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
南京體育學院運動健康學院運動康復系主任 戴劍松
本報記者 張 健
很多上班族白天工作忙,沒時間鍛煉,于是紛紛選擇在晚上運動,不知不覺身邊的“夜跑族”越來越多。有人可能會問:“下班時已經(jīng)很累了,哪有力氣晚上跑步?”南京體育學院運動健康學院運動康復系主任戴劍松副教授說,伏案工作一天,身體幾乎沒有活動,大家所說的累,指的是大腦和心理疲勞,俗稱“心累”;跑步能使大腦得到休息,還可以幫助大腦分泌多巴胺等“愉快因子”,改善情緒。不過,夜跑有很多細節(jié)需要注意。
盡量先吃晚飯。如果能在晚上6點開跑,跑完休息半小時,在晚上8點前吃完晚飯,那么先夜跑后吃晚飯沒有問題。若跑步時間較晚,跑完再吃飯,午餐和晚餐間隔時間太長,容易造成“胃不和則臥不安”,使睡眠受到影響。因此,盡量吃完晚飯再夜跑,但不要吃太多,六至七成飽即可。
飯后間隔1小時。吃完晚飯,胃體積明顯增加且血液聚集于胃部進行消化,若立即運動,血液重新分配更多流向骨骼肌,不利于食物消化吸收。此外,跑步時的振動顛簸會讓膨脹的胃受到牽扯,容易引發(fā)運動性腹痛。因此,晚飯后至少休息半小時,最好1小時后再跑步。
不適合間歇跑等速度性練習。無論在田徑場上還是馬路上,夜跑時的光線都不是特別充足,不適合進行速度較快的間歇跑、沖刺跑等,容易因看不清楚路面造成崴腳、摔倒,或和行人發(fā)生沖撞。
結束時間要距離睡眠1~2小時。跑完步洗個澡能放松精神,這種輕度疲勞感有助提高睡眠質(zhì)量,但運動時間與睡覺時間隔太近,反而對睡眠產(chǎn)生不利。建議運動結束時間距離睡眠時間至少間隔1~2小時,比如晚上11點睡覺,最好于晚上9點前結束跑步,最遲10點。
運動量不宜大。晚上運動量特別大,容易在第二天產(chǎn)生疲勞感,甚至全身酸痛。一般人群進行20~30分鐘的夜跑即可;練習馬拉松等長跑項目的人群,以最基礎的運動量進行夜跑即可,比如白天訓練為15~20公里,夜跑控制在8~10公里比較合適。
一般不要加餐。如果夜跑后感到饑餓,可以喝一小杯酸奶或吃少量水果。如果夜跑跑量達到15~20公里時,跑后應該加個餐,但食物不要太油。
注重安全。選擇有路燈的路線;最好穿帶反光條或者能發(fā)熒光的衣服和跑鞋,以便被車輛或行人識別;女性要結伴跑步,不要跑僻靜路線;雨后不適合夜跑;不建議戴耳機;路跑時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避免闖紅燈。
適當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被稱為“陽光維生素”,跑者要想擁有健康強壯的骨骼、肌肉和免疫系統(tǒng),離不開維生素D。然而,長期夜跑者很少接觸陽光,需要通過其他途徑增補維生素D,但不能過量。如果跑者白天能曬太陽30分鐘以上,不用額外補充;如果沒時間曬太陽,營養(yǎng)攝入又不足,最好遵循醫(yī)生建議,適當補充維生素D。
專家提醒,工作日夜跑的人,周末最好選擇白天跑步或戶外活動;老年人的時間比較充裕,白天跑步更適合:一是多曬太陽有利于維生素D的合成;二是白天視野好,安全性高;三是空氣溫度高,不易生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