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警惕體重波動帶來的危害,積極應對方為上策!

警惕體重波動帶來的危害,積極應對方為上策!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2日 09:22

體重忽上忽下,可能是身體在求救!

無論是合并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的體重超標人群,還是合并胰島素抵抗、高血脂等代謝問題的肥胖人群,體重管理都是橫亙在其面前的一道難題。體重管理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維持體重的穩(wěn)定性。

在飲食限制與滿足生理需求之間,個體不得不在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力下做出選擇。這種困境往往導致人們陷入一個循環(huán),即在節(jié)食減肥與隨后的暴飲暴食之間搖擺,這種循環(huán)往復的行為模式可能會引起體重的周期性變化。

那么,長期且頻繁的體重波動對身體可能會帶來哪些風險,目前醫(yī)學界有何干預策略呢?本文將深入探討體重波動對健康的多維度影響,并介紹現(xiàn)有的醫(yī)學干預策略,以期為臨床實踐提供洞見。

體重變化如“溜溜球效應”

體重波動是指在數(shù)月或數(shù)年內(nèi)體重增加或減少的重復循環(huán),也被稱為體重變異性[1]。有學者形象地將這種體重波動描述為“溜溜球效應”[2]。

而目前,體重波動尚無確切的定義和定量的標準,研究者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定義體重波動并展開研究[2]:

(1)直接定義:規(guī)定體重上下浮動在4.5kg以上。但該定義有明顯的局限性。因為這些數(shù)據(jù)通常是以回憶的方式由受試者自行提供,數(shù)據(jù)的可信度和準確度無法印證。此外,該定義并未體現(xiàn)體重波動的頻次。

(2)間接反映:部分學者以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為參數(shù)得到線性回歸曲線的均方根誤差代表體重波動。

需要注意的是,體重波動常被誤解為超重/肥胖群體特有的問題。然而,這一現(xiàn)象遠比想象中普遍。只要有減重或減脂訴求的人群,包括處于各年齡段的正常體重人群都可能面臨體重波動[2]。且這些體重波動可能會導致各種不良健康結(jié)局的風險增加。

體重波動帶來的危害遠超肥胖本身

研究表明,體重減輕后再復發(fā)的人,其重新獲得的體重中脂肪占有更高的比例,這是減重過程中體重波動帶來危害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肥胖本身,體重波動也可能會導致代謝綜合征組分異常、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腫瘤等疾病風險增加[2]。

代謝綜合征組分異常:

一項橫斷面研究[3]將受試者分為正常體重組(BMI<25kg/m2)和超重組(BMI≥25kg/m2),結(jié)果表明正常體重人群發(fā)生體重波動后更容易出現(xiàn)代謝綜合征組分異常,如高甘油三酯血癥、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血壓。

另一項來自日本的研究[4]已證明體重波動和空腹高胰島素血癥有關(guān)。受試者的體重波動越大,空腹胰島素水平越高,且不受BMI的影響。

此外,有納入21414名中國人群的大型回顧性研究[5]表明,體重穩(wěn)定性、體重減輕時間、體重減輕程度與尿酸水平升高的風險成反比。因此,將體重保持在適當范圍內(nèi)可能有助于降低高尿酸血癥的風險。

2型糖尿病:

一項全國性的隊列研究[6]證實,體重的大幅波動與較高的2型糖尿病發(fā)病風險相關(guān)。亞組研究結(jié)果進一步表明,即使是糖耐量正?;蚧€體重大幅波動時年齡在65歲以下的受試者,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也更高。目前,體重波動導致糖尿病發(fā)病的機制尚不清楚,但似乎與高胰島素血癥和胰島素抵抗有關(guān)。

心血管結(jié)局:

2023年發(fā)表于心血管代謝領(lǐng)域權(quán)威雜志Cardiovasc Diabetol的一項薈萃分析[7]表示,無論種族或糖尿病狀況如何,體重變異性都與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及復合心血管疾病結(jié)局的風險增加有關(guān)。

微血管并發(fā)癥:

體重變異性與微血管病變關(guān)系的研究相對較少,但問題從現(xiàn)有證據(jù)中可見一斑。ACCORD研究的一項事后分析[8]結(jié)果顯示,體重變異性(以體重的平均連續(xù)變異性衡量)與微血管事件的發(fā)生風險增加有關(guān)(微血管事件定義為新發(fā)腎臟病、神經(jīng)病變或視網(wǎng)膜病變的復合)。

特定惡性腫瘤:

某些惡性腫瘤的發(fā)病率似乎也與高體重變異性有關(guān)。例如,體重變異性被證明與子宮內(nèi)膜癌和腎癌的發(fā)生風險增加有關(guān),這一觀察結(jié)果與體重本身無關(guān)[9]。

癡呆:

在一項超過120萬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規(guī)模隊列研究[10]中,通過約7.9年的觀察,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較高的體重變異性與癡呆風險的增加有關(guān),這與包括基線體重在內(nèi)的各種混雜因素無關(guān)。

避免體重變異性的探索性策略

如此諸多數(shù)據(jù)證明,體重變異性與心血管疾病或其他不良健康結(jié)局之間存在一定關(guān)聯(lián)。針對此,醫(yī)學界正在積極探索各類避免或降低體重變異性的應對策略。

