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對心率的影響是什么
運動對心率的影響是什么
運動會加快我們的心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們起到,強身健體的功效,對心臟收縮功能也有很好的保健,但是對這些常識問題也應該注意科學地了解,不因為過度的運動,而造成其他不良的影響,那么現(xiàn)在我們要介紹一下,關于運動對心率的影響有哪一些作用。
目錄運動心率正常范圍是多少運動對心率的影響是什么適合心臟病的運動冠心病患者正確運動方法老人運動后心率多少合適
1運動心率正常范圍是多少
能強身健體的合理運動負荷是本人最大運動心率值的65%——85%0之間。也稱為靶心率或叫做目標心率(是指能獲得鍛煉效果并能確保安全的心率〉。計算方法為:
最大運動心率=220 -歲數
合理運動負荷心率的上限=最大運動心率乘以85%
合理運動負荷心率的下限=最大運動心率乘以65%
比如,年齡為40歲的人,他的最大運動心率為220 ~40 = 180〈次/分〉。那 么,合理運動負荷心率:
上限應為180 x85%=153(次/分)
下限應為180 x 65% =117(次/分)
這就是說,鍛煉時的心率在117 ~ 153次分之間,運動負荷是合理的。高于 或低于此范圍,就要適當減小或增大運動負荷,把運動心率調整到這個范圍之中。
普通正常人在安靜的狀態(tài)下,心率一般在70次/分鐘左右,小孩的相對高些.運動員的心率要低些,我當運動員時的心率是58次左右,現(xiàn)在是70次.世界級優(yōu)秀運動員心率可以達到46次.
人們安靜的時候和運動的時候,心跳的速度是不一樣,所以當心跳次數超出運動心率正常范圍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一下??纯词欠袷切呐K出現(xiàn)什么問題,可以去咨詢一下醫(yī)生,這時候,太過劇烈、危險的運動就暫時不要去做,平時注意休息。
2運動對心率的影響是什么
心率(hr)是指單位時間內心臟搏動的次數。經常從事有氧運動,能使心臟總體積指數明顯大于沒有參加的鍛煉者,心臟出現(xiàn)增大的趨勢,不僅在心臟容量和心室壁厚度上有所增加,而且心室腔也顯著擴大。心室擴大有助于增加心室充盈量,提高心臟的功能儲備,使訓練者的心率降低。在長期進行定期鍛煉的過程中,機體會產生一系列的適應性變化。
心率變化的適應性表現(xiàn)出安靜心率隨鍛煉水平提高而逐漸降低,完成同等負荷時心率水平降低,而且最大心率隨年齡的增大速率變慢;在人體有氧運動訓練中,有研究者對中年女性采用60%-70%本人最大心率(運動時心率=180)進行有氧健身操鍛煉或秧歌舞鍛煉。實驗結果表明,運動組的主動脈瓣活動及性能優(yōu)于對照組,心臟收縮功能有良好改善,對主動脈瓣的老年性病變、鈣化和粘連而致的狹窄或異常有推遲作用,說明有氧運動有助于增強中老年女性的心臟功能,調節(jié)自己的心率。
注重以上介紹的這些認識,那么我們現(xiàn)在應該了解的到,如何有效的運動,才更利于我們的心理以及心臟健康了吧,不管是誰都應該更加注重運動這些問題,因為關注這些問題對我們的身體保健,才可以達到最理想的功效。
3適合心臟病的運動
運動方法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外周血管擴張,具有增強心功能,降低血壓,預防冠心病的效果。對于參加運動時會引起心絞痛的人來說,可以改善病情。
每次散步可堅持20分鐘至1小時,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體狀況允許者可適當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時間應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不必強求。
3、太極拳:對于高血壓病、心臟病等都有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體力較好的患者可練老式太極拳,體力較差者可練簡化式太極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體弱和記憶力差的可以只練個別動作,分節(jié)練習,不必連貫進行。
4、跳舞:跳舞既能改善心臟病人的心肌供養(yǎng)狀況和血液中脂質代謝,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臟的代謝功能,而且安全、方便,還能提高心臟病人對生活的激情,引起他們堅持運動的興趣。
注意事項
冠心病人參加有氧代謝運動,科學合理的作法是從小運動量開始,遵循緩慢柔和的原則,逐步增加運動量,運動強度不宜過大。臨床實踐表明,40歲以上的心臟病患者,鍛煉時最高心率以不超過每分鐘120次為宜,有心絞痛史患者鍛煉時的最高心率宜在110次以下。過快過強地提高運動強度,都有可能導致運動時危險性增加。
