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結腸癌的全程管理:從 I 期到 IV 期

結腸癌的全程管理:從 I 期到 IV 期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1月07日 12:40

結腸癌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最新發(fā)布的中國癌癥數(shù)據(jù)表明

[1],腸癌無論是發(fā)病率還是死亡率都占到男女性的前 10 位。腸癌的防治形勢嚴峻。

目前結腸癌的主要治療手段是根治性手術切除、合理的術后輔助治療。根治性切除術后 5 年生存率在 I 期為 90%[2],而后隨著分期的下降,5 年生存率相應降低。

做好腸癌的全程管理,對提高所有期別的腸癌的總生存是臨床上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本文筆者結合最新的 NCCN 指南、ESMO 及中國的 CSCO 指南談談腸癌的全程管理。

1. I 期結直腸癌

腫瘤侵犯腸管的深度和淋巴結轉移的數(shù)目決定腸癌術后的分期。各個版本的指南都指出:I 期結直腸癌不需要術后輔助治療,隨訪即可。

2. II 期結腸癌

II 期結腸癌則需要根據(jù)有無復發(fā)的高危因素及分子生物學特征決定是否需要術后輔助化療。

那么,哪些是 II 期結腸癌的高危因素?從 ASCO、NCCN 到 ESMO  指南都強調:

組織學分化差,(III 級或者 IV 級);

T4;

血管淋巴管浸潤;

術前腸梗阻、腸穿孔;

標本檢出淋巴結不足(少于 12 枚)[3]

同時,各大指南都推薦:對所有 II 期結腸癌患者行錯配修復基因(MMR)或 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性(MSI)檢測:

MSI-H(指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性高表達)的 II 期腫瘤:可能預后良好,不能從 5-FU 單藥輔助化療中獲益;具有 MSI-H 腫瘤的低危 II 期結腸癌患者不應接受輔助化療。應該注意的是,對于該類患者,3/4 級分化(低分化)不再認為是高危因素

[4]。

因此,對于 II 期結腸癌是否需要給予術后的輔助化療?小結如下:

無高危因素者,建議隨訪觀察,或者單藥氟尿嘧啶類藥物化療,時間為半年。

有高危因素者,建議輔助化療。化療方案推薦選用 5-FU/LV、卡培他濱、5-FU/LV/ 奧沙利鉑或.CapeOx 方案。時間為半年。

如組織標本為 dMMR(錯配修復蛋白缺失)或 MSI-H(微衛(wèi)星高度不穩(wěn)定),不推薦氟尿嘧啶類藥物的單藥輔助化療。

3. III 期腸癌

對于合并淋巴結轉移的 III 期腸癌,術后的輔助治療相對顯得簡單明了——推薦輔助化療。

化療方案推薦選用 5-FU/CF、卡培他濱、FOLFOX 或 FLOX(奧沙利鉑+氟尿嘧啶+醛氫葉酸)或 CapeOx 方案。越是高危復發(fā)的患者,就越能從含奧沙利鉑的化療方案獲益。當然,對于超 70 歲的老年患者,使用含奧沙利鉑的輔助化療方案是否獲益尚未被證實 [4]。

4. IV 期結腸癌

晚期轉移性結腸癌,特別是伴肝轉移的結腸癌,積極轉化治療爭取手術切除肝轉移灶以求長期生存。

復發(fā)轉移是惡性腫瘤的特征。結腸癌轉移的一個重要的靶器官是肝臟。結腸癌肝轉移是結腸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尸檢證實:死于結腸癌的患者有一半以上發(fā)現(xiàn)有肝轉移

[4]。

對于肝臟轉移瘤的外科根治性切除是提高患者 5 年生存率,獲得長期生存的先決條件。未經(jīng)治療的肝轉移患者 mOS 僅 6.9 月,無法切除患者的 5 年生存率接近 0。 而肝轉移灶能完整切除的患者 mOS 可達 35 個月,5 年生存率接近可達 30~50%[5],由此可見對于肝轉移瘤的積極外科治療,特別是對那種初始不能切除的轉移灶,通過轉化治療,轉變?yōu)榭筛涡郧谐?,對于改善此類病人的預后有及其重要的臨床意義。

如何作好伴肝臟轉移的結腸癌的全程管理呢?臨床上,通常將腸癌肝轉移分為以下三種情況分別施策:

1. 初始可獲得根治性切除,其策略是直接手術加上術后輔助化療

2. 潛在可切除,其策略是積極轉化治療,可使用含靶向藥物的方案實施轉化,以求獲得根治性切除,再加上術后的輔助化療;

3. 始終無法切除的腸癌,采取姑息治療策略,減輕痛苦,延長壽命。

腫瘤的治療既是技術,也是藝術。既要不斷追求病人生命的久遠,又要兼顧病人的生活質量。因此,早期分期、分層診治減少復發(fā),晚期追求治愈目標而作好轉化治療,這就是腸癌的全程管理。

參考文獻:

(1)《中國癌癥研究》2017 年 2 月刊

(2)現(xiàn)代腫瘤學第三版 湯釗猷主編  P 954 

(3)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guī)范(2015 版)

(4)腫瘤學臨床實踐指南(NCCN 指南). 結腸癌 (2017v1 版) COL –E,F,MS-15

(5)ESMO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ma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nnals of   Oncology O :1-38,2016 》

編輯: 張瑩

相關知識

一文讀懂臨床分期:0期、I期、Ⅱ期、Ⅲ期、IV期的差異?新藥研發(fā)主要包括藥物發(fā)現(xiàn)、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和上市這幾個階段。眾所周知,一款新藥從開始研發(fā)到成功上市風險大、成功率低。...
Lancet Oncol:腹腔鏡右結腸癌切除術,CME VS. D2切除術的短期效果
2024 CSCO 指南會|胃腸道腫瘤(食管/胃/結直腸癌)指南更新要點一文盡覽
科學減重,全球首個用于長期體重管理的GLP
結腸癌中期的治愈率
從生命周期的角度著眼,屬于成熟期家庭特征的是( )。 I收入增加而支出穩(wěn)定 II與老年父母同住或僅夫妻兩人居住 III無新增負債 I
結腸癌
乳腺癌診療引入“全程管理”
結腸癌患者如何進行康復管理?
結腸癌宣傳月:免疫療法在結腸癌治療中的10年生存率如何?

網(wǎng)址: 結腸癌的全程管理:從 I 期到 IV 期 http://m.u1s5d6.cn/newsview104280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