的心理問題時就顯得無能為力。采用藝術治療,能夠讓治療師靈活運用不同的表現(xiàn)性技法,達到與患者心靈上的溝通。藝術療法在西方國家已經得到廣泛應用,成為心理咨詢和治療的主要技術之一。 [1]

美國藝術治療協(xié)會在20世紀80年代對藝術治療所下的定義為“藝術治療提供了非語言的表達和溝通機會”。

藝術治療的領域有兩個主要取向:

①藝術創(chuàng)作便是治療,這種創(chuàng)作的過程可以緩和情緒上的沖突,有助于自我認識和自我成長;

②若把學習藝術應用于心理治療,則學生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和關于作品的一·些聯(lián)想,對于維持個人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平衡一致的關系有極大的幫助。

由此可見,藝術治療具有兩種取向,一種為心理分析導向的藝術治療模式。此模式中,藝術成為非語言的溝通媒介,配合當事人對其創(chuàng)作的一些聯(lián)想和詮釋來抒發(fā)負面情緒,解開心結。

另一種取向則傾向于藝術本質。通過藝術創(chuàng)作,緩和情感上的沖突,提高當事人對事物的洞察力或達到凈化情緒的效果。

這兩種取向,都是把藝術當做表達個人內在和外在經驗的橋梁,讓當事人能透過創(chuàng)作釋放不安情緒,澄清以往經驗。在將意念轉化為具體形象的過程中,傳遞出個人的需求與情緒,經過分享和討論,使其人格獲得調整與完善藝術治療的作用

藝術治療適用于發(fā)展遲緩(如認知發(fā)展遲緩)、情緒障礙、自閉癥、多動癥及有生理或心理創(chuàng)傷經歷的兒童(如生重病、受虐、遭遇天災或巨大精神壓力等)。去醫(yī)院就診有心理問題的兒童以多動癥兒童、自閉癥兒童居多,而有創(chuàng)傷經歷的兒童多轉至社會機構輔導。由于每個兒童所遭遇的問題不同,因此藝術治療沒有固定的治療方式。治療師必須根據(jù)兒童的問題、情緒、興趣等諸多方面,用包容、開放的態(tài)度,鼓勵其自發(fā)性地接觸不同的藝術材料和活動,并從其創(chuàng)作過程中透視內心世界,最終達到痊愈的效果。在兒童很小的時候,音樂治療和舞蹈治療就可以開始,只要兒童能聽見聲音,四肢可以活動(四肢不靈活亦可)。而繪畫治療最好是等兒童已經具有抓握能力,能夠操縱美術用具再開始,一般以3歲以上為宜(特殊案例除外)。戲劇治療則時間較晚。

在美國,以治療為取向的藝術教育課程多種多樣。著名心理學家帕雷塔( Paletta)指出,這些課程的實際目標有:

①發(fā)展手部的操作技能;

②發(fā)展動作的模式;

③發(fā)展社交溝通的能力;

④能從控制媒介和工具的使用上獲得掌握環(huán)境的能力;

⑤鼓勵觀察;

⑥識別環(huán)境;

⑦刺激想像;

⑧鼓勵自我認同,強調創(chuàng)意和提供有意義的經驗。

同時,臺灣師范大學健康中心開設了兒童繪畫教學,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開設了小學音樂教學,從中可以證實:藝術在本質上具有治療的價值,藝術活動可被用來彌補其他學科的學習,靈活地運用藝術技巧能夠幫助中小學生學習其他科目和健康愉快地成長。教育者應使藝術教育的方式進入學生的心靈世界,除了滿足兒童的心理需要,還應幫助兒童發(fā)展出缺乏的能力,如此才可以讓兒童達到心理上的完善。

