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國家癌癥中心發(fā)布:大腸癌的高危因素、預防和篩查

國家癌癥中心發(fā)布:大腸癌的高危因素、預防和篩查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8日 23:27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統(tǒng)稱結直腸癌,是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惡性腫瘤。據國家癌癥中心的數據:

2015年新發(fā)病例38.76萬,占所有惡性腫瘤的近1/10;死亡18.71萬,占所有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8%。

大腸癌的發(fā)展過程

并且,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趨勢。因此,重視大腸癌的篩查和預防非常重要。

大約90%以上的結直腸癌是由大腸腺瘤性息肉演變而來,這個過程需要5-10年。,這就為我們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提供了寶貴的時間。

第一章 結直腸癌的高危因素

盡管結直腸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確,但大量的研究證據表明結直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是由遺傳、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大腸癌大多由息肉演變而來

目前已經確認的危險因素有以下幾條:

1、家族史

結直腸癌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研究表明,直系親屬有患結直腸癌的,其一級親屬罹患該病的風險增加1.76~2.07倍,大約有10~30%的結直腸癌與家族史相關。

2、炎癥性腸病

炎癥性腸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與結直腸癌發(fā)病風險增高有關。研究表明炎癥性腸病患者的結直腸癌發(fā)病風險是一般人群的1.7~2.4倍。

3、紅肉和加工肉類

紅肉和加工肉類攝入與結直腸癌發(fā)病風險增高有關。紅肉即哺乳動物的肉類如牛羊豬肉;加工肉類即經過加工的肉類,如火腿腸、罐頭、熏(臘、腌肉)、培根等;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結直腸癌發(fā)病風險是健康人群的1.2~1.4倍;

5、肥胖

BMI指數每增加5 kg/m2,結直腸癌發(fā)病風險增加5%;

腰圍每增加10 cm,結直腸癌發(fā)病風險增加2%;

腰圍每增加1個標準差,結直腸癌發(fā)病風險增加16%。

注:(BMI)指數=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 ,

比如體重60kg,身高1.6米,則BMI指數=60÷1.6 x1.6=30.61

6、抽煙與飲酒

吸煙與腸癌發(fā)病風險明顯相關,抽煙10支/天以上,風險提高7.8%。

少量飲酒(<28 g/d)不會增加結直腸癌風險,每增加10g,風險提高7%。

第二章 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

人體的腸道

對于這些人必須要重視定期篩查:

1、一級親屬具有結直腸癌病史(一級親屬包括父母、同胞兄弟姐妹、叔叔、姑姑、姨、舅);

2、本人有結直腸癌病史;

3、本人有腸道腺瘤病史;

4、本人患有8~10年長期不愈的炎癥性腸??;

5、本人糞便潛血試驗陽性;

6、長期慢性精神刺激者;

7、符合下列幾項中任意2項者:

慢性腹瀉(病程在兩個月以上的腹瀉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fā)性腹瀉);

慢性便秘(病程至少6個月以上的便秘);

黏液血便;

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

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

第三章 這樣做可以預防腸癌

1、膳食纖維、全谷物、乳制品的攝入:

現(xiàn)有研究證據表明膳食纖維、全谷物、乳制品的攝入可降低結直腸癌發(fā)病風險。

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纖維素,可溶性植物纖維素能夠吸納較多水分,軟化大便和增加大便體積,刺激直腸,更容易排便,減少宿便,從而減少毒素在體內聚集。

另外,蔬菜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胡蘿卜素和葉酸等有益成分,可以預防大腸癌。

因此高纖維素飲食有利于減少大腸癌發(fā)病機會。

2、適當鍛煉,避免久坐

有規(guī)律的適當的體力運動、適當控制熱量攝入,避免肥胖、戒煙、戒酒等都有利于預防大腸癌。

長期久坐會導致血流循環(huán)不通暢,影響腸道蠕動和代謝,也增加了糞便中有害成分在結腸內滯留時間。

3、小劑量阿司匹林:

服用小劑量(100~300mg/天)阿司匹林可降低26%~36的結直腸癌發(fā)病風險。一般認為服用10年以上方可受益,建議在70歲以前開始服用。

由于阿司匹林會導致胃腸道出血等并發(fā)癥的風險,需要在專業(y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4、管住嘴:少吃紅肉、燒烤、加工肉類、腌漬食品

