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經(jīng)常生病 vs 不生病,誰的免疫力更強?

經(jīng)常生病 vs 不生病,誰的免疫力更強?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5日 15:30
若是千防萬防地不生病,不利于免疫力形成。免疫力有先天和后天之分。  先天性免疫源于娃從娘胎里帶出來的免疫細胞、免疫分子,保護期是6個月。  后天性免疫有人體自身的免疫記憶。即B細胞接觸、記錄下病原體的各種信息,然后通知免疫分子(抗體):見到這些壞胚,主動攔截,不讓其興風作浪。  

B細胞接觸到壞胚們的途徑有二:

一是生病,和壞家伙們正面抗擊;

二是接種疫苗,讓極少量沒啥殺傷力的病原體進入體內,免疫力借此練兵,今后就能從容應對。

有的寶寶在嬰幼兒時期極少生病,根本是因為“生活在溫室”,家長保護零死角。冬天怕凍,于是閉門不出;趴地怕灰,于是到哪兒都抱著;出門怕感染,于是門把手都不讓碰;玩具怕臟,于是每天消毒殺菌。

恰恰是這樣養(yǎng)大的孩子,一旦出遠門或過集體生活,分分鐘病倒。因為TA突然被陌生的病原體包圍,免疫力完全不知道該防誰、怎么防。

如果娃放養(yǎng)式長大,一年跑不了一次醫(yī)院,恭喜你:這免疫力讓人眼紅。

No.2

多生病,才能多抗體?

有些父母心太寬,認為“要想身體棒,就得多病”。結果,免疫力就崩了。

斗完流感、斗肺炎,殺完細菌殺病毒,免疫力長期處于作戰(zhàn)狀態(tài),持續(xù)亢進,會造成免疫系統(tǒng)沒時間休養(yǎng),消耗巨大。

最終可能導致兩種結果:

● 免疫力“干不動了”,越病越頻繁;

● 殺紅眼,管你好鳥壞鳥,逮誰滅誰——此謂免疫“過強”。

在過強狀態(tài)下,B細胞一接觸外來物質,就拉警報,這就是過敏反應。更嚴重者,“過強”的免疫力會破壞自身組織細胞,誘發(fā)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如紅斑狼瘡、風濕性關節(jié)炎、糖尿病、惡性貧血等。

免疫力“過強或過低”的結果

那多久病一次才合適呢?

臨床上有反復呼吸道感染(RRTI)判斷標準,標準如下:

No.3

哪些孩子容易免疫力低下?

父母口中的免疫力低下,多是后天性問題,和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生理性因素

如新生兒未成熟,普遍存在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

發(fā)育不成熟

年齡太小。6個月后,寶寶從娘胎里帶出來的免疫細胞消耗殆盡。同時,娃接觸過的細菌、病毒很少,自身還沒形成足夠豐富的免疫記憶。此時遇到新鮮玩意,就可能病一病。

營養(yǎng)因素

娃長期挑食、偏食、厭食,可能造成微量元素缺乏,影響免疫力建立。

是否吃母乳,孩子在嬰幼兒時期的免疫力也會有差異。母乳攜帶大量母親生產的抗體,是孩子的第一針“疫苗”。在6~12個月,母乳能幫助孩子抵抗多種病原體。若娃因為各種原因沒喝過母乳,也別太糾結。1歲后,母乳的免疫價值會打折扣,防病作用不大。而且,母乳對后天性免疫力形成,影響不大。

疾病因素

包括血液病、先天性心臟病、腎臟疾病(藥物影響)等,會阻礙免疫力的發(fā)育、完善。手術(如脾切除)、外傷、燒傷也可引起繼發(fā)性免疫功能低下。

感染因素

各種類型的感染,特別是病毒感染(如麻疹病毒),可導致免疫抑制。

No.4

如何篩查免疫力?

