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東亞的“白幼瘦”審美觀,在加重大眾的容貌焦慮感?
(IC photo / 圖)
前段時間,明星張萌因為穿一件禮服過度勒緊腰部,導致肋骨疼痛,原因是衣服不合身導致血液循環(huán)不暢和暫時性缺血。這件事引發(fā)了大家的討論和思考,微博隨后帶起了一個話題#女性該如何克服身材焦慮#。
張萌自己也承認,包括她在內(nèi)的許多女性,都深陷于身材的焦慮中。在一項研究表明,有82%的女性對自己身材不滿意,這似乎關系到女性的自我價值認同度和尊嚴。她同時也提到,這種身材焦慮與我們所處的社會有關。當影視劇、廣告、綜藝上的明星模特越來越宣揚“白幼瘦”的審美主流時,人們也不知不覺被卷入了這種身材焦慮的洪流中。
那么,白幼瘦的審美主流是如何流行起來的呢?背后宣揚的是怎樣的一種價值觀呢?人們該如何應對這種身材外貌焦慮呢?
東亞審美的主流
近年來,復制韓國練習生性質(zhì)的中國偶像團體選秀節(jié)目層出不窮。2018年被稱為女團選秀元年,自此之后,以“白幼瘦”標準的女團明星組合不斷出道。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2018年出道的女團數(shù)量達到300個,平均1-2天就有1-2個新女團出現(xiàn)。
緊接著,女團開始進行綜藝參演,直播帶貨,網(wǎng)絡宣傳,廣告代言等。觀眾普遍有一感覺:認不清臉的女團成員開始占據(jù)電視節(jié)目,每個人都似乎有統(tǒng)一“白幼瘦”的身材標準,而名字和臉對不上號的女星也常常占領微博熱搜。
但人們不禁要問,“白幼瘦”的東亞審美標準是如何流行起來的呢?
20世紀50年代,當奧黛麗赫本和瑪麗蓮夢露的瘦削身材和金發(fā)碧眼的形象深入人心,資本也迅速掌握了關于身材焦慮營銷的動向。國外廣告層出不窮地盡展女性婀娜多姿,風采妖嬈的美,而這種美,與纖細的腰身,高挑的身材和清純嫵媚的面容脫不了關系。
外來審美文化的傳入和資本的入侵,共同造就了新時代的審美主流和時尚標準。
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女性便開始了穿衣解放和個性張揚的打扮。這個時期的女性,開始走向顯示婀娜曼妙身材的穿著打扮道路,各式各樣盡顯身材的服裝使女性不同的個性得到釋放。一些廣告商也抓準時機,開始了對身材和面容的焦慮營銷。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日韓偶像潮流的傳入,成就一種濃厚的日韓風,這股風一經(jīng)刮起便波及四方,不僅娛樂圈成了帶貨和帶焦慮主場,普通女孩們也紛紛效仿,從發(fā)型、妝容到服飾、穿搭,無一不向著日韓風前進。順而帶來的,就是對身材和容貌的高度要求。
網(wǎng)易視頻號“硬核看板”在視頻中提出,“在消費社會中,資本和審美之間正在逐利,為共同目的形成一種共謀。資本像一只看不見的大手控制著時尚、審美和消費動向。”
作為普通人,我們接受資本和審美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廣告。廣告是時代的窗口,傳遞的不僅是商品,也傳遞每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和審美標準。換句話說,主流審美是資本和時尚共謀下的人造物。
有一位健身房教練說,每個來我這里健身的女孩都告訴我,我要瘦。他問瘦到何種程度呢?這是她們會打開一些明星或者網(wǎng)紅的圖,告訴他瘦到這個樣子。不用說,統(tǒng)一的標準就是:減齡臉、A4腰、細長腿、直角肩、天鵝頸。
(IC photo / 圖)
“白幼瘦”的焦慮傳播
2006年城市女性消費調(diào)查結果顯示,美麗消費成為了女性個人消費的首選,報告中為美麗消費做出了定義,就是女性以追求某種美為目標,圍繞個人身體全部或局部,進行美容美發(fā)瘦身健體,保健調(diào)養(yǎng)等變美保養(yǎng)的消費。
“一個不噴香水的女人是沒有未來的?!边@句話出自時尚教主可可·香奈兒之口,被業(yè)界認為是對“女性經(jīng)濟”最早的宣言。香奈兒本人只所以能夠在商業(yè)上獲得巨大成功,是因為她把握住了“女性經(jīng)濟”崛起的時代機遇。
