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每天跑5公里和隔天跑10公里,哪種方式更健康?來看看

每天跑5公里和隔天跑10公里,哪種方式更健康?來看看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2日 15:47

越來越多的養(yǎng)生文章告訴我們運動鍛煉是促進身體健康的重要方式,也有很人想要健康生活開始健身跑步。小美和小麗也是這大部隊中的兩人,兩人是雙胞胎,經常心有靈犀也會經常意見不和。這天,兩人突發(fā)奇想想要鍛煉身體塑形減肥,就一起合買了一臺跑步機,準備一起開啟健康鍛煉的跑步生活。

小美認為既然都花錢買了跑步機,就要充分利用起來,每天跑五公里,可以堅持讓身體鍛煉,形成習慣,肯定更容易讓身體健康,更容易增加肌肉含量。

小麗聽了之后,想了想我才不要和小美一樣,我要每天跑10公里,這樣我隔一天一跑,不僅鍛煉的和小美一樣多,還可以節(jié)省出一天時間來。

小美和小麗都認為各自的方法才最有效,到底是每天堅持跑5公里更健康還是隔天跑十公里更健康呢?我們先來看兩個跑步案例。

陳嘉豪是一名大學生,學的是在應用物理學,半年前他還是一個190斤的大胖子,如今卻變了樣子。原來是陳嘉豪所在的班級每天都會組織學生圍著校園跑步,繞著校園跑一圈正好是5公里,剛開始拖著這么沉重的身體跑步,無疑是非常吃力,可一切都經不過時間的打磨,漸漸地,陳嘉豪可以追上班級的大部隊了,堅持了半年,陳嘉豪已經瘦了整整20斤,整個身體也都變輕盈了,沒以前那么虛弱,做事情更充滿活力。可見每天跑5公里也是不錯的鍛煉方式。

同樣浙江的11歲小男孩,小石頭也是每天堅持跑步5公里,可結果卻出人意料,竟然跑進了急診。原本11歲的小石頭,真的人如其名,是個胖墩墩的小孩,體重高達150多斤,爸爸帶小石頭來醫(yī)院做營養(yǎng)評估,結果發(fā)現,小石頭的體脂率高達42.2%,已經屬于嚴重超重。這么胖對身體也沒有好處,聽了醫(yī)生的建議,要控制飲食還要加上適當的鍛煉。爸爸就趁著暑假帶小石頭跑步減肥,每天堅持跑5公里。

結果回到醫(yī)院復查,爸爸還在等著醫(yī)生贊揚的話語時,卻發(fā)現醫(yī)生的臉上早已沒有笑容,再檢查發(fā)現小石頭肌酸激酶嚴重超標。醫(yī)生趕緊讓小石頭爸爸帶小石頭去急診再次診斷,結果發(fā)現是“橫紋肌溶解”,橫紋肌溶解的危害很多,容易危害到腎臟健康、影響心率等。小石頭正是每天被爸爸拉著跑5公里,造成過度運動,出現高強度的肌肉酸痛現象等,影響身體健康。

看完兩個案例確實都不知道該不該跑步了,到底該跑多少才合適呢,其實陳嘉豪和小石頭明顯是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當然也不應該用同一運動標準去衡量,5公里對于成年人鍛煉是可以正常接受的范圍值,但對于還沒有發(fā)育健全的兒童來說就屬于過度鍛煉了。

我們再來看看隔天跑是10公里的效果如何?廈門有一名73歲的退休警察,他堅持跑步10公里甚至更多,跑步的習慣他已經堅持十幾年來。他在十年間跑完過77個馬拉松,10公里的跑步鍛煉對于正常人來說確實屬于中高水平的運動強度。馬拉松是一個考驗耐力和體力的運動,平日里多進行跑步運動,公里數更當增長,可以幫助我們身體適應長跑的強度,在參加馬拉松比賽中身體素質更好。

聊城有一位勇敢的11歲小女孩,她也要堅持跑步,每次跑步也可達10公里,每次跑完都會累得趴在媽媽的肩上就睡著了。原來她是為了救她的姐姐,她的姐姐患有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最好的辦法就是骨髓移植,妹妹的骨髓正好匹配成功,可醫(yī)生說妹妹現在太瘦小,要想順利手術還要再增重到50斤才好。妹妹開始了增肥之路,每天飲食加上運動,不怕苦和累,一心只為了救助姐姐。

跑10公里的強度還是不小的,即使隔天跑一次,對我們身體考驗也是很強的,還是要量力而行。退休警察跑10公里,是為了更快抵達馬拉松的終點。小妹妹強大的信念支撐著她跑10公里,還能堅持下去,是為了接健康的姐姐回家團聚。

不管你選擇5公里跑還是選擇10公里跑,又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生活情況量力而行,跑步鍛煉是簡單健康的鍛煉方式,但一定要注意身體變化,根據身體素質及時進行運動量的調整,主要目的是健康,而不是比誰跑得多,去追求量的多少,小美和小麗兩姐妹都決定先跑跑看,根據自己身體的承受范圍在進行合理調整,不糾結的到底是5公里還是10公里了。

#民??翟捊】?

相關知識

每天慢跑5公里,跑多久可以瘦下來?
每次跑10公里左右,5
燃燒脂肪最好的方式:每天慢跑5公里
10公里=10000米?跑好10公里對跑馬有多重要?
隔天5公里跑出好身體,一個月跑步計劃這樣安排
每天跑步5公里能減肥嗎?
慢跑每天跑多少公里是最適合減脂的?
每天慢跑5公里,堅持兩個月,身體發(fā)生哪些變化
每天慢跑三公里可以減肥嗎
為什么是黃金5公里?每天跑步5公里,能收獲什么好處?

網址: 每天跑5公里和隔天跑10公里,哪種方式更健康?來看看 http://m.u1s5d6.cn/newsview46946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