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月經不調相關疾病、醫(yī)生、咨詢記錄、科普知識

月經不調相關疾病、醫(yī)生、咨詢記錄、科普知識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7日 19:56

一、西醫(yī)治療月經不調
確診為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所致的月經病,在治療上應根據(jù)病情的輕重及患者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月經病給患者帶來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治療也要從解決病人的這些問題人手:

1、出血與貧血:
由于經期長及經量多造成。除一般止血措施外,可酌情選用激素或刮宮止血。

2、周期紊亂:
可采用雌激素、孕激素單一或聯(lián)合的周期治療,也可用中藥治療。

3、不孕:
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軸中的一個或多個環(huán)節(jié)功能失調引起無排卵,是月經病的病理生理基礎之一,也是不孕的原因之一,是許多患者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有些患者雖然排卵但黃體功能不足,也能引起不孕。根據(jù)患者情況選擇不同的促排卵藥物,改善卵巢的功能或代替垂體及下丘腦的部分功能。

二、中藥治療月經不調
1、月經先期
1)實熱型:
癥見月經提前而至,量多,色深紅或紫紅,質黏而稠,伴心煩,口干,面紅,尿黃,便干,舌質紅,舌苔黃。治療選用止血片。

2)虛熱型:
癥見經行提前,量少色紅,質稠,伴手足心熱,兩顴骨潮紅,舌紅苔少。治療可選用知柏地黃丸。

3)肝郁化熱型:
癥見月經提前,量或多或少,色紅或紫,或夾有瘀塊,伴乳房、胸脅、小腹脹痛,心煩易怒,口苦,舌苔薄黃。治療用加味逍遙丸。

4)氣虛型:
癥見經行提前,量多色淡,質清稀,伴神疲乏力,心慌氣短,食少,大便稀軟,舌淡,苔薄。治療宜選用人參歸脾丸。

2、月經后期
1)實寒型:
癥見經期延后,色黯量少,伴小腹冷痛,熱敷則痛減,怕冷,面色蒼白。治療可選用七制香附丸或痛經丸。

2)虛寒型:
癥見行經延后,量少,質清稀,小腹隱隱作痛,喜溫喜按,伴腰酸無力,小便清長,大便稀軟。治療可用艾附暖宮丸。

3)血虛型:
癥見經期延后,量少色淡,質清稀,伴頭暈眼花,心慌失眠,面色蒼白或萎黃,手足麻木。治療可選用當歸丸、八珍益母丸、當歸紅棗顆粒等。

4)氣滯型:
癥見月經延后,量少色黯有塊,伴小腹脹痛,胸脅乳房作脹。治療選用七制香附丸或元胡止痛片。

3、月經先后無定期
1)肝郁型:
癥見經來或提前或錯后,經量或多或少,經行不暢,伴胸脅、乳房、少腹脹痛,噯氣食少,悶悶不樂。治療可選用加味逍遙丸。

2)腎虛型:
癥見經來或先或后,量少色淡,伴頭暈耳鳴,腰酸腿軟,足后跟痛,夜尿多。治療宜選用烏雞白鳳丸合六味地黃丸。

4、經期延長
1)氣虛型:
癥見月經淋漓不凈,色淡質稀,伴神疲乏力,心慌失眠,食少,大便稀,舌淡。治療宜選用人參歸脾丸。

2)血熱型:
癥見月經持續(xù)不凈,量少色紅,伴手足心熱,口燥咽干,兩顴潮紅,舌紅,苔少。治療可用止血片合知柏地黃丸。

5、月經過多
1)氣虛型:
癥見月經量多,色淡,清稀如水,伴面色萎黃,心慌氣短懶言,四肢無力,舌淡。治療可選用烏雞白鳳丸、人參歸脾丸。

2)血熱型:
癥見經來量多,色深紅或紫紅,質稠或有塊,伴心煩口渴,腰腹脹痛,尿黃,大便干,舌紅苔黃。治療宜選用止血片。

6、月經過少
1)血虛型:
癥見月經量少色淡,或點滴即凈,伴小腹空痛,頭暈眼花,心慌,面色萎黃,舌淡。治療選用當歸紅棗顆粒、婦康寶口服液或四物合劑。

