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一文讀懂疼痛康復

一文讀懂疼痛康復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4日 20:03

疼痛的定義

疼痛是現(xiàn)有的或潛在的組織損傷或者根據(jù)這種損傷所描述的一種不愉快的情緒體驗。

這一定義概括了主觀和客觀的感受,即疼痛是由于多因素如軀體、行為、心理、認知造成的。疼痛是許多疾病常見或主要的癥狀,可引起機體發(fā)生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和嚴重后果。如術后疼痛可影響病人術后的恢復,慢性疼痛可使人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近年來我國對疼痛愈加重視,許多醫(yī)院在疼痛治療門診和病房的基礎上,已發(fā)展成為或疼痛診療中心。

疼痛的分類

按疼痛的程度

輕微疼痛 中度疼痛 劇烈疼痛

按持續(xù)時間

急性疼痛 慢性疼痛

按疼痛部位

淺表痛 深部痛

按解剖部位

頭痛 頜面痛 頸項痛 肩 上肢痛 胸痛 腹痛 腰背痛 盆腔痛 下肢痛 肛門 會陰痛

疼痛的評定方法

1)口述分級評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s,VRS)

病人描述自身感受的疼痛狀態(tài)

一般將疼痛分為四級:

無痛 輕微疼痛 中度疼痛 劇烈疼痛

最輕程度疼痛的描述常為0分

每增加1級即增加1分

應用

此法簡單,適合臨床簡單的定量評測疼痛強度以及觀察療效的指標。

缺點

缺乏精確度、靈敏度,不適合科學研究。

2)數(shù)字疼痛評分法 (numerical pain rating scale,NPRS)

應用

臨床上因效度較高,常用于評定下背痛、類風濕關節(jié)炎及癌痛。

3)目測類比測痛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評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

應用

此法是目前臨床疼痛治療時最常用的疼痛定量方法,也是比較敏感和可靠的方法。

疼痛治療的原則

早期治療

疼痛早期的發(fā)現(xiàn),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診斷及評估

對患者查體,尋找痛點,對疾病的正確診斷及評估有積極意義。

規(guī)范化治療

藥物治療

應遵循用藥個體化原則。

非藥物治療

安全有效的原則。

調動患者主動性

患者的積極參與是取得療效的關鍵。

常用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疼痛治療中較為基本、常用的方法。

目的是使疼痛盡快緩解,有利于患者盡早恢復或獲得功能性活動。

常選用的藥物包括鎮(zhèn)痛、鎮(zhèn)靜藥,抗痙攣藥、抗抑郁藥、糖皮質激素、血管活性藥物和中草藥。

藥物的使用要充分注意疼痛的特點,特別明確疼痛的病因、性質、程度、部位及對疼痛藥物的反應。

主要作用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選擇性抑制痛覺的藥物。

麻醉性鎮(zhèn)痛藥 非類固醇抗炎藥 其他輔助性鎮(zhèn)痛藥

2)神經(jīng)阻滯療法

機制是通過阻斷痛覺的神經(jīng)傳導通路、阻斷疼痛的惡性循環(huán)、改善血液循環(huán)、抗炎等達到鎮(zhèn)痛目的。

療效與操作技術關系密切,要求操作技術相對較高。

常見方法: 經(jīng)皮用藥 神經(jīng)根封閉 星狀神經(jīng)節(jié)阻滯 腰交感神經(jīng)阻滯 適應癥 全身各部位各種性質的疼痛都可以使用。 各種急慢性疼痛。 多種非疼痛性癥狀和疾病。 如面神經(jīng)麻痹、痙攣、視網(wǎng)膜血管閉塞癥、高血壓、甲亢等。 禁忌癥 不合作者,包括精神失常者。 穿刺部位的皮膚或深層組織有感染病灶者。 有出血傾向或正在進行抗凝治療者。 對局麻藥過敏者。 診斷不明確者。

3)椎管內給藥

機制

將藥物持續(xù)或間斷注入椎管內膜外腔中,可以消腫,減輕炎癥反應,除對神經(jīng)根的壓迫,使疼痛緩解。

常見方法 蛛網(wǎng)膜下腔注藥、硬脊膜外腔注藥。

用于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椎管狹窄癥、下肢疼痛等。

4)痛點注射

主要用于慢性疼痛疾病,如腱鞘炎、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緊張性頭痛及腰肌勞損等。

常見方法: 腱鞘內注射:將藥物注入腱鞘內、有消炎、松解粘連、緩解疼痛的作用,常用于手指屈肌腱鞘炎和腱鞘囊腫等病癥。 關節(jié)內注射:將藥物注入關節(jié)內,治療關節(jié)炎疼痛或增加膝關節(jié)滑液的分泌,從而減少運動時疼痛。

5)物理治療(理療)

電刺激鎮(zhèn)痛療法

經(jīng)皮神經(jīng)電刺激神經(jīng)療法 應用一定頻率、一定波寬的低頻脈沖電流作用于體表,刺激感覺神經(jīng)達到鎮(zhèn)痛的治療方法。 適應于術后傷口痛、神經(jīng)痛、扭挫傷、肌痛、關節(jié)痛、頭痛、截肢后殘端痛、幻痛等。 禁忌癥包括置于心臟起搏點、頸動脈竇部位、孕婦下腹部和腰部,認知障礙者不得自己使用此療法。 深部腦刺激

