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預防兒童意外傷害,這些急救知識值得收藏!

預防兒童意外傷害,這些急救知識值得收藏!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6日 02:03

據統(tǒng)計,意外傷害已經成為兒童生命安全的首要“殺手”。兒童由于好奇、缺乏安全知識和防范意識,且身體尚未發(fā)育完善,是意外傷害的多發(fā)年齡段。值得注意的是,當意外發(fā)生時,現場急救至關重要,往往可以挽救患者生命、減輕痛苦、減少后遺癥的發(fā)生。家長們需要保持鎮(zhèn)定,冷靜地判斷孩子的傷勢嚴重程度,采取緊急有效的救護措施。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幾種常見的兒童意外傷害急救知識。

嗆奶、氣道異物

嬰幼兒嗆奶非常常見,如果少量吐奶,只要密切觀察寶寶的呼吸狀況及膚色即可。如果大量吐奶,可以采取以下手段:1. 應迅速將寶寶臉側向一邊,防止嘔吐物進入氣管。2.用手帕包在手指上,清理口腔和咽喉中的嘔吐物,確保呼吸道暢通,然后用小棉棒清理鼻孔。3.如果嬰兒憋氣不呼吸或皮膚青紫時,使其俯臥在大人膝上,用力拍打后背,使其咳出奶汁。4.如果以上方法無效,可拍打嬰兒腳底板,刺激哭泣,以開放氣道。

氣道異物險情亦時有發(fā)生,尤其在幼兒和學齡兒童中較為常見。發(fā)生異物吸入時,監(jiān)護人應立即了解患兒氣道梗阻情況,無嚴重呼吸困難,鼓勵孩子繼續(xù)咳嗽。如果孩子存在明顯呼吸困難,第一時間撥打“120”,同時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氏急救法進行施救。對于1歲以下的嬰兒,多采用拍背法(患兒俯臥位),將患兒放置在施救者的大腿或前臂上,頭部要低于身體,用手快速拍擊患兒兩肩胛骨之間的中心位置,以協助將氣道內的異物排出;1歲以上的兒童,可采用上腹部拍擠法(患兒立位),施救者需站在患者背后,雙手環(huán)抱患者,左手握拳,拇指側置于臍上2厘米,右手握住左拳,快速向上、向內施壓,反復進行。采取上述方法不能排出異物,患兒失去意識,應立即開始心肺復蘇,并盡快送至醫(yī)院。對于氣道異物,預防重于治療,要教育孩子吃飯時不打鬧嬉戲,避免在嬰幼兒哭鬧時喂食,嬰幼兒不要獨自進食堅果和果凍等零食。

擦傷、劃傷、骨折及寵物咬傷

孩子活潑好動,擦傷、劃傷是兒童最常見的意外情況之一。淺表傷口,應先用清水沖洗,去除污垢,注意不要去除已結痂的血塊,可用消毒棉簽局部消毒,再涂抹抗生素軟膏。傷口較大、出血較多時,不建議在傷口表面撒藥粉,應局部壓迫止血,如果有玻璃片等異物插入時,不要去觸碰或拔出,可用消毒紗布包扎后,立即送往醫(yī)院。

如果發(fā)生閉合性骨折時,可用硬板固定受傷部位限制活動。若為開放性骨折,切勿設法掰直變形的肢體,也不能將斷骨塞回。斷骨可能會穿破皮膚,導致大量出血,可用干凈布料以手掌局部壓迫止血,此時不要用水沖洗傷口或者局部涂抹藥物,簡單包扎并固定傷處,盡快將患兒送往醫(yī)院。值得一提的是頸椎骨折,患兒會出現頸部疼痛、四肢不能活動,除非不得已的情況,勿搬動患兒,稍有處理不慎會導致生命危險,可用衣物或者毛巾卷成卷堵塞在患兒頭頸兩側,使其頭部不能隨意轉動,等待急救人員前來施救。

孩子寵物咬傷后,應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徹底沖洗傷口,水量要大、水流要急。經反復沖洗后,不要包扎傷口,直接送往醫(yī)院處理,24小時內應接種狂犬疫苗。