脂肪等肉類食物攝入過多會導致大腸癌發(fā)病率增加,來源于動物的飽和脂肪與大腸癌發(fā)病關系最為密切。動物脂肪在油煎、炸、烤及腌制過程中會產生一些致癌物。

紅肉是2A類致癌因子

第四章 大腸癌的癥狀

大部分的結直腸癌在早期沒有癥狀或者癥狀不明顯。

疾病進展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xiàn)臨床癥狀,最多見的有以下幾方面表現(xiàn):

1、腸道刺激癥狀,排便習慣發(fā)生改變,大便次數增多,腹瀉或便秘,或二者交替,肛門墜脹,腹部隱痛等。

2、便血:多數間歇出現(xiàn),有時為粘液血便,有時暗紅血便。

3、腹痛、腹脹,大便不容易排除等腸梗阻表現(xiàn),多為大腸癌晚期表現(xiàn)。

4、在腹部摸到包塊,較硬,排大便后也不消失。

5、出現(xiàn)乏力、貧血、消瘦等癥狀。

因此,對于居民有上述不適者,建議到醫(yī)院就診,完成大便潛血、結腸鏡等檢查,以明確或排除診斷。

第五章 大腸癌的篩查

結腸鏡是結直腸癌篩查的金標準,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息肉等癌前疾病,還能在腸鏡下治療癌前病變和早癌。

如果不愿做或者不能做腸鏡檢查,可以先糞便實驗,再進行下一步檢查。

篩查的目標人群應該是40-75歲之間。

腸鏡檢查

下表為我國指南建議的流程:

一、對于普通人群:

①糞便潛血實驗為每年1次;

②糞便DNA檢測每1~3年1次;

③每5~10年做1次高質量結腸鏡檢查。

二、對高危人群:

年齡≥40歲,具有以下一項者可視為高?;颊撸?/strong>

①免疫法糞便隱血試驗陽性;

②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病史;(一級親屬指的是:一個人的父母、子女以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③本人有癌癥史或腸息肉史;

④同時具有以下兩項及兩項以上者;慢性便秘、慢性腹瀉、粘液血便,不良生活事件史以慢性闌尾炎史。

對高危對象作腸鏡檢查,陽性者根據治療原則處理,陰性者每年復查1次大便潛血試驗;

如篩檢出腫瘤,可選擇內鏡下或外科手術切除,并進行綜合治療;

檢出息肉,切除后具體復查頻度可遵循你的醫(yī)生的建議,也可參考下表:

主要參考文獻:

1.中國早期結直腸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意見(2019,上海)

2.林泳 王紅,結直腸癌的篩查模式與篩查方法,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 2017,16(05): 342-345

3.國家癌癥中心中國結直腸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制定專家組. 中國結直腸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2020,北京)[J]. 中華腫瘤雜志, 2021, 43(1):16-38.

潛心科普,不媚俗流


感謝關注  歡迎轉載  凡是申請  一律開白

撰文、編輯:老杜  

本文由“健康號”用戶上傳、授權發(fā)布,以上內容(含文字、圖片、視頻)不代表健康界立場?!敖】堤枴毕敌畔l(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轉載、侵權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健康界(jkh@hmkx.cn)處理。

相關知識

癌癥五大危險因素及預防
給肺癌、肝癌、胃癌體檢篩查高危人群??的體檢和預防建議
常規(guī)體檢能篩查癌癥嗎?23種因素易誘發(fā)癌癥
提高癌癥防治認知?提升早篩早診意識
健康體檢≠癌癥篩查,這樣選擇才全面有效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就介紹健康中國行動——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和癌癥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
高質量規(guī)范化推動癌癥防治 第十一屆國家癌癥中心學術年會舉行
貴陽東大肛腸醫(yī)院:姐姐剛腸癌去世,弟弟也查出腸癌晚期!腸癌到底什么時候干預?
早癌篩查=挽救生命
養(yǎng)生保健十件事能有效預防癌癥

網址: 國家癌癥中心發(fā)布:大腸癌的高危因素、預防和篩查 http://m.u1s5d6.cn/newsview63227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