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慢性病卻越來越多了,而很多慢性病都跟不健康的飲食有關,許多人都認同吃得太“好”了這個原因。
一個人比較胖,我們就會習慣性地認為他是好的吃多了,營養(yǎng)和熱量過剩,這樣的人跟不胖的人相比,我們會認為他得慢性病的幾率更高。但真的是這樣嗎?真相或跟你想的不一樣,很多慢性病其實都跟“隱性饑餓”有關!
可能很多人表示很不理解,現在跟以前相比,食物已經不匱乏了,而是多樣性,我們有各種選擇,吃不飽的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為什么說很多病跟隱性饑餓有關?饑餓就是饑餓,何來隱性一說?
其實,你以為的吃飽了,可能是假象!因為人體需要多種營養(yǎng)物質,你覺得你吃飽了,可能只是滿足了某一種營養(yǎng)的需求,還可能已經過剩了,但是對于其他一些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你的攝入量卻遠遠不夠。
【隱性饑餓】
指機體缺乏某種必需營養(yǎng)元素,或者營養(yǎng)不均衡,但與此同時有部分營養(yǎng)物質卻過量了,所謂“旱的旱死,澇的澇死”,于是就出現了隱蔽性營養(yǎng)需求的饑餓情況。我國約有3億人處于隱性饑餓的狀態(tài),這種現象尤其在兒童、青少年和挑食的人和肥胖的人身上較為多見。
那么,常見的隱性饑餓包括哪些呢?對照自查,看看你在其中嗎?
缺鐵
貧血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種缺鐵帶來的問題了,缺鐵會引起體內血紅細胞減少,對于長期不吃肉的人來說,更容易缺乏。如果你平時總是感到身體乏力、臉色比較蒼白、頭暈眼花、氣短,或許是身體在提醒你要及時補鐵了。
改善建議:改善的原則是根治病因,若是營養(yǎng)不足導致的,平時可適當常吃點菠菜、肝和蛋類食物,有助于補充,對于對鐵的需求量比較大的人群,比如孕婦,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補充鐵劑。若是因為疾病因素引起鐵吸收不足或流失過多,要及時進行治療。
缺碘
這主要跟攝入不足有關,缺乏早期身體并沒有很明顯的表現,由于它跟甲狀腺關系密切,缺乏的話,容易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少數患者會出現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等壓迫性表現。小孩子如果缺碘,容易影響到智力和身體發(fā)育。
改善建議:積極治療甲狀腺腫大,但要注意補碘過多可能會引起碘甲亢。平時可以吃點海帶等碘含量較為豐富的食物,如果生活的地區(qū)缺碘,要吃碘鹽。
缺鋅
儲備少和攝入少是常見原因,一旦缺乏對身體有多種不利影響,容易導致孩子生長發(fā)育緩慢,部分孩子還會有“異食癖”,比如經常會吃紙。對于其他人來說,免疫力會因此下降,皮膚也容易受損,還會增加得夜盲癥的幾率。
改善建議:平時可以吃點鋅含量高的食物,如堅果、動物肝臟、海鮮。嚴重缺乏的可在醫(yī)生指導下口服一些藥物來補充。
缺維生素B族
維生素有很多種類,在這里想跟大家講的是B族,因為這是現在很多人容易缺乏的。由于現在大家吃的食物都比較精細,但是精制食物中的這些營養(yǎng)大大流失了,而碳水增加了,攝入太多,就容易過剩,變成隱性饑餓。缺乏的種類不一樣,身體表現有所區(qū)別,不妨對照下表看看:
改善建議:這類維生素在谷物、豆類、蔬菜、動物肝臟內廣泛存在,平時可適當吃點。若需要吃維生素B族維生素,要謹遵醫(yī)囑,不宜過量進補。
這幾種就是常見的隱性饑餓,由此可見,相信大家也能看出,要想預防和解決這個問題,保持膳食平衡是很重要的,建議大家要注重食物多樣化,做到葷素搭配、粗細搭配。
言而總之,隱性饑餓會增加多種疾病的風險,有數據顯示,它在影響著全球1/3的人口健康,不想被慢性病纏身,建議大家平時一定要注意均衡營養(yǎng),合理攝入多種營養(yǎng)素。
1、 曹德旺:許家印39億貸款兩萬億,500倍杠桿!
2、 “深圳玫瑰”邢丹與叢飛的孩子,已經上高中了
3、 實施全面節(jié)約戰(zhàn)略!中央經濟工作六大民生看點
4、 美女護士調任派出所長后兩次晉升 ……
5、 教科局原書記出軌下屬妻子,被殺身亡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