篩查主要有兩項,免疫球蛋白篩查淋巴細胞系列篩查。  這是初篩內容,大多數(shù)醫(yī)院都能做,抽靜脈血即可完成。  初篩結果有異者,要結合病史,排除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此時,醫(yī)院可能加做基因檢測。但這種情況很少見,1萬個孩子里只有1~2個人中招。從體格上也能看出異樣:這些孩子瘦小,有生長發(fā)育緩慢等問題。  有些父母認為,鋅、鐵、鈣等微量元素缺乏,也能反映免疫力,因此也要查。事實上,孩子若沒有長期、嚴重飲食問題,沒有生長發(fā)育落后或矮小,沒必要查微量元素。一個簡單的判斷指標,就是生長曲線。若娃的生長曲線在中位以下,考慮生長發(fā)育問題,可以查查微量元素。  值得注意的是,篩查結果不是“唯一標準”。舉例來說,孩子經(jīng)常感冒、生病,免疫球蛋白、淋巴細胞等不低、反高,這可能說明免疫大軍正在集結殺敵中。   

No.5

提高免疫力的理想方法是?

效果優(yōu)、花費少、無毒副、最普世的方法是:多喝白開水!  多喝水能保持黏膜濕潤,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呼吸道黏膜干燥易受損,病原體更易種植,誘發(fā)感冒咳嗽;腸道粘膜受損,會誘發(fā)腹瀉。皮膚黏膜受損會招致濕疹。  如今,市面上有一些“免疫增強劑”。不管是用免疫增強藥物還是營養(yǎng)補充劑,一定要先就醫(yī),咨詢醫(yī)生,不要盲目使用。  此外,按時接種疫苗(流感季節(jié)打一針很重要),多運動(每天1小時戶外活動),多睡、睡夠,都對提升免疫力有好處。  


 

No.6

益生菌能提高免疫嗎?

補充益生菌能調節(jié)胃腸功能,休養(yǎng)黏膜,對營養(yǎng)吸收有好處。營養(yǎng)狀況好了,免疫功能會適當增強。  但長期、大量地額外補充,會打破腸道自有益生菌的平衡狀態(tài)。也可能造成“不補就罷工”的結果。  專家表示,   不推薦長期補益生菌。   有腹瀉、頑固便秘、飲食問題的孩子,在醫(yī)生指導下補充。  

No.7

用抗生素會損害免疫力?

抗生素是把雙刃劍!    

好處

機體發(fā)生嚴重細菌感染(孩子精神萎靡、持續(xù)高燒),該用抗生素就得用,還得足量、足療程用。

壞處

抗生素會抑制免疫功能。若機體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只是輕微上升,說明免疫系統(tǒng)已經(jīng)控制住局面。此時用抗生素,會剝奪免疫系統(tǒng)逐漸成熟的機會。此外,抗生素會破壞腸道內菌群,造成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增加過敏等免疫性疾病的發(fā)生幾率。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還會導致耐藥。

一般孩子生病,建議先在家觀察。一病就去醫(yī)院,交叉感染風險高。若48~72小時內,一點不見好,甚至加重,應盡快就醫(yī)。  

No.8

每天消毒是壞事?

我們需要清潔、干凈、整潔的環(huán)境,而不是無菌。頻繁用消毒劑,環(huán)境中的正常菌群會減少,孩子免疫力接受正常刺激的機會減少,沒法正常發(fā)育。  教孩子常洗手、飯前便后洗手,就夠防病了。在此,向各位父母們推薦一套“洗手口訣”:內外夾攻大力丸(腕)。    圖片來源:中國疾控中心 科普中國  

多數(shù)孩子的童年都是在不斷生病中度過,父母心疼也好,頭疼也罷,這是必經(jīng)過程。

有的孩子到五六歲,有的到七八歲,免疫力基本能達到成人水平。父母會感覺,孩子身體倍兒棒,不再每個月去醫(yī)院報到。

所以,曙光就在眼前,加油!

相關知識

冬天少生病 增強免疫力多吃這些食物
舉家團聚,也別忘了提升免疫力,干細胞和免疫細胞誰更強?
免疫力低下要如何增強 冬季增強免疫力吃什么
增強免疫力
秋季防病養(yǎng)生先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吃出來 讓小病不犯大病不擾
適量運動強身體,提高免疫力防疾病
母乳喂養(yǎng)如何增強新生兒的免疫力?
如何增強免疫力
怎樣加強免疫力

網(wǎng)址: 經(jīng)常生病 vs 不生病,誰的免疫力更強? http://m.u1s5d6.cn/newsview8515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