根據(jù)“蘇寧金融研究院”一個關于女性群體消費趨勢的研究報告:事實上,女性一直都是消費市場上的中堅力量。她們基數(shù)龐大,感情豐富,偏愛一起與“美”相關的事物,追求時尚和潮流;而收入水平的不斷增加和社會地位的不斷上升,又讓她們越來越熱衷于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消費和生活。
然而,女性真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消費么?“白幼瘦”的焦慮傳播蔓延在各個角落。例如悄然興起的BM風,更是讓無數(shù)女孩大喊,“我真的不配”。BM風的具體標配就是短小緊上衣加上A字短裙或火辣短褲,尤以胃部以下均暴露在外的清新針織小衫為最佳時尚。
BM風甚至有一個尺碼表,能經(jīng)受住BM風考驗的女性,必須體重不過百,腰細如蜂腰,皮膚白皙光滑,因此成為典型的白幼瘦營銷代表??梢哉f,女性消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當前主流審美的影響和制約,女性以為自己在自我選擇,實際上卻是一直在跟著潮流風向標行走,跟著資本的大旗走。
而“白幼瘦”實際上暴露了男性為主導的審美。2014年,臺灣作家李敖上節(jié)目《城彩名人堂》時被問及喜歡的女人是那種標準,他毫不避諱地說:“纖瘦,高挑,白皙,秀氣,幼齡”。這一時代審美總結,被認為是喊出了不少男性的心聲。
事實上,男性所鐘情的“白幼瘦”審美一個底層邏輯在于:人們喜歡看起來更安全的選擇,更小的年齡,更柔弱的身材,更人畜無害的面容,這樣能剔除風險,只剩下無害化和兒童化。
外貌焦慮會影響女性的自信心和安全感,打擊女性獨立的心理,而對于年輕一代如90、00后的女生群體,由于過于在意外表,會使自己在成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中迷失于對外觀的注重里,一方面是不利于獨立人格的塑造,另一方面因為花費更多于美容保養(yǎng)上,讓自己本不富裕的經(jīng)濟更加雪上加霜。
事實是,年輕女孩確實是女性美容保養(yǎng)消費市場的主力軍,可謂越年輕,越焦慮。但這種現(xiàn)象,也波及到其它年齡層的女性甚至男性。年齡稍大的女演員無戲可演,年齡稍大的男明星參加節(jié)目,會被罵“發(fā)福、油膩,身材管理差”——人人焦慮自危。
然而,面對這樣的審美主流,有許多人在特立獨行,活出自我。
時尚圈當紅炸子雞Tess McMillan就敢于對抗刮起的BM風,喊出“我胖,可我自信”的口號,雜亂無章的頭發(fā),肉肉的臉,胖胖大號的身材,臉上還帶小雀斑,但她勇敢穿上自己喜愛的服裝,猶如油畫里走出的復古美女。那種全身上下散播出來的自信氣息,十分感染人,讓人挪不開眼睛。
正如女星張萌所呼吁的:“美”應該是多元化的,無論高矮胖瘦,任何比例都可以是美的。作為女性我們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體,并且接受自己的優(yōu)點缺點甚至不完美,應該感恩父母給我們天生的身體和每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應該去發(fā)掘自己真正的美。
網(wǎng)絡編輯:梁淑怡
相關知識
放過“白幼瘦”,我們都能擁有“審美自由”
拒絕“容貌焦慮”,遠離醫(yī)美亂象悲劇
令你焦慮的是容貌 還是他人的評價
聚焦“顏值”時代青少年的審美焦慮,探索美育更大作為
近六成大學生有容貌焦慮
[愉快]不為容貌焦慮,只為活的開心
在東方女性外貌上,為什么東西方人審美差別那么大?
網(wǎng)絡時代的隱病!身體形象正在焦慮
醫(yī)療廣告法明確禁止制造“容貌焦慮”
紓解“容貌焦慮”須走出認知誤區(qū)
網(wǎng)址: 主宰東亞的“白幼瘦”審美觀,在加重大眾的容貌焦慮感? http://m.u1s5d6.cn/newsview1068717.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