燒、燙傷

燒燙傷是一種兒童常見的意外傷害,嚴重者會導致殘疾。家長們不僅要了解預防兒童燒燙傷的措施,還要掌握燒燙傷后現場急救知識,將危害降到最小,對后續(xù)治療及康復意義重大。當孩子被意外燒燙傷時,首先應迅速讓孩子脫離熱源,盡早用流動清水沖洗傷處,不宜沖洗的創(chuàng)面可冷敷,這樣可以有效地緩解疼痛和限制創(chuàng)面進展。在沖洗的過程中,應該保持水溫在20-25℃之間,持續(xù)沖洗10~20分鐘。沖洗完畢后,用清潔布料覆蓋創(chuàng)面,盡早送至??漆t(yī)院診治?,F場急救應注意以下幾點:1、不要用冰塊敷創(chuàng)面。2、不要在創(chuàng)面涂抹藥物或生活用品,可能會妨礙專業(yè)人員對燒傷面積和深度的判斷, 甚至增加創(chuàng)面感染的風險。3、小心去除衣物,必要時剪開衣物以防撕脫皮膚。4、不要自行刺破水泡,由醫(yī)生清創(chuàng)處理。

溺水

每年暑假,兒童溺亡事件接二連三,給我們一次次敲響警鐘。家長及學校應重視溺水教育,加強監(jiān)護。淹溺時,目擊者在早期營救和復蘇中發(fā)揮關鍵作用。首先應該大聲呼救,獲得周圍群眾的援助,同時立刻設法將孩子從水中救出。然后判斷溺水者有無意識、脈搏及呼吸。如果孩子清醒能應答,有呼吸有脈搏,將其擺放成側臥位,口部朝下,等待救援人員或送醫(yī)觀察;如果孩子已經失去意識,應立即清理口鼻異物,開放氣道,可先盡快給予人工通氣2-5次(口對口人口呼吸),每次吹氣1秒,確??吹叫乩衅鸱?。如果初步通氣無反應,接下來應將患兒置于平硬地面開始胸外按壓,并持續(xù)心肺復蘇,至患兒呼吸心跳恢復或急救人員抵達。

中毒、誤食

5歲以內兒童是意外中毒發(fā)生的高危人群,常包括各種藥品、化學物及毒物。日常生活中,家長們應將藥品、有毒有害物質放在孩子無法接觸到的位置。一旦發(fā)現兒童誤服,家長應根據藥物的毒性和劑量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如果誤服物品毒性低且服用劑量小,可以讓孩子大量飲水,促進藥物隨尿排出;如果毒性高或者服用劑量大,可讓孩子喝大量的清水,然后用筷子或者手指按壓舌根催吐,并盡快送醫(yī);如果為腐蝕性酸堿物質,則不宜催吐,盡快喂服牛奶、蛋清或豆?jié){,可緩解毒性;如果為機磷農藥,催吐同時需要把所污染的衣服脫掉,用清水、肥皂水沖洗皮膚及毛發(fā),以切斷皮膚粘膜對毒物的吸收。值得注意的是,家長應盡快弄清孩子中毒物種類、劑量和服用時間,并攜帶誤服的藥品或有害物就醫(yī),以便醫(yī)生了解情況,及時采取解毒措施。

另外,兒童吞食異物也時有發(fā)生。如果誤吞小的、表面光滑的、圓形異物,無臨床表現,可進食富含粗纖維食物促進異物排出,注意觀察兒童大便情況;如果誤吞較大、尖銳異物,暫時不要進食水,及時就醫(yī);如果發(fā)生雞骨頭或者魚刺卡在咽部或者消化道,切勿使用傳統(tǒng)吞飯團等方法,有可能導致異物進入深部,損傷消化道粘膜,應該及時就醫(yī)。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未來和希望,家長們應掌握正確的意外傷害急救措施,以保證在孩子遇到意外時能夠及時有效的救治,保障兒童健康成長。

(來源:人民網)

相關知識

這些急救知識收藏好,關鍵時刻能救命!
兒童意外防范與家庭急救
健康急救知識培訓.pptx
成為小英雄 急診醫(yī)學部開展兒童科普急救知識培訓
急診急救常識,快收好這份急救指南!
急救小知識
急救知識大全(建議收藏,以備不時之需)
兒童疾病預防健康知識講座.pptx
急救知識培訓心得體會(17篇精選范文)
急診急救知識培訓內容

網址: 預防兒童意外傷害,這些急救知識值得收藏! http://m.u1s5d6.cn/newsview9638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