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康復指南,看這一篇就夠了!

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康復指南,看這一篇就夠了!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5日 03:49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1.床上轉(zhuǎn)移:應從手術側離床,保持患側髖關節(jié)保持外展位。

2.坐位:術后第一個月內(nèi)坐位的時間不能超過1小時,不能坐過低的椅子、沙發(fā),雙腳不能交叉,不能蹺二郎腿,屈髖不能超過90度(肚子與大腿之間的角度)

3.入廁:身體先后傾,患腿往前伸直,緩慢坐到坐便器上,應注意屈髖不能超過90°(肚子與大腿之間的角度)。

4.取物:術后三個月不能彎腰撿東西。

5.乘車:身體先后傾,患腿往前伸直,緩慢坐到車座上,應注意屈髖不能超過90°(肚子與大腿之間的角度)。

6.淋?。?/strong>傷口愈合后,輔持可靠可進行淋浴,因站著淋浴有一定的危險,故可坐一個高凳子,噴頭為可移動的手持噴頭,并準備一個帶長柄的沐浴海綿以便能觸到下肢和足。

7.穿脫鞋襪:請別人幫忙或使用鞋拔子,選擇不系帶的松緊鞋、寬松褲

特別注意

為了防止術后關節(jié)脫位的發(fā)生,術后3個月內(nèi),患肢內(nèi)旋、內(nèi)收超過中線;屈髖超過90°等動作均屬禁忌。故在訓練過程中應向患者反復強調(diào)在以下各種體位時應注意:

1.側臥時雙膝之間應放一個枕頭。

2.坐在床上時身體不能前彎去拉棉被。

3.坐位時腳不能交叉。

4.低的椅子、馬桶不能坐。

5.從椅子上站起時,不能向前彎腰站起。

6.站立時腳尖不能向內(nèi)。

7.站立時身體不能過度前彎(甚至觸地)。

8.避免手術側臥位

術后正?,F(xiàn)象

1.傷口周圍可能會出現(xiàn)“麻木感”或者“過電樣”竄痛,不影響日常起居和康復訓練,這種現(xiàn)象3個月后可自動消失。

2.術后3個月內(nèi)膝關節(jié)有腫脹和發(fā)熱感覺,這種癥狀3個月后可自動消失。

3.術后走路發(fā)僵或者不自然,通過功能訓練,兩個月內(nèi)可逐漸消失。

4.由于術后關節(jié)腫脹、肌肉僵硬、關節(jié)高度改變會感覺兩只腳長短不一樣,通過功能訓練3個月后可自動消失。

注意:所有功能鍛煉都應在疼痛可以忍受下進行,達到當前康復標準方可進入下一康復階段,如果活動中出現(xiàn)紅腫熱痛等情況應立即停止,等不適感消失后可適當減低頻率和強度繼續(xù)訓練,每次功能鍛煉之后都應該在髖關節(jié)周圍處冰敷10~15分鐘。

術后第一階段:急性期治療(1~5天)

目標:減輕水腫和疼痛,預防下肢肌肉萎縮,獨立的轉(zhuǎn)移及安全的上下床、座椅、馬桶,用助行器在平地上獨立行走,了解并遵守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的注意事項。

1. 踝泵:仰臥位,腳跟墊高20cm,稍用力做踝背伸動作維持10秒,再緩慢做踝趾屈動作10秒。每個小時做20個。

2. 股四頭肌等長收縮:在仰臥位下,繃緊大腿前方肌肉,將膝蓋往下壓緊床面,保持10秒,緩慢放松,12個一組,每次做3組,每組之間休息30秒,每天2次。

3. 臀肌等長收縮:在仰臥位下,夾緊兩側臀部(兩側肌肉收縮時骨盆會略有抬高),保持5秒,12個一組,每次做3組,每組之間休息30秒。每天2次。

4. 下肢活動訓練:在仰臥位下,腳跟沿床面往臀部方向滑動,到小腿屈曲至45°停住保持5秒,再緩慢將小腿沿床面伸直,10個一組,每次做3組,每天2次。

5. 髖關節(jié)外展活動訓練:在仰臥位下雙下肢沿床面緩慢水平往兩側打開,再緩慢收回。10個一組,每次做2~3組,每組之間休息30秒。每天2~3次。

6. 股四頭肌訓練:在坐位下(身體稍后傾,大腿與腹部之間的角度不超過90°),小腿做全范圍的活動,并在伸直末端保持5秒,12個一組,每次做3組,每組之間休息30秒。每天2次。(可根據(jù)自身耐受情況綁一沙袋)。

