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寒濕困脾怎樣治療?。?!

寒濕困脾怎樣治療?。?!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6日 03:22

侯萬榮醫(yī)師黑龍江省拜泉縣醫(yī)院中醫(yī)科二級甲等

擅長:高血壓,低血壓,冠心病,乙肝,膽囊炎,胃炎,慢性結(jié)...

已幫助用戶: 3080

治療法則: 溫中散寒,健脾化濕。

  施治方法:

  內(nèi)服方藥

  l. 基本方藥:(1)平胃散加味:制蒼術(shù)15克、厚樸12克、陳皮10克、茯苓12克、澤瀉12克、炒向木10克、甘草6克。本方正于濕阻脾骨而引起脘腹脹悶諸證。

  (2)藿香正氣散:蕾香10克、紫蘇葉10克、大腹皮10克、炒白術(shù)10克、厚樸10克、半夏曲10克、白芷10克、桔梗.8克、甘草8克、茯苓12克。本方適于寒濕外侵而引起吐泄諸證

有用0

關(guān)注

李永河間市中醫(yī)院兒科二級甲等

擅長:手足口

已幫助用戶: 53167

(一)內(nèi)服方藥
  l. 基本方藥:(1)平胃散加味:制蒼術(shù)15克、厚樸12克、陳皮10克、茯苓12克、澤瀉12克、炒向木10克、甘草6克。本方正于濕阻脾骨而引起脘腹脹悶諸證。
 ?。?)藿香正氣散:蕾香10克、紫蘇葉10克、大腹皮10克、炒白術(shù)10克、厚樸10克、半夏曲10克、白芷10克、桔梗.8克、甘草8克、茯苓12克。本方適于寒濕外侵而引起吐泄諸證。
  (3)實脾飲:制附子6克、干姜10克、炒白術(shù)10克、厚樸10克、大腹皮10克、木香8克、草果10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生姜五片、大棗五枚。本方適于寒濕困脾的腹?jié)M、黃疸諸證。以上3方,水煎煮取汁250~300毫升,分2~3次溫服,每日1劑。
  2.加減變化:若泄瀉如水,胸脘痞悶,舌苔白膩者,可用方(1)加豬苓10克、肉桂6克健脾利濕;若痢下赤白,白多赤少,伴腹痛,可去澤瀉加桂枝6克、炮姜8克、白芍10克、木香8克以散寒調(diào)氣止痛;若身目發(fā)黃,黃而晦暗者,于方(1)中加茵陳30克、附片6克、干姜10克或于方(3)中加茵陳30克。若吐瀉頻緊,吐瀉物如米泔水,四肢清冷者,用方(2)合純陽正氣丸以芳香化濕,溫中散寒。若腹部脹滿如囊裹水,尿短少者,于方(3)中加車前于12克、豬苓12克、懷牛膝10克、青皮8克等行氣利水。
  (二)外敷藥物
  1.大蒜搗爛,貼敷足心;或吳茱萸30克研細(xì)為末,以鹽鹵調(diào)和,涂貼于兩足心。適于泄瀉或寒霍亂。
  2.炒熱鹽1包或吳茱萸、食鹽份量相等炒熱,用布裹之,熨臍部。
  溫通陽氣,治寒霍亂。
  3.取剛蒸熟大米飯20克,在手中拍成一小圓餅,將胡椒粉1克,撤飯餅中心,待稍涼貼于小兒臍上,4~8小時后去掉。治療嬰幼兒腹瀉。
  針灸
  1.針刺:取穴中脘、天樞、足三里、脾俞、關(guān)元等,輕刺激,留針5~10分鐘,隔日一次,并加灸中脘、天樞、脾俞等,寒性泄瀉為宜。
  推拿按摩
  直推脾土100次,推上三關(guān)100次,運(yùn)內(nèi)卦100次,推后溪50次,推鳩尾到神厥,天樞兩旁向下直推,順、逆揉運(yùn)全腹共十分鐘,按摩涌泉、足三里各30次。寒瀉者推上三關(guān)次數(shù)加倍,手掌擦熱按臍3~5次;傷食瀉者加虎口推出大腸50~100次,從鳩尾直推中極5分鐘;脾虛瀉者加大補(bǔ)牌土300~500次,揉長強(qiáng)穴50次。以兒科腹瀉為最宜。

有用0

關(guān)注

張哲威縣第三人民醫(yī)院兒科一級甲等

擅長:兒童保健,上呼吸道感染,嬰幼兒濕疹等

已幫助用戶: 185083

指導(dǎo)意見:你好,一般的情況胃炎的情況下,往往是可以引起此種癥狀的。是常見的疾病的。一般的情況往往是可以采用中藥、抑制胃 酸分泌藥物的治療的。此種情況注意保養(yǎng)的。飲食要清淡的。不要吃刺激飲食。保持心情舒暢。

有用0

關(guān)注

武曉丹河北省平鄉(xiāng)縣馬魯衛(wèi)生室婦產(chǎn)科一級丙等

擅長:月經(jīng)不調(diào)、陰道炎、宮頸糜爛、避孕流產(chǎn)、兩性健康

已幫助用戶: 269947

你好!這考慮是脾胃虛引起的,建議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服用參苓白術(shù)散和補(bǔ)脾宜腸丸治療,另外還要注意飲食:1.少吃油炸食物:因為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fù)擔(dān),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2.少吃腌制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強(qiáng)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qiáng)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癥

有用0

相關(guān)知識

日常怎樣才能避免脾胃濕熱
祛濕也分寒熱 寒濕熱濕如何區(qū)別
濕氣分濕熱和濕寒 祛濕之前先分清
舌苔厚就是濕氣重嗎 怎樣才叫濕氣重
祛濕暴瘦治宮寒,“沙漠療法”靠譜嗎?
冬季如何祛濕 健脾益腎是祛濕的關(guān)鍵
春季潮濕 宜多飲健脾祛濕湯
脾胃虛寒怎么辦 如何調(diào)理
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怎么樣調(diào)理
健脾利濕 日常做好這幾件事輕松祛濕

網(wǎng)址: 寒濕困脾怎樣治療?。。?/a> http://m.u1s5d6.cn/newsview9795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