人們在運動時,脈搏會加快。一般來說,從160中減去自己的年齡得到的差值(如果是50歲就是160-50=110),就是最適宜運動強度的脈搏數。運動時脈搏數如果等于這個數值,就證明你使用了自己60%左右的體力。如果在這個水平,就不會在運動中發(fā)生心臟病和腦中風。
為了安全從事有氧代謝運動,開始運動之前,冠心病人應常規(guī)作靜息時的心電圖;平時靜坐過多的職業(yè),應作運動試驗,即在踏車或在活動平板上行走時進行心電圖的監(jiān)測與記錄。征得醫(yī)生的同意后方可實施運動計劃。在運動中一旦出現(xiàn)胸悶、胸痛、極度疲乏或其它癥狀,應立即停止運動,并求助于醫(yī)生。
4冠心病患者正確運動方法
冠心病的發(fā)生與體力活動過少有一定的關系,常從事體力活動有助于預防冠心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運動療法是冠心病防治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強體質、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恢復工作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運動目的
改善心肌供血與供氧;全面提高健康水平,減少危險因素,防止冠心病的復發(fā);消除不良情緒,獲得良好精神狀態(tài)和健康心理,增強恢復正常生活的信心。
2.運動強度控制
一些身體狀況比較好、病情較為穩(wěn)定的患者可選擇運動強度為40%~80%最大攝氧量或70%~85%最大心率的運動,運動初期或機能狀態(tài)稍差的患者應適當降低運動強度??傮w來說,宜選擇低強度、長時間的運動來達到增強心臟功能的目的,這種運動可以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幾率和減少運動引起的危險性。一般而言,每周運動的次數不應少于3次,每次運動時間掌握在1小時以內。
3.運動種類
有氧運動是冠心病患者運動療法最主要的方式,常用的包括步行、慢跑、游泳、騎車、登山等;醫(yī)療體操,如太極拳等。此外,適當的力量練習也有助于提高康復效果。
4.基本運動方法
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狀況,可分為3組分別進行鍛煉:
基本組:心電圖無明顯改變、陳舊性心肌梗死、自覺癥狀不明顯的患者,可編入本組。
準備組:心絞痛、心電圖缺血改變、陳舊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肌梗死恢復后期的冠心病患者,列入本組。
觀察組:心律失常、心絞痛頻繁發(fā)作及急性心肌梗死恢復早期的冠心病患者,列入本組。
(1)基本組
注意事項:
運動后心率控制在每分鐘110-130次。對沒有鍛煉習慣的冠心病患者,開始鍛煉時應嚴格控制運動量,運動后自我感覺良好者再逐步過渡到每分鐘心率130次的運動量經醫(yī)生檢查確診已符合本組要求,才能逐步進行鍛煉。運動量要因人而異,加強自我監(jiān)督,定期進行病情復查,避免快速、屏氣、靜止用力的動作。
1) 步行
具體方法:
步行兩段1000米平路。用15分鐘走1000米,休息3-5分鐘,再走1000米。以后可逐漸增加步行速度和持續(xù)時間。每日1-2次,每周4-6次。
注意事項:
步行時選擇平坦道路,注意步態(tài)穩(wěn)定,步幅均勻,呼吸自然,防止跌跤。中間可穿插急行,如體力不能耐受,可隨時減慢速度。
鍛煉功效:
簡便易行,一般選擇在優(yōu)美環(huán)境中進行,可以使人心情愉悅。對改善心肺功能,提升攝氧能力效果最好。其中急行比散步對心臟的鍛煉價值更大。
2) 慢跑
具體方法:
每周4-6次,每次1000-2000米,心率控制在120次/分以下。以后可逐步加長跑步距離,但不應提高跑步速度。
注意事項:
只有在急行2000-3000米而無心絞痛發(fā)作者,才允許參加慢跑鍛煉,適用于病情較輕、有運動基礎者練習。運動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好心率,體力不能耐受時,可采取走-跑交替的形式降低強度。一般在清晨或傍晚進行。
鍛煉功效:
比步行強度大,但又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能更有效地提高心臟功能。
3) 登高:
選擇一個高度不超過50米,坡度為30度左右的坡,可先用15-20分鐘登完,以后逐步縮短時間,上坡后休息10分鐘,再用同樣的速度下坡,每周3-4次。
注意事項:
強度相對較大。運動前要做好準備活動,運動結束后要做放松活動。如出現(xiàn)氣促、暈眩等,應增加間歇時間,或多穿插平穩(wěn)的呼吸練習。如有極度疲勞,胸悶或心前區(qū)有緊迫感和痛感,應立即停止運動。隨身攜帶藥物,以便在不適時及時服用。
(2)準備組
注意事項:
嚴格控制運動量,每分鐘最高心率不超過100次,要緩慢、柔和,結合呼吸進行運動。
1) 散步:
具體方法:
先慢速(每分鐘70-100步)走500米,再中速走1000米,最后用慢速走500米,每走一段可休息3-5分鐘。每次走20-30分鐘,每日1-2次。