藝術治療的理論基礎是,相信兒童能在從事創(chuàng)造性、表達性藝術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即使不以心理學的治療方式,只要通過音樂、繪畫、捏陶、書法等藝術活動也能夠達到治療的效果,尤其是對有創(chuàng)傷經歷的兒童,如能通過創(chuàng)作作品回顧、整理過去的創(chuàng)傷過程,可收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對于多動癥兒童、自閉癥兒童來說,藝術治療所要改善的是,因多動、自閉所導致的情緒障礙、問題行為及人際表達能力不佳等問題,而非針對“多動”、“自閉’’的癥狀進行治療,其行為的改善只是藝術治療的附加成果。例如,多動癥兒童最大的問題在于注意力無法集中,但通過繪畫、捏陶等活動,可以幫助其穩(wěn)定情緒,并從中學習如何專注地做一件事。而當自閉癥兒童能通過創(chuàng)作活動發(fā)泄情緒,或通過作品表達意見、提高自信之后,就會逐漸減少用情緒性的言行來反映心情和想法。因此,通過改善、穩(wěn)定情緒方面的問題,間接改善不適宜行為,這是藝術治療的重點。

音樂治療

[2]音樂是一種最適合用于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工具之一,由于它是非語言的屬形象思維的形式又與人的深層意識距離最近的特征,使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優(yōu)于其他的心理治療方法。

音樂治療1940年在美國卡薩斯大學正式成為學科。經半個多世紀的發(fā)展,音樂治療已成為一門成熟完整的邊緣學科,已經確立的臨床治療方法多達上百種。 在美國有近80多所大學設有音樂治療專業(yè),培養(yǎng)學士,碩士和博士學生。美國有大約4000多個國家注冊的音樂治療師在精神病醫(yī)院、綜合醫(yī)院、老年病醫(yī)院、兒童醫(yī)院、特殊教育學校和各種心理診所工作。從上世紀70年來開始,音樂治療傳入亞洲。在日本和臺灣較大的醫(yī)院都設有專門的音樂治療師。

繪畫治療

繪畫療法是心理藝術治療的方法之一,是讓繪畫者通過繪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利用非言語工具,將潛意識內壓抑的感情與沖突呈現(xiàn)出來,并且在繪畫的過程中獲得抒解與滿足,從而達到診斷與治療的良好效果。無論是成年和兒童都可在方寸之間呈現(xiàn)完整的表現(xiàn),又可以在“欣賞自己”的過程中滿足心理需求 [3]。

作為一種“玄妙”的語言,咨詢師可以通過繪畫解讀其心靈密碼,透析深度困擾人們的“癥結”。作為心理診療的一個有效工具,真可謂“此處無聲勝有聲,述說不清能看清”——用繪畫的方法進行診斷和治療,其功效是巨大獨特的。

心理劇

經過80多年的研究與發(fā)展,心理劇已成為一種重要而基本的心理治療方法,它是通過特殊的戲劇形式,讓參加者扮演某種角色,以某種心理沖突情景下的自發(fā)表演為主,將心理沖突和情緒問題逐漸呈現(xiàn)在舞臺上,以宣泄情緒、消除內心壓力和自卑感,增強當事人適應環(huán)境和克服危機的能力。心理劇能幫助參與者,通過音樂、繪畫、游戲等活動熱身,進而在演出中體驗或重新體驗自己的思想、情緒、夢境及人際關系,伴隨劇情的發(fā)展,在安全的氛圍中,探索、釋放、覺察和分享內在自我。這是一種可以讓參與者練習怎么過人生,但不會因為犯錯而被懲罰的方法 [4]。

相關知識

藝術治療:用藝術點亮心靈
“藝術治療與慢病康復①——藝術治療的常用方法”健康大課堂
藝術療愈:如何利用藝術治愈你的身心健康
通過藝術治愈:自我表達作為治療
藝術何以治愈
Human Reproduction:認知行為療法與藝術治療結合治療不孕
藝術療愈產業(yè):開啟心靈治愈新旅程
揭秘藝術療愈:如何用藝術點亮心靈
?千島湖藝術療愈節(jié)推動藝術療愈經濟
昆明治療痛風的醫(yī)院 痛風石的“藝術治療”:美學視角下的創(chuàng)新療法

網址: 藝術治療 http://m.u1s5d6.cn/newsview122598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