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志玲姐的童藥圈
哺乳期的母親因為某種原因需要服藥,但是擔心藥物可能進入乳汁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這種謹慎是對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哺乳期用藥的注意事項。
01
一般我們認為母乳中藥物濃度并不高,但哺乳期的孩子的肝、腎功能相對發(fā)育不是很健全,可能藥物會累積在肝或腎中,而且新生兒的血漿中蛋白濃度較低,沒有足夠的血漿蛋白與藥物結(jié)合,甚至有些新生兒的部分血清蛋白是結(jié)合力較低的蛋白,但由于游離藥物濃度相對較高,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因此,我們建議在母親用藥期間需密切觀察嬰兒有沒有產(chǎn)生的中毒等情況。
①避免在血液中藥物濃度高峰期間哺乳;
②用單劑療法代替多劑療法;
③選用短效藥物或其他較安全藥物,例如母親泌尿道感染時不用磺胺而改用氨芐西林代替等。
02
藥物在乳汁中的分布
藥物從給孩子哺乳的母親的血漿轉(zhuǎn)移進入乳汁的劑量,不僅與母親用藥的劑量和療程時間的長短有關(guān),也與藥物的分子結(jié)構(gòu)、理化性質(zhì)等有密切關(guān)系。藥物在乳汁中的濃度與母親血漿中濃度不完全一致,可分為三種情況。
(1)藥物在乳汁中的濃度低于母親血漿中的濃度
多數(shù)藥物在乳汁中濃度低于在血漿中的濃度,所以藥物通過母乳進入嬰兒體內(nèi)的量少,不會發(fā)揮藥理作用或毒理作用,例如青霉素、鏈霉素、頭孢唑林、阿托品、苯海拉明、水楊酸、水合氯醛、呋喃妥因、維生素B12.及維生素K等藥物。
通過母乳進入嬰兒體內(nèi)的量,有可能發(fā)揮藥理作用或毒理作用。該類藥物有異煙肼、地西泮、地高辛、茶堿、氯丙嗪、溴化物、磷化物、四環(huán)素、氯霉素、磺胺嘧啶、苯巴比妥、苯妥英鈉、麥角胺等。
(3)藥物在乳汁中的濃度高于母親血中濃度
只有有少數(shù)藥物屬于這一類,如紅霉素、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鈣、農(nóng)藥、硫氧嘧啶等。該類藥物可隨母乳進入嬰兒體內(nèi),發(fā)揮藥理或毒理作用。
哺乳期禁用或慎用的藥物
哺乳期乳母用藥對嬰兒的影響
由于嬰兒每天攝入的母乳量大,某些藥物,特別是在乳汁中濃度超過或接近母親血漿中濃度有可能會引起新生兒一定程度的藥物反應(yīng)。臨床可以看到:
(1)給孩子哺乳的母親如果長期服用巴比妥類或非巴比妥類鎮(zhèn)靜藥、安定藥、安眠藥、乙醇等藥物可能會產(chǎn)生嬰兒嗜睡,呼吸反應(yīng)差,生長發(fā)育遲緩等狀況。
(2)哺乳的母親若服用硫氧嘧啶有可能會引起嬰兒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甲苯磺丁脲也可能引起嬰兒的胰島功能減退。
(3)母乳含有某些抗生素或抗菌藥,如四環(huán)素、氯霉家、磺胺、甲硝唑、異煙肼等可能會導致嬰兒出現(xiàn)乳牙黃染、高膽紅素血癥、缺乏維生素B6等癥狀。
(4)哺乳期的母親如果在缺乏 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的情況下,私自服用伯氨喹類藥物或吃蠶豆后非??赡苁箣雰撼霈F(xiàn)急性溶血的情況。
(5)可待因、美沙酮、苯妥英鈉、麥角胺、氨基比林、雙香豆素、二氫舉丸酮等藥物都會對新生兒產(chǎn)生影響。
禁用、少用、慎用藥
根據(jù)母親用藥對嬰兒可能產(chǎn)生的危害程度,大致可分為禁用藥物、避免使用藥物、慎用藥物三種類型:
(1)禁用藥物:四環(huán)素類、氯霉素、甲硝唑,如滅滴靈、吲哚美辛,例如消炎痛、西咪替丁、他巴唑、二氮嗪、苯茚二酮、苯二氮?類、麥角胺、溴隱亭、環(huán)磷酰胺、甲氨蝶嶺、金鹽、鋰鹽、造影劑、碘及碘化物、放射性碘、光化學療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病情期間必須使用此類藥物,用藥期間應(yīng)停止哺乳。
(2)應(yīng)盡量避免使用的藥物:克林霉素、喹諾酮類、磺胺類、異煙胺、巴比妥類、水合氯醛、苯妥英鈉、抗精神病藥、抗組胺藥、茶堿、氟烷、美沙酮、口服避孕藥、乙醇等。
(3)應(yīng)慎用的藥物: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甲狀腺素、阿司匹林、潑尼松等。
圖源: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