7. 站立位抬腳:在站立位(前方有可支撐物保護),雙下肢交替抬起大腿(不超過90°),在抬起末端保持3秒,再緩慢放下,12個一組,每次做3組,每組之間休息30秒。每天2次。

8. 站立位髖關節(jié)后伸訓練:在站立位,髖關節(jié)外后伸展不超過15°,保持3秒,再緩慢收回,12個一組,每次做3組,每組之間休息30秒。每天2次。

9. 站立位髖關節(jié)外展訓練:在站立位,髖關節(jié)外展,保持3秒,再緩慢收回,12個一組,每次做3組,每組之間休息30秒。每天2次。

10. 微蹲訓練:站立位,雙腳與肩同寬,腳尖、膝蓋朝向正前方,緩緩屈膝30°(腳尖不超過膝蓋,腰背挺直),保持10秒,再緩慢站起,12個一組,每次做3組,每組之間休息30秒。每天2次。

注意事項:避免髖關節(jié)屈曲超過90°,內(nèi)收超過中線,內(nèi)旋超過中立位,一次性長時間坐位不超過1小時,避免將墊枕置于膝下以防止髖關節(jié)屈曲攣縮,仰臥位時應使用外展墊枕。

康復標準:能夠在助行器輔助下實現(xiàn)對稱性步態(tài)。

術后第二階段(第2~10周)

目標:在輔助裝置下使步態(tài)正?;?,獨立進行日?;顒?。

1. 哈殼式運動:側臥位,屈膝,患側在上,緩緩將膝蓋向上打開(像打開的貝殼一樣),在終末端保持5秒,再緩慢放下,12個一組,每次做3組,每組之間休息30秒,每天2次。

2. 站立位髖關節(jié)外展訓練:在站立位,緩慢將一側大腿往外展開(臀部保持不動,收腹,身體不扭轉(zhuǎn)),保持在終末端保持5秒,再緩慢收回,12個一組,每次做2組,每組之間休息30秒。每天2次。

3. 站立位髖關節(jié)后伸訓練:在站立位,髖關節(jié)外后伸展不超過15°,保持3秒,再緩慢收回,12個一組,每次做3組,每組之間休息30秒。每天2次。

4. 橋式運動:仰臥位,雙下肢屈膝90°,緩慢將臀部從床面抬離,終末端保持5秒,再緩慢收回,12個一組,每次做5組,每組之間休息30秒。每天2~3次。

5. 微蹲訓練:站立位,雙腳與肩同寬,腳尖、膝蓋朝向正前方,緩緩屈膝30°(腳尖不超過膝蓋,腰背挺直),保持10秒,再緩慢站起,12個一組,每次做3組,每組之間休息30秒。每天2次。

注意事項:避免髖關節(jié)屈曲超過90°,內(nèi)收超過中線,內(nèi)旋超過中立位,一次性長時間坐位不超過1小時,仰臥位時應使用外展墊枕,避免雙腿交替性怕樓梯。

康復標準:無輔助下正常步態(tài),可登上10cm的臺階。

術后第三階段(第10~14周)

目標:交替性上下樓梯,能夠獨立完成下身穿戴,包括穿脫鞋襪,可進行特俗功能性活動(自行車、游泳),此時訓練每周可進行1~2次。 

1. 側向臺階訓練:在站立位下,患腿站在臺階上,屈髖20°,健側腳緩緩從臺階下落,再緩慢抬起(抬頭挺胸收腹),12個一組,每次做3組,每組之間休息30秒。每天2次。