注意事項:
運動前后要做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運動后避免立即進行熱水浴,以免發(fā)生血壓下降及心率失常。
鍛煉功效:
屬于間歇性運動,可有效提高有氧能力,增強心臟功能。
2) 醫(yī)療體操(中強度):
具體方法:
直立位,兩臂自然下垂于體側;兩臂緩慢前上舉,兩掌相對,上體同時稍稍向后仰,深吸氣;兩臂放下,還原,呼氣;重復6-8次。
直立位,兩腳開立與肩同寬;上體向左轉,隨之左臂屈肘放在背后,右臂屈肘置于胸前;還原,向右側做相同動作。每側重復6-8次。完成動作時,兩腿直立,呼吸均勻平穩(wěn)。
直立位,兩臂自然下垂于體側;兩臂前平舉,兩腿屈膝慢慢下蹲,呼氣;緩緩站立,還原,吸氣;重復6-8次。下蹲和站立時,上身均保持直立。
注意事項:
完成以上動作時,呼吸平穩(wěn),動作舒緩,盡可能使軀干、四肢伸展,肌肉拉伸。每天可練習一次,每次練習時間20-30分鐘。
鍛煉功效:
以中等強度的伸展性運動為主,節(jié)奏緩慢,柔韌舒展。可調整呼吸節(jié)奏,并兼有理想的娛樂性放松作用,對冠心病的康復有良好療效。
3) 保健按摩:
具體方法:
揉擦面部、頭部、腰、胸、腿和腳底涌泉穴。每日1次,每次10-20分鐘。
注意事項:
根據患者狀況在臥床情況下做主動(自我按摩)或被動(由別人代勞)按摩。按摩穴位時,要產生酸麻脹痛的感覺才有效。
鍛煉功效:
改善外周血液循環(huán),防止因長時間缺乏運動或患病臥床引起的肌肉萎縮。
(3)觀察組
注意事項:
本組患者暫不宜參加體育運動,應在癥狀有所改善的康復期,在醫(yī)生指導下逐步參加鍛煉。提倡早期活動,但切勿過急,以免造成意外。一般急性發(fā)作期以臥位休息為主,減少心臟負擔?;颊吲P床時間過長或過早活動,都不利于病情康復。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逐步恢復健康后再有計劃地由局部的運動到全身運動,運動量也可逐步加大,最大運動量的心率為每分鐘90-100次。
1) 醫(yī)療體操(小強度):
具體方法:
仰臥位,雙臂置于體側;兩臂同時伸直緩慢舉起,緩慢放下;重復8-10次。
仰臥位,雙臂置于體側;保持上臂不離床,緩慢屈肘;重復8-10次。
仰臥位,首先單或兩膝(足跟不離床)向上屈曲,然后向下伸展,重復8-10次。
注意事項:
速度要慢,動作幅度要小。呼吸平穩(wěn),動作舒緩。每日1次,每次10-20分鐘,每練習完一個動作休息1次。以自我感覺來檢查自身的運動量,有不適感覺立即停止練習,以免發(fā)生意外。
鍛煉功效:
促進健康的恢復。
2) 氣功:
具體方法:
臥位,按照頭頂、前額、眼眉、眼瞼、眼球、鼻子、嘴唇、面部、下頜、頸部、兩肩、上臂、肘關節(jié)、前臂、腕關節(jié)、兩手、十指、前胸、兩脅、上腹部、下腹部、項部后背部、腰部、臀部、大腿、膝關節(jié)、小腿、踝關節(jié)、兩腳的順序想象身體各部分的肌肉,盡量促使肌肉放松,并同時仔細檢查肌肉放松時的感覺;呼吸自然。
注意事項:
如此放松可反復多次。為加強放松效果,可在想象到每個部位時默念"松"字,也可同時播放輕音樂。
鍛煉功效:
可以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消除緊張心理。
5老人運動后心率多少合適
一個人的最大心率大約是220減去年齡,運動時達到最大心率的65%~85%效果最好,如40~50歲的中年人,運動時的心率應控制在118~153次/分鐘;60歲以上的老年人,運動時的心率應控制在104~135次/分鐘,但若是心臟病患者,運動時的心率應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5%~75%。
適量運動要把握“三五七”原則:“三”指每天步行最好三千米,時間在三十分鐘以上;“五”指每周步行五次,只有有規(guī)律的健身運動才有效;“七”指運動的適量。什么時候算是運動適量了呢?最簡便的方法就是有氧運動自測脈搏,有一個公式:運動后的心率+年齡=170左右為宜,比如60歲老人,運動后脈搏在110次/每分鐘較為合適。
相關知識
運動頻率和類型對健康的影響是什么?最佳運動計劃是怎樣的?
什么是代謝率,它對減脂有何影響?
運動對心理影響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可以減少焦慮?
過量運動對身體有什么影響?
運動頻率和強度對健康的影響是怎樣的?
如何提高身體代謝率?飲食和運動對代謝的影響是什么?
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如何
壓力對身心的健康有什么影響?
適應運動對身體有什么影響?
運動對于心血管健康的影響是什么?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康復運動?
網址: 運動對心率的影響是什么 http://m.u1s5d6.cn/newsview992074.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