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乳糖不耐受,雙歧桿菌參與惹禍?
一直以來乳制品都是公認的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及鈣的優(yōu)質食品,《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也提出:每人每天應當至少飲食300g奶的營養(yǎng)標準。但是,據(jù)目前有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我國居民的奶制品攝入量普遍偏低,其中,一部分人群是因為不愛或者不喜歡喝;另一部分人則是想喝卻不能喝——飲用乳品后,會出現(xiàn)肚子不適的感覺,包括腹痛、脹氣、腹瀉等癥狀,這就是“乳糖不耐受”。 不可忽視:90%的中國人都有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lactose intolerance,LI),又稱乳糖酶缺乏癥,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患者因體內缺少乳糖酶或乳糖酶活性低下,在飲用或食用牛奶等乳制品后,不能完全消化吸收食物中的乳糖,出現(xiàn)腹脹、腸鳴音亢進、腹痛、腹瀉等一系列消化道癥狀,部分患者還可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 乳糖不耐受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屬于基因缺陷疾病,這類人群比例低,且不可恢復;第二種為繼發(fā)性乳糖酶缺乏,主要由一些疾病引起小腸上皮損傷導致分泌乳糖酶減少,造成暫時性的乳糖酶缺乏,大多數(shù)人病痊愈后,即會恢復正常;第三種為原發(fā)性乳糖酶缺乏,也稱成人型乳糖酶缺乏,是最常見的乳糖酶缺乏的原因,是由于人類世代飲食習慣造成的,其發(fā)生率與年齡、種族以及飲食習慣相關。 由于不同的飲食環(huán)境及習慣的不同,乳糖不耐受在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發(fā)病率也大相徑庭,白種人特別是北歐人群乳糖不耐受發(fā)生率明顯要低,如北歐2%-15%、中歐9%-23%、美國白種人6%-22%,印度北方20%-30%,而在亞洲患病率可達95%~100%。據(jù)維基百科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亞洲人(包括北美印第安人)乳糖不耐受的比例高于歐美人,在泰國,大約98%的人不能耐受乳糖,而在丹麥只有3%,中國則為90%以上。
圖:全球乳糖不耐受患病率根據(jù)現(xiàn)在世界人口計算,全球有數(shù)十億人為乳糖不耐受,但卻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
究其根本:雙歧桿菌可能是介導乳糖不耐受癥的罪魁禍首
先前的研究發(fā)現(xiàn),成年人腸道中雙歧桿菌的豐度取決于乳糖不耐受基因變異和乳制品攝入量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一發(fā)現(xiàn)補充了其他表明腸道微生物組和宿主乳糖代謝之間存在相互關系的發(fā)現(xiàn)。然而,腸道微生物群對腸道相關乳糖不耐受癥狀發(fā)生的影響仍不清楚。 近日,來自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醫(yī)學中心的科研人員發(fā)表在《GUT》上的一篇綜述分析了乳糖不耐受(LI)的多種因素,研究強調了基因組成和飲食模式在LI個體胃腸道癥狀發(fā)生中的影響,發(fā)現(xiàn)乳糖不耐受者的腸道菌群中的雙歧桿菌屬豐度顯著升高,且雙歧桿菌屬的豐度與乳制品攝入及腸道不適(包括腹痛、腹部不適、腹脹)呈正相關,進一步分析顯示,雙歧桿菌屬部分介導了乳制品攝入與腸道不適之間的關聯(lián)[1]。 研究人員分析了959名荷蘭生命隊列參與者關于腸道疾病(腹部不適、腹脹、打嗝、腹痛、腸胃氣脹和惡心)、基因、腸道微生物組和飲食的數(shù)據(jù)。并根據(jù)高加索人群中LI的功能性變異rs4988235的存在對LI的遺傳狀況進行了分類,發(fā)現(xiàn)81人(8.4%)存在LI的隱性基因型(G/G)。 進一步利用宏基因組測序法對糞便樣品進行微生物組組成研究,發(fā)現(xiàn)LI組的腸道菌群中的雙歧桿菌豐度比非LI組增加,并且LI組的(圖A)雙歧桿菌豐度與乳制品攝入量呈正相關(R=0.22,p=0.05),但非LI組沒有(R=0.02,p=0.48);在LI個體中,雙歧桿菌豐度與(圖B)總腸道不適評分呈正相關(R=0.33,p=0.003),具體來說雙歧桿菌豐度與(圖C)腹痛、(圖D)腸胃不適和(圖 E)腹脹呈正相關,而與其它腸道疾病無顯著關聯(lián)。
圖:乳糖不耐受者的雙歧桿菌屬豐度和腸道不適的關聯(lián)最后,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中介分析以解決乳制品攝入量和雙歧桿菌豐度如何影響LI個體癥狀的發(fā)生,發(fā)現(xiàn)乳制品攝入量和胃腸道疾病之間的關聯(lián)部分是由雙歧桿菌豐度介導的。
圖:牛奶攝入量、雙歧桿菌豐度和腸道癥狀之間的直接和間接關系綜上所述,該研究表明LI患者所經(jīng)歷的特定腸道癥狀可能是腸道內雙歧桿菌豐度的結果,而不是乳糖攝入的直接影響。這項工作支持了最初的報道,即乳糖發(fā)酵菌的代謝產(chǎn)物可能與LI癥狀的發(fā)生有關。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飲食品質與營養(yǎng)均衡,牛奶成為大家攝入能量的日常途徑,但乳糖不耐受的問題仍亟待解決。而這項研究卻發(fā)現(xiàn):雙歧桿菌屬部分介導了乳制品攝入與腸道不適之間的關聯(lián),為之后緩解乳糖不耐受癥狀打開了新的方向。
參考文獻: [1]:Brandao Gois MF, Sinha T, Spreckels JE, et al. Role of the gut microbiome in mediating lactose intolerance symptomsGut Published Online First: 18 March 2021. doi: 10.1136/gutjnl-2020-323911相關知識
乳雙歧桿菌HN019與健康
BB12 雙歧桿菌、LGG 鼠李糖乳桿菌、諾和新元人類健康 UREX、丹麥益生菌、鼠李糖乳桿菌
雙歧桿菌如何助力嬰幼兒腸道健康?
減重熱潮再度來襲!短雙歧桿菌B
Cell:雙歧桿菌讓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的免疫系統(tǒng)健康發(fā)育
指南共識‖《乳糖不耐受與科學飲奶專家共識》
腸道菌群及其代謝產(chǎn)物與妊娠期糖尿病相關性的研究進展
乳糖不耐受就告別牛奶了嗎?看看最新專家共識怎么說?
孕婦便秘吃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腸溶膠囊對胎兒有危害嗎?
益生菌與免疫系統(tǒng)健康
網(wǎng)址: 《Gut》:乳糖不耐受,雙歧桿菌參與惹禍? http://m.u1s5d6.cn/newsview440742.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