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吡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的臨床地位

吡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的臨床地位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1月02日 21:26

核心提示: 在糖尿病患者的身上常常可見到多重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即代謝綜合征的多種成分,除高血糖外,還包括高血壓、血脂紊亂、高凝狀態(tài)、肥胖、高胰島素血癥等。胰島素抵抗是代謝綜合癥的病理生理基礎,是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壓和血脂紊亂滋生的共同土壤。

  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療中應該做到:

  1.嚴格控制血糖盡管心血管危險因素多種多樣,但長期慢性高血糖仍為其重要因素。高血糖可通過損害內(nèi)皮細胞功能、修飾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應激等多種途徑參與或誘導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已經(jīng)提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應該控制到接近正常,同時HbAlc<6.5%。

  2.嚴格控制血壓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病變(如腎病、視網(wǎng)膜病變)的主要危險因素。據(jù)統(tǒng)計,平均收縮壓每降低10mmHg,就會使心肌梗死發(fā)生率降低11%,微血管病變降低13%,與2型糖尿病有關的死亡減少15%。2型糖尿病患者應嚴格控制血壓,使血壓安全達到目標值,即<130/80mmHg。如24小時尿蛋白>1g,血壓應控制在<125/75mmHg。

  3.糾正血脂紊亂2型糖尿病常見的血脂紊亂表現(xiàn)是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降低和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sLDL-c)升高,稱為“2型糖尿病致粥樣硬化血脂譜”,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險因素?;谔悄虿∫殉蔀楣谛牟〉任0Y,治療的第一靶目標為LDL-C,其目標值為<2.6mmol/L。

  4.針對炎癥反應的治療炎癥過程在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的發(fā)生、發(fā)展中有重要作用,是2型糖尿病患者較非糖尿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率明顯增高及發(fā)病年齡明顯提早的病理基礎。目前認為2型糖尿病更是一種炎癥性疾病。降低炎癥標志物水平,可以減少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另外,運動、減肥、抗凝、戒煙等綜合治療措施,也在治療中起重要作用。

  噻唑烷二酮類藥物的作用機理

  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如:吡格列酮-艾汀)自問世以來,以其獨特的藥理作用、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眾多患者的認可。隨著其日益廣泛的應用和基礎研究的深入,這類藥物降低心血管傳統(tǒng)危險因素、減輕炎癥反應等降糖外效應陸續(xù)被發(fā)現(xiàn),從而也引起了更廣泛的重視。隨著糖尿病治療策略的調(diào)整和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推廣,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如:吡格列酮-艾汀)已成為2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或超重患者治療的一線藥物。

  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如:吡格列酮-艾汀)通過激活過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體γ(PPARγ),改善肌肉、骨骼肌和脂肪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輕胰島素抵抗。此外它還可以增加細胞表面葡萄糖轉(zhuǎn)運體-4(GLU-4)的表達和傳導,增加對葡萄糖的攝取,從而發(fā)揮降糖作用。

  吡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

  在糖尿病發(fā)生的前期和糖尿病發(fā)生后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nèi)的主要病理生理改變?yōu)橐葝u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癥。在這一階段,單獨采用降低胰島素抵抗的藥物即可使糖尿病得到控制,并能使B細胞的功能得到保護。現(xiàn)在的研究更表明吡格列酮(艾汀)有預防糖尿病發(fā)生、發(fā)展的作用。大血管病變往往在糖尿病發(fā)生之前即已啟動,在這一階段采用吡格列酮(艾汀)的治療既能降低血糖,還可起到降低大血管病變危險性的作用。治療較其他單純降低血糖的藥物有著更大的益處。在2型糖尿病的病程中,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和其他的大血管病變的危險因子持續(xù)存在。因此,吡格列酮(艾汀)在2型糖尿病的整個病程中均有被應用的病理基礎,可作為基礎治療藥物使用。

(實習編輯:陳靜梅)

39健康網(wǎng)(www.39.net)專稿,未經(jīng)書面授權請勿轉(zhuǎn)載。

相關知識

糖尿病足最新治療策略!《中國糖尿病足診治臨床路徑(2023版)》重磅發(fā)布
糖尿病的治療方法
糖尿病的飲食治療
糖尿病的病因
如何應對肥胖與 2 型糖尿病雙重負擔
2型糖尿病
糖尿病飲食治療規(guī)則
2型糖尿病的運動療法
治糖尿病的西藥,哪種副作用較小?請指教
超聲治療在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臨床應用(2)

網(wǎng)址: 吡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的臨床地位 http://m.u1s5d6.cn/newsview100571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