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
自古以來,“壽”之一字是吉祥與福祉的象征,充滿了對親朋好友長輩身體康健的祝福,無病無災(zāi),長壽久視?!对娊?jīng)·小雅·天保》有云:“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
“壽”之一字,最直接的含義是指生命的長久。在古代,人們常將“壽”與“福”、“祿”并列,作為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標(biāo)。
本文,錄“壽”字10種隸書寫法。鄧石如的“壽”字隸書較為厚重,拙中帶巧,在一些細節(jié)方面較為粗獷。何紹基的“壽”字隸書,也是比較厚重的,但是更為樸拙,十分有拙趣,且多用顫筆,給人以滯澀之感。《好太王碑》,厚重感減少,但拙趣味不失,結(jié)構(gòu)也有很強的趣味性,不工。
《禮器碑》的“壽”字,較為端雅,起筆逆鋒,書寫時任意自然。伊秉綬“壽”字列了兩種,大都鋪毫直書,提按很少。
趙之謙的“壽”字本文也錄入兩種,在寫法上也有所不同,整體來說,趙之謙的字具有碑學(xué)特點,融碑于隸。金農(nóng)的字則帶有很明顯的“刷”之特點,橫粗豎細,線條也是不計工拙。柏青的“壽”字則較為流俗,整體粗細對比明顯。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更多精彩,敬請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