2. 交替上下臺階練習:雙腳交替上下臺階,(抬頭挺胸收腹),12個一組,每次做2組,每組之間休息30秒。每天2次。

3. 貼壁滾球微蹲訓練:在站立位,靠墻微端(雙腳與肩同寬),在后背與墻之間夾一球,緩慢下蹲,緩緩屈膝30°(腳尖不超過膝蓋,腰背挺直),保持10秒,再緩慢站起,12個一組,每次做3組,每組之間休息30秒。每天2次。

4. 橋式運動:仰臥位,雙下肢屈膝90°,緩慢將臀部從床面抬離,終末端保持5秒,再緩慢收回,12個一組,每次做3組,每組之間休息30秒。每天2次。

5. 直腿抬高:在仰臥位下,健側下肢屈膝90°,患側下肢在伸膝狀態(tài)下,將大腿抬離床面20~30公分,終末端保持5秒,再緩慢收回,12個一組,每次做3組,每組之間休息30秒。每天2次。

6. 平衡/本體感覺訓練:雙腿和單腿動態(tài)活動(15~20分鐘)。

7. 功率自行車(20~30分鐘,可去健身房)

8. 雙側蹬腿/單側等腿練習(15個一組,每次3~5組,可去健身房)

注意事項:避免在疼痛下進行日常生活活動及治療性訓練。

輔具使用:

確定手杖高度的方法一:

(1)身體直立,以肘關節(jié)屈曲30°,腕關節(jié)背屈約30°的狀態(tài)握住手杖;

(2)使手杖頭位于腳尖前方和外側方直角距離各15cm處的位置。

確定手杖高度的方法二:人體直立,手杖高度與大轉(zhuǎn)子(髖關節(jié)突起部)處于等高的位置 

確定腋杖高度的方法:

(1)取站立位,將腋杖放在腋下,與腋窩保持3~4cm(2指)的距離;

(2)兩側拐杖分別置于腳尖前方和外側方直角距離各15cm處;

(3)肘關節(jié)屈曲約30°,手柄部位與大轉(zhuǎn)子高度相同。

平地行走

健側手扶手杖,站穩(wěn)→ 手杖和患肢同時向前邁步→ 健腿跟上 

上樓梯

雙手撐住腋杖→好腿先上臺階,站穩(wěn)→ 雙側腋杖和患肢一起跟上,站穩(wěn) 

下樓梯

雙手撐住腋杖→ 雙側腋杖和患腿先下臺階,撐穩(wěn)→健腿跟上 

1.密切觀察傷口情況,若出現(xiàn)傷口紅腫熱現(xiàn)象,請及時就診。

2.訓練中,訓練的強度應循序漸進,不要出現(xiàn)過度疲勞。

3.行走運動循序漸進,逐漸增加。

來源:康復精品資料庫

聲明:本文內(nèi)容及圖片均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相關權利人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立即處理配合采取保護措施,以保障雙方利益。

本文由“健康號”用戶上傳、授權發(fā)布,以上內(nèi)容(含文字、圖片、視頻)不代表健康界立場?!敖】堤枴毕敌畔l(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轉(zhuǎn)載、侵權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健康界(jkh@hmkx.cn)處理。

相關知識

超全孕期知識大全,看這一篇就夠了?
順產(chǎn)還是剖腹產(chǎn)?看這一篇就夠了??
新生兒臍帶護理, 看這篇就夠了!
月瘦30斤??減肥看這一篇就夠了
跑步方式&訓練方法,看這篇足夠了!
預防接種全攻略!看這篇就夠了
孕期不同階段胎教,收藏這篇就夠了
孕期健身,看這篇就夠啦
要體重還是要骨頭?——肥胖、減重和骨骼代謝的關系及減重術后骨骼健康的管理
腰椎間盤突出術后的神經(jīng)損傷靠運動能恢復嗎

網(wǎng)址: 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康復指南,看這一篇就夠了! http://m.u1s5d6.cn/newsview7190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