首先,生活方式改變作為減輕體重的基礎(chǔ)手段,其對體重變異性的影響不可忽視。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嘗試通過不同的飲食方法以降低體重變異性。一項評估低熱量飲食和體力活動對體重減輕影響的試驗的隨訪研究[11]表明,膳食升糖指數(shù)和血糖負荷均與體重反彈呈正相關(guān)。

此外,一項針對肥胖但無糖尿病患者的長期試驗[12]表明,高纖維攝入與維持體重減輕有關(guān)。初步證據(jù)支持減肥后采用低升糖指數(shù)的飲食方案,至少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是如此,但還需開展進一步的研究,以更好地厘清不同飲食成分對體重變異性的影響。

當實施強有力的運動和控制飲食仍不能有效減重時,應當合理使用減重藥物。

近年來,炙手可熱的腸促胰素類藥物,如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等已被證實有減輕體重的作用,部分藥物已在國內(nèi)外獲批減重適應證。然而,近期部分研究顯示,使用這類腸促胰素藥物減重,一旦停藥,會出現(xiàn)體重反彈的現(xiàn)象。盡管沒有關(guān)于停用GLP-1RA或其他減肥藥物對心血管影響的數(shù)據(jù),但可以合理推測,隨后的體重反彈對心血管系統(tǒng)并無益處[9]。

因此,在使用這類藥物的同時,還應同步制定避免體重波動的治療計劃。例如,如果沒有出現(xiàn)副作用,可以延長此類藥物的治療時間;或者引入其他維持體重的措施,如飲食或運動干預計劃[9]。

· 小結(jié) ·

超重/肥胖是各類不良健康結(jié)局的危險因素,這一事實已逐漸引起公眾重視。然而,目前的數(shù)據(jù)表明,除了體重本身以外,體重變異性也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病變、腫瘤和癡呆等一眾疾病的“幕后推手”。這足以提示臨床除了關(guān)注體重減輕的幅度以外,也要緊盯體重減輕的持久性,最大程度避免體重波動,為患者帶來更遠期的獲益。

參考文獻

[1]Park Y, Kim SH, Ryu J, Yoon HJ. Association of midlife body-weight variability and cycles with earlier dementia onset: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Alzheimers Res Ther. 2024 Apr 25;16(1):91.

[2]周潔,賈愛華,姬秋和. 關(guān)注正常體重代謝性肥胖和體重波動帶來的影響[J]. 中華糖尿病雜志,2017,9(4):209-213.

[3] Zhang H , Tamakoshi K , Yatsuya H ,et al. Long-term body weight fluctu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independent of current body mass index among Japanese men[J]. Circ J, 2005,69(1):13-18.

[4] Yatsuya H, Tamakoshi K, Yoshida T,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weight fluctuation and fasting insulin concentration in Japanese men. 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 2003;27(4):478-483.

[5] Gao B, Zhou J, Ge J, et al. Association of maximum weight with hyperuricemia risk: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21,414 Chinese people. PLoS One. 2012;7(11):e51186.

[6] Park KY, Hwang HS, Cho KH, et al. Body Weight Fluctuat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Type 2 Diabetes: Results from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J Clin Med. 2019;8(7):950. Published 2019 Jun 30.

[7] Massey RJ, Siddiqui MK, Pearson ER, Dawed AY. Weight variability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ardiovasc Diabetol. 2023 Jan 9;22(1):5.

[8] Hukportie DN, Li FR, Zhou R, Zheng JZ, Wu XX, Wu XB.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Body Mass Index Variability and Incident Diabetic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A Post Hoc Analysis of ACCORD Trial. Diabetes Metab J. 2022;46(5):767-780.

[9] Prattichizzo F, Frigé C, La Grotta R, Ceriello A. Weight variability and diabetes complications.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23;199:110646.

[10] Park KY, Nam GE, Han K, Hwang HS. Body weight variability and the risk of dementia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in Korea.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22;190:110015.

[11] Zhu R, Larsen TM, Fogelholm M, et al. Dose-Dependent Associations of Dietary Glycemic Index, Glycemic Load, and Fiber With 3-Year Weight Loss Maintenance and Glycemic Status in a High-Risk Population: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Diabetes Prevention Study PREVIEW. Diabetes Care. 2021;44(7):1672-1681.

[12] Champagne CM, Broyles ST, Moran LD, et al. Dietary intakes associated with successful weight loss and maintenance during the Weight Loss Maintenance trial. J Am Diet Assoc. 2011;111(12):1826-1835.

*“醫(yī)學界”力求所發(fā)表內(nèi)容專業(yè)、可靠,但不對內(nèi)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guān)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jù)時另行核查。

相關(guān)知識

警惕脂肪肝對人體的危害
寄生蟲病的危害有哪些 警惕寄生蟲病帶來的五個大危害
警惕危害寶寶的安全“殺手”
減肥藥的危害有哪些?總結(jié)這四大危害提高警惕
警惕減肥藥的危害 嚇死人的九大癥狀
運動是為了健康,但過度運動則有害健康,幾個信號警惕運動過度
警惕!包皮炎的危害有哪些
警惕!孕期性行為高潮可能帶來的并發(fā)癥
警惕蛋白質(zhì)過剩有四大危害
左旋肉堿咖啡的危害 需要警惕

網(wǎng)址: 警惕體重波動帶來的危害,積極應對方為上策! http://m.u1s5d6.cn/newsview46266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