2)腎虛型:
癥見月經量少,伴腰膝酸軟,足跟痛,頭暈耳鳴,舌淡。治療宜選用烏雞白鳳丸合六味地黃丸。

3)血瘀型:
癥見經來量少,色紫黑有塊,小腹脹痛拒按,血塊排出痛減,舌質紫黯有瘀斑。治療選用七制香附丸、婦科得生丸合益母草膏。以上藥物請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

三、中成藥治療
1、烏雞白鳳丸三盒裝,這種藥品用純?yōu)蹼u為主要原料,有養(yǎng)血生津,寧神益智,調經止帶的功效。熟地、當歸、白芍養(yǎng)血活血,川芎、丹參活血行血,充分發(fā)揮活血養(yǎng)血的功效。人參、黃芪、山藥、芡實健脾益氣,化濕止帶;鹿角補肝腎,益精血,益腎助陽;牡蠣、生地、天冬、銀柴胡、青蒿滋陰清熱;香附疏理肝氣,調經止痛,這些均為佐藥。全方氣血雙補,陰陽并調,為補血養(yǎng)血,調經止帶名方。主要用于氣血兩虧引起的月經不調,行經腹痛,少腹冷痛,體弱乏力,腰酸腿軟等問題。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藥物孕婦禁用。

2、婦科調經片,婦科調經片養(yǎng)血柔肝,理氣調經。養(yǎng)血、調經、止痛。主要用于肝郁血虛所致的月經不調,經期前后不定、行經腹痛,閉經,經行乳房脹痛,經期偏頭痛等。這個藥物青春期少女及更年期婦女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盲目使用。

3、復方益母草膏,調經養(yǎng)血,化瘀生新。用于血瘀氣滯引起的月經不調,行經腹痛,量少色暗。這種藥物在感冒時不宜使用。

四、月經失調 -按摩調節(jié)
1、預備式:平臥床上,雙目微閉,呼吸調勻,左手掌重疊于右手背上,將右手掌心輕輕放在下腹部,靜臥1~3分鐘。

2、團摩臍周:左手掌疊放在右手背上,將右手掌心放在肚臍下,適當用力按順時針繞臍團摩腹部1~3分鐘,至腹部發(fā)熱為佳。
功效:溫經散寒,調理氣血。

3、團摩下腹:左手掌心疊放在右手背上,將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適當用力按順時針、逆時針作環(huán)形摩動1~3分鐘,以皮膚發(fā)熱為佳。
功效:益氣壯陽,交通心腎。

4、搓擦腰骶:將雙手掌分別放在腰骶部兩側,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分鐘,以腰部發(fā)熱為佳。
功效:強腰壯腎,活血通絡。

5、揉按關元穴: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將拇指腹放在關元穴,適當用力揉按0.5~1分鐘。
功效:滋養(yǎng)肝腎,調經止痛。

6、按揉足三里穴:將一手食指與中指重疊,中指指腹放在同側足三里穴上,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雙下肢交替進行。
功效:補脾健胃,調和氣血。

相關知識

流產相關疾病、醫(yī)生、咨詢記錄、科普知識
早產兒相關疾病、醫(yī)生、咨詢記錄、科普知識
疾病預防科普知識范例6篇
疾病預防相關知識題庫.docx
遺傳咨詢知識科普
健康課堂之假月經的家族遺傳與咨詢建議
咨詢健康知識
線上咨詢性疾病醫(yī)院醫(yī)生
遺傳咨詢可能發(fā)生在人生任一階段,完善遺傳咨詢服務體系不僅關乎健康
如何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關于咨詢師的真相和路徑你不可不知

網址: 月經不調相關疾病、醫(yī)生、咨詢記錄、科普知識 http://m.u1s5d6.cn/newsview60318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