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悲秋綜合征”需要社會共同參與
立秋以來,北京回龍觀醫(yī)院精神科就診人數明顯增多,較前增加了20%左右。精神科副主任醫(yī)師陳紅梅提醒:秋季是抑郁癥等“情緒病”的高發(fā)時段,公眾要注意識別不良情緒,警惕“悲秋綜合征”發(fā)生。蕭瑟秋日,該如何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怎么應對“悲秋綜合征”多發(fā)趨勢,是社會面臨的一道考題。
“悲秋綜合征”不僅近期在北京呈現多發(fā)趨勢,而且其他不少地方同樣如此。比如在西安的一些醫(yī)院也出現了較多患者。有調查顯示,抑郁癥在一年中以秋季發(fā)病率最高,一般年份可達35%?!氨铩辈辉賰H是詩詞里的感傷,而是民眾普遍面臨的現實問題。
秋天容易出現精神與心理疾病,首先與自然環(huán)境有關。秋天落葉飄落,春夏季滿目的綠色和盎然的生機不復存在,只留下一些蕭瑟,幾許凋零。也因為“過了中秋就是年”,秋風微冷,大雁南歸,讓人易生離別之感。且很多人又將面臨“過年是否回家”等選擇,容易勾起鄉(xiāng)愁。入秋后光照減少,導致人體激素分泌、睡眠節(jié)律出現變化。且秋燥仍在持續(xù)、花粉又來添亂,氣候干燥、夜晚難眠、頻繁過敏等,都容易讓人心情低落。
從社會環(huán)境來看,秋天是沖業(yè)績、抓工作進度的季節(jié),“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等做法,成為很多單位或明或暗的行動,評比檢查、查遺補漏接踵而至,職工壓力大,頻繁加班,心理容易“感冒”。接近年底,人們喜歡預判一年的收獲,若是歉收,有人會頓生懊惱,有人則感覺“今年白活”,壓力可想而知。
預防“悲秋綜合征”,個人要學會給心情“放秋假”。事物發(fā)展有太多不確定因素,你若努力了,縱使結果未及預期也應原諒自己。樂觀是最強的動力、最高的素養(yǎng),埋怨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與其深陷情緒的泥淖當中,不如重新整理心情,認真總結提升,明年從頭再來。
“悲秋綜合征”多發(fā),還應引起社會的普遍重視。在秋季,學校要盡量多開心理課、多進行心理輔助,給予學生多一些心理呵護;用人單位在搶抓進度的同時,也不忘給職工少一些壓力;秋季“情緒病”高發(fā),醫(yī)療機構要增加心理與精神門診,基層公共衛(wèi)生服務人員和家庭醫(yī)生等,更應將預治“悲秋綜合征”當做上門服務的重點內容。針對“悲秋”的疾病研究和藥物開發(fā),也應加速推進。
“悲秋綜合征”受到重視,是社會更加重視心理與精神問題的體現,意味著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討論更加深入和具體,這對提升民眾的心理健康水平大有好處。但若想將“悲秋”變“喜秋”,不僅個人要做好維護心理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而且還需社會共同參與,通過更有效的預防和干預舉措,讓民眾多些收獲的喜悅,少些凋零的愁悶。
不僅秋天如此,一年四季甚至一生一世,都需精心呵護好民眾的心理健康。
相關知識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認識、預防與治療
第13個世界唐氏綜合征日——預防唐氏,關愛唐氏兒
全社會共同參與 護航學生心理健康
【秋季養(yǎng)生】人為什么會“悲秋”? 健康課堂
國際罕見病日|需要“終生減肥的”寶貝:小胖威利綜合征
【健康科普】入秋漸微涼,這些疾病須預防——“順天”度秋健康指南
昆明吃什么蔬菜可以預防多囊卵巢綜合征?
骨折后如何預防脂肪栓塞綜合征
警惕衰弱綜合征—及早預防,老當益壯不是夢
夾腿綜合征
網址: 預防“悲秋綜合征”需要社會共同參與 http://m.u1s5d6.cn/newsview872431.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