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解密2022膳食指南: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解密2022膳食指南: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4日 07:22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nèi)容,快來關(guān)注“養(yǎng)生前沿”。

導語:體重是評價人體營養(yǎng)和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運動和膳食平衡是保持健康體重的關(guān)鍵。體重過低和過高均易增加疾病風險。堅持日常身體活動,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步。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以下簡稱“膳食指南”)由中國營養(yǎng)學會編著,于2022年4月發(fā)行第一版,膳食指南是我們中國居民的“膳食法寶”,是居民健康飲食的“健康指導師”。

膳食指南中指明了平衡膳食八大準則,分別為一:食物多樣,合理搭配;二:吃動平衡,健康體重;三:多吃蔬果、奶類、全谷、大豆;四:適量吃魚、禽、蛋、瘦肉;五:少鹽少油,控糖限酒;六:規(guī)律進餐,足量飲水;七:會烹會選,會看標簽;八:公筷分餐,杜絕浪費。

膳食指南自1989年首次發(fā)布以來,結(jié)合中國居民營養(yǎng)攝入狀況和不斷變化的需求更新過多次版本。這次2022年版本更適合現(xiàn)階段居民的營養(yǎng)需要,以下我們對2022年版膳食指南八大準則進行精讀。

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八大準則之二: 吃動平衡 健康體重

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居民身體活動不足,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達50.7%。研究證明,適量的身體活動有助于保持健康體重,不僅能夠增強體質(zhì),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癥等慢性病風險,同時也有助于調(diào)節(jié)心理平衡,改善認知,緩解焦慮,促進良好的睡眠。

日常飲食對保持正常體重十分重要,體重過低或過重都是不健康的表現(xiàn)。

01健康體重標準

目前常用的判斷健康體重的指標是體質(zhì)指數(shù)(BMI),這是最常用的判別一個人是否過重的指標。我國健康成年人(18--64歲)BMI正常范圍為18.5—23.9kg/㎡。

BMI是用體重(以公斤計算),除以身高(以米計算)的平方。比如,一名女士體重71.2公斤,身高為1.62米,那么她的BMI值是27.1,明顯高于正常范圍18.5—23.9,這就說明她的BMI值屬于過重。

衡量身體指標的值還有體脂率和腰圍指標。因為就算兩個人的體重一樣,體內(nèi)脂肪多的人面對健康的風險相對來說會更大,所以單看體重不能完全看這個人是否真正健康。

一般來說,我國成年女性的體脂率為20%--25%,男性為15%--18%,超過20%為肥胖;腰圍也是一樣,如果你是“蘋果體型”,身體中段有很多多余的脂肪,那么在腹腔的重要器官周圍,很可能也堆積了脂肪,這就對健康很不利。

我國的腰圍標準是女性小于等于85厘米,男性小于等于90厘米。如果超過這個標準就是“腹型肥胖”了。

BMI值、體脂率和腰圍指標是衡量我們身體健康的最基本的指標。我們可通過其標準值對照自己的身體予以檢視,如果有一項指標超出標準值就需要調(diào)整,平時注意吃動平衡就能很好地達到健康體重。

02如何食不過量

正常情況下,每個人一天吃多少食物的量是根據(jù)自身身體所需能量計算出來的。能量需要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年齡、身高、體重、身體活動水平等,另外,減肥增重、基礎代謝降低、懷孕哺乳狀態(tài)也會影響能量需求量。

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我國成年人(18--49歲)低身體活動水平者能量需要量為2250kcal,女性為1800kcal。其它情況具體能量需要可見下表:

輕中重體力人員人體能量需要表

大概了解了自己的每天能量需要,就可以制定自身膳食計劃了,盡量做到食不過量。

膳食指南中對成人一天的攝入標準作了詳細說明:谷類200--300g,其中谷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蔬菜類300--500克、水果類200--300克;動物性食物120--200克;奶及奶制品300--500克、大豆及堅果類25--35克。

要做到食不過量,需要合理搭配食物,既要保持能量平衡也要保持身體所需營養(yǎng)素的平衡。以下技巧可以幫助你建立健康的飲食行為:

一是定時定量進餐,細嚼慢咽。定時定量可避免過度饑餓引起飽食中樞神經(jīng)反應遲鈍而過多進食;細嚼慢咽也是避免過度進食,同時可以促進食物的消化。

二是參考膳食指南用量標準,每頓飯有節(jié)制,七分飽。適當限制進食量,不完全吃飽,對預防能量攝入過多而引起的超重和肥胖有重要作用。

三是減少高油高糖高鹽食物的攝入。學會看食品標簽上的營養(yǎng)成分表,了解食品的能量值,少選高油高糖高鹽食品,同時在日常烹飪中也要避免。

四是減少在外進餐。在外進餐一般時間較長,會不自覺增加食物攝入量。

03每天如何運動

成年人的身體消耗包括基礎代謝、身體活動和食物熱效應。其中身體活動的能量消耗占15%--30%。每天能量攝入量在1600--2400kcal時,身體活動消耗15%大約是240--360kcal。

成人每周應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堅持日常身體活動,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步。同時注意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對身體有益。

進行不同強度身體活動消耗的能量不同,身體活動強度越大消耗的能量越多;反之,消耗的能量越少。根據(jù)不同的運動項目分類,成年人每天身體活動量相當于快走6000步的活動時長,可見下表:

相當于快走6000步的活動和時長

日常除了基本身體活動如家務勞動、職業(yè)身體活動、交通往來活動外,應加強主動性活動。主動性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等)、抗阻運動(如啞鈴、彈力帶等)、柔韌性運動(如太極、瑜伽等)和平衡協(xié)調(diào)類運動(如平衡健身操等),運動時可以兼顧不同類型的運動。

俗話講“一口吃不成胖子”,體重增加是長期積累的結(jié)果。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增加少量能量,也相當于米飯40g,水餃25g或烹調(diào)油5g,累積起來大概可以增加體重1kg,10年、20年之后一個正常體重的人也會變成“胖子”。

因此,預防不健康體重增加要從日常點滴飲食習慣做起,從少吃1--2口做起。另一方面,也要達到每天的運動量,實現(xiàn)日常的吃動平衡。只要長期堅持這種生活方式,就一定會擁有一個苗條健康的身體。

總結(jié):把身體活動和運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好膳食規(guī)劃,做到吃動平衡。健康體重不僅是吃出來的,也在于日常的運動。平時運動可堅持“有氧運動天天有、抗阻運動不可少、柔韌運動隨時做”的原則,培養(yǎng)興趣,把運動變成終身相伴的好習慣。

相關(guān)知識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發(fā)布——吃動平衡 科學減重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來了,就這么吃!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022)修訂和解析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發(fā)布——我國首次提出“東方健康膳食模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幫您把好一日三餐營養(yǎng)關(guān)
膳食平衡,吃出健康人生
減重的膳食指南,瘦身的膳食寶塔
平衡膳食與健康
怎樣吃更健康?這份適合國人體質(zhì)的膳食指南請收好!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網(wǎng)址: 解密2022膳食指南: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http://m.u1s5d6.cn/newsview4980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