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針刺療法的基本分類有哪些 針刺療法的針具用法你了解嗎

針刺療法的基本分類有哪些 針刺療法的針具用法你了解嗎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3日 07:49

一、針刺療法的介紹和基本分類

  基本介紹

  運用各種不同的針具刺入腧穴,或刺激腧穴、經(jīng)絡,以達到防治疾病的方法。又稱針法、刺法。針刺療法和灸法共同組成針灸療法,是中醫(yī)針灸學的重要技術和治療手段。臨床常用的針具有毫針、三棱針、皮膚針、皮內(nèi)針、火針、鍉針、圓利針等。還有一種芒針,又稱長針,是毫針長度的延長,同屬于毫針類。

  基本分類

  根據(jù)針具的不同形制、用途、刺激方式等,針刺療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毫針療法。用毫針(包括芒針)刺入皮內(nèi)。

  ②皮膚針療法。用多支短針淺刺人體皮膚。

 ?、燮?nèi)針療法。以特制的小型針具固定于腧穴部的皮內(nèi)或皮下、進行較長時間埋藏。

 ?、芑疳槸煼āS锰刂频尼?,針尖用火燒紅,迅速刺入人體的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療疾病。

 ?、菟槸煼ǎ址Q穴位藥物注射法。用注射針刺入皮膚后,推注相應藥物治病。

 ?、掊~針療法。用鍉針按壓經(jīng)絡腧穴治病。

  ⑦電針療法。以毫針刺入腧穴后,針柄通過電流,以加強刺激量。

 ?、啻探j療法。用三棱針刺血絡以放血治病。

  ⑨圓利針療法。用圓利針點刺體表或挑刺皮下組織。

二、針刺療法的針具選擇和體位選擇

  針具選擇

  針具選擇應以具有一定的硬度、彈性和韌性,臨床上有金質(zhì)、銀質(zhì)和不銹鋼三種。金質(zhì)、銀質(zhì)的針,彈性較差,價格昂貴,故較少應用。臨床應用一般以不銹鋼為多。選針具應根據(jù)病人的性別、年齡的長幼、形體的肥瘦、體質(zhì)的強弱。病情的虛實、病變部位的表里淺深和所取腧穴所在的具體部位,選擇長短、粗細適宜的針具。如男性、體壯、形肥,且病變部位較深者,可選稍粗稍長的毫針。反之若女性、體弱、形瘦,而病變部位較淺者,就應選用較短、較細的針具。至于根據(jù)腧穴的所在具體部位進行選針,一般是皮薄肉少之處和針刺較淺的腧穴,選針宜短而針身宜細;皮厚肉多而針刺宜深的腧穴宜選用針身稍長、稍粗的毫針。臨床上選針常以將針刺人腧穴至之深度,而針身還應露在皮膚上稍為宜。如應刺入0.5寸,可選1.0寸的針,應刺入1.0寸時,可選1.5~2.0寸的針。

  體位選擇

  針刺時患者體位選擇是否適當。對腧穴的正確定位,針刺的施術操作,持久的留針以及防止暈針、滯針、彎針。甚至折針等,都有很大影響。如病重體弱,或精神緊張的病人,采用坐位,易使病人感到疲勞,往往易于發(fā)生暈針。又如體位選擇不當,在針刺施術時,或留針過程中。病人常因移動體位而造成彎針、滯針,甚至發(fā)生折針事故。因此根據(jù)病情選取腧穴的所在部位,選擇適當?shù)捏w位,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確定位又便于針灸的施術操作和較長時間的留針而不致疲勞的原則。臨床上針刺時常用的體位,有如下幾種;

  1.仰臥位:適宜于取頭、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2.側(cè)臥位:適宜于取身體側(cè)面少陽經(jīng)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

  3.伏臥位:適宜于取頭、項、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側(cè)及上肢部分腧穴。

  4.仰靠坐位:適宜于取前頭、顏面和頸前等部位的腧穴。

  5.俯伏坐位:適宜于取后頭和項、背部的腧穴。

  6.側(cè)伏坐位:適宜于取頭部的一側(cè),面頰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三、針刺療法的針具用法

  選擇針具針具選擇應以具有一定的硬度、彈性和韌性,臨床上有金質(zhì)、銀質(zhì)和不銹鋼三種。

  金質(zhì)、銀質(zhì)的針,彈性較差,價格昂貴,故較少應用。臨床應用一般以不銹鋼為多。選針具應根據(jù)病人的性別、年齡的長幼、形體的肥瘦、體質(zhì)的強弱。病情的虛實、病變部位的表里淺深和所取腧穴所在的具體部位,選擇長短、粗細適宜的針具。如男性、體壯、形肥,且病變部位較深者,可選稍粗稍長的毫針。反之若女性、體弱、形瘦,而病變部位較淺者,就應選用較短、較細的針具。至于根據(jù)腧穴的所在具體部位進行選針,一般是皮薄肉少之處和針刺較淺的腧穴,選針宜短而針身宜細;皮厚肉多而針刺宜深的腧穴宜選用針身稍長、稍粗的毫針。臨床上選針常以將針刺人腧穴至之深度,而針身還應露在皮膚上稍為宜。如應刺入0.5寸,可選1.0寸的針,應刺入1.0寸時,可選1.5~2.0寸的針。

  對腧穴的正確定位,針刺的施術操作,持久的留針以及防止暈針、滯針、彎針。甚至折針等,都有很大影響。如病重體弱,或精神緊張的病人,采用坐位,易使病人感到疲勞,往往易于發(fā)生暈針。又如體位選擇不當,在針刺施術時,或留針過程中。病人常因移動體位而造成彎針、滯針,甚至發(fā)生折針事故。因此根據(jù)病情選取腧穴的所在部位,選擇適當?shù)捏w位,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確定位又便于針灸的施術操作和較長時間的留針而不致疲勞的原則。

四、針刺療法的針刺手法

  1.左手爪切按壓所刺部位或輔助針身,故稱左手為“押手”;右手持針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挾持針柄,其狀如持毛筆,故右手稱為“刺手”。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針具,施行手法操作。進針時,運指力于針尖,而使針刺入皮膚;行針時便于左右捻轉(zhuǎn),上下提插或彈震刮搓以及出針時的手法操針的進針。

  2.夾持進針法(又稱駢指進針法):夾持進針法是指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夾住針身下端,將針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膚表面位置;右手捻動針柄,將針刺入腧穴。圖8.此法適用于長針的進針。

  3.舒張進針法:舒張進針法是指用左手拇、食二指將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膚向兩側(cè)撐開,使皮膚繃緊;右手持針,使針從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間刺入。圖9.此法主要用于皮膚松弛部位腧穴。

  4.提捏進計法:提捏進針法是指用左手拇、食二指將針刺腧穴部位的皮膚捏起,右手持針,從捏起的上端將針刺入。圖10.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淺薄部位的腧穴進針,如印堂穴等。

相關知識

針灸針刺時禁用哪些穴位?
中醫(yī)針灸療法有哪些療效和應用?
針灸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針灸療法
骨刺的飲食療法有哪些
平衡針灸療法
婦科疾病的針灸療法
按摩、食療、針刺……專家教你用中醫(yī)藥方法防治近視
針灸特色療法
針灸治療疼痛:自然療法的力量

網(wǎng)址: 針刺療法的基本分類有哪些 針刺療法的針具用法你了解嗎 http://m.u1s5d6.cn/newsview48680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