通過神經(jīng)外科手術,將電極置入腦部,電刺激垂體。 治療一些頑固性疼痛。 其他療法 經(jīng)皮脊髓電刺激療法 脊髓刺激療法 間動電療 干擾電療等。

熱療

熱療可以提高痛閾,也可使肌梭興奮性下降,導致肌肉放松,而減少肌肉痙攣;熱可產(chǎn)生血管擴張,增加血液循環(huán),降低患部充血,促進炎癥吸收;皮膚溫度感受器受到刺激,可以抑制疼痛反射。 電熱墊、電光浴、熱水袋、熱水浸泡、熱水浴、熱敷、或蠟浴等。 常用于肌肉、關節(jié)和軟組織病變所致的疼痛、退行性關節(jié)病變和椎間盤病變所致腰痛、痛性關節(jié)炎和肌筋膜炎等骨骼肌肉疾患、胃腸道和泌尿道平滑肌痙攣。

冷療

冷可以降低肌張力,減慢肌肉內神經(jīng)傳導速度,從而減輕原發(fā)骨關節(jié)病變所致的肌肉痙攣。 損傷(不嚴重的)初期(48小時內)使用冷療能減輕疼痛,預防和減少出血與腫脹。 常有于骨科手術后止痛,頭痛、牙痛、輕度燙傷、早期肱骨外上髁炎。

6)手法治療

其治療作用主要是緩解疼痛,治療疼痛。 各種手法治療都各成體系,有其獨特的操作方法。 該方法治療疼痛療效顯著,已逐漸成為一種新型療法 目前手法治療有Mckenzie脊柱力學治療法等。

7)運動療法

以生物力學和神經(jīng)發(fā)育學為基礎,采用主動和被動運動。 患者有主動活動的能力時,更要提倡主動活動。 運動對骨關節(jié)和肌肉的影響、骨代謝的影響、及心理精神的影響有助于緩解疼痛。 常與手法治療合用,治療疼痛的效果顯著。

8)松動術

主要作用是通過生物力學與神經(jīng)反射作用而達到止痛效果。 康復治療師應用手法使關節(jié)的骨端能在關節(jié)囊和韌帶等軟組織的彈性所限范圍內發(fā)生移動的操作技術,包括推動、牽拉和旋轉。 用于治療疼痛的松動術常使用輕手法。 目前以Mait1and的脊柱關節(jié)松動術最為常用。

9)針灸、推拿和按摩

針灸治療 針灸可減輕或緩解疼痛。常用體針療法。 推拿和按摩 有助于肌肉的放松,改善異常收縮,糾正關節(jié)的紊亂,減輕活動時的疼痛。

10)身體支持和支具的應用

保持身體的正常對位、對線可以緩解疼痛。 患者應自身矯正、注意姿勢。 采用支具,如腕部支具、脊柱支具等,可以穩(wěn)定和支持關節(jié),減少肢體的壓力和應力。 注意合理使用支具和佩戴支具的時間。

11)手術

手術破壞神經(jīng)通路達到止痛,還可進行外科冷凍神經(jīng)、手術置入刺激器治療慢性疼痛。 手術的理想要求是,不損傷其他感覺纖維或運動纖維;對周圍正常組織無侵襲;術后無疼痛復發(fā)。到目前為止,尚無一種除痛手術能同時滿足上述三條要求。 手術風險大,應慎重選擇。

12)心理療法

疼痛病人常伴有精神、心理的改變,心理因素在慢性疼痛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 醫(yī)務人員采用解釋、鼓勵和安慰等手段,幫助病人消除焦慮、憂郁和恐懼等不良心理因素,調動病人主觀能動性,并樹立信心,為配合治療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還有催眠和暗示、松靜療法(放松療法)、認知療法以及生物反饋法等。

13)健康教育

針對患者疼痛的誘發(fā)因素及注意事項等進行宣傳教育。 利用宣傳板、宣傳冊、健康講座、口頭宣教、錄像帶等進行教育。 學會控制自己不良情緒及對壓力的反應,適當宣泄,使自己擁有愉快的心情。

資料整理自網(wǎng)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知識

一圖讀懂
一圖讀懂:孕前孕期保健
綠色出行宣傳月丨一文讀懂“綠色出行”
《讀懂大健康》書籍專題
疼痛的康復治療有哪些方法
新華社發(fā)文:藥品說明書,要讓患者看得清讀得懂
一圖讀懂 免費孕前優(yōu)生健康檢查服務(含宣傳海報)
體檢報告不再難懂,在線工具幫你解讀健康數(shù)據(jù)
不懂康復?你損失了最好的「治療」!
一圖讀懂丨食要三減,體要三健!瘦得越快越好嗎?健康體重這樣管理→

網(wǎng)址: 一文讀懂疼痛康復 http://m.u1s5d6.cn/newsview6315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