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低碳飲食健康嗎?或增加死亡風險!
作者:甜蜜的煩惱
無論男女,苗條還是體重正常者,通過合理飲食來維持身材都很正常。不過,有些飲食方式是否健康還是很有爭議的,比如這些年頗為流行的低碳飲食。從短期看,它有助于降低體重,改善血脂和代謝功能,但其長期安全性還是個未知數(shù)。近期的一項大型分析研究表明,長期低碳飲食與死亡風險增加存在相關性!
引言
肥胖是世界范圍內(nèi)的一個重大健康問題,肥胖是多種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心血管疾?。–VD)、高血壓、2型糖尿病和癌癥。
醫(yī)學界普遍認為攝入均衡的飲食有助于保持心血管健康。但不同類型的飲食仍然存在爭議,特別是近年來流行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LCD)。系統(tǒng)評價和Meta分析報告了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和高脂飲食對促進體重減輕和降低心臟代謝風險的效果。
然而,長期低碳飲食的安全性仍存在爭議。一些研究表明,低碳飲食可能會增加CVD的風險,以及總體和癌癥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其他一些研究在不同的人群中發(fā)現(xiàn)了有爭議甚至是相反的結果。
因此,考慮到證據(jù)不完整、低碳飲食有爭議的結果以及這一問題對公眾健康的重要性,一項大型前瞻性隊列考察了低碳飲食與全因和病因特異性(CVD、卒中和癌癥)死亡之間的相關性。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
研究方法
這項研究選取的數(shù)據(jù)資料主要來自“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yǎng)檢查調(diào)查(NHANES)”,中位隨訪期為6.4年。參與者對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被分為10個類別,得分從10(攝入量最低)到0(攝入量最高),而對蛋白質(zhì)和脂肪的攝入量得分則是從0(攝入量最低)到10(攝入量最高)。
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對參與者的飲食生成了一個總得分,最高分為30(得分最高,表明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最少,蛋白質(zhì)和脂肪的攝入量最多)。研究人員考察了該得分對各種結局的影響。此外,研究人員還將它們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復合的低碳-高蛋白脂肪分數(shù)(LC/HP)。
作者:甜蜜的煩惱
無論男女,苗條還是體重正常者,通過合理飲食來維持身材都很正常。不過,有些飲食方式是否健康還是很有爭議的,比如這些年頗為流行的低碳飲食。從短期看,它有助于降低體重,改善血脂和代謝功能,但其長期安全性還是個未知數(shù)。近期的一項大型分析研究表明,長期低碳飲食與死亡風險增加存在相關性!
引言
肥胖是世界范圍內(nèi)的一個重大健康問題,肥胖是多種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心血管疾?。–VD)、高血壓、2型糖尿病和癌癥。
醫(yī)學界普遍認為攝入均衡的飲食有助于保持心血管健康。但不同類型的飲食仍然存在爭議,特別是近年來流行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LCD)。系統(tǒng)評價和Meta分析報告了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和高脂飲食對促進體重減輕和降低心臟代謝風險的效果。
然而,長期低碳飲食的安全性仍存在爭議。一些研究表明,低碳飲食可能會增加CVD的風險,以及總體和癌癥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其他一些研究在不同的人群中發(fā)現(xiàn)了有爭議甚至是相反的結果。
因此,考慮到證據(jù)不完整、低碳飲食有爭議的結果以及這一問題對公眾健康的重要性,一項大型前瞻性隊列考察了低碳飲食與全因和病因特異性(CVD、卒中和癌癥)死亡之間的相關性。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
研究方法
這項研究選取的數(shù)據(jù)資料主要來自“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yǎng)檢查調(diào)查(NHANES)”,中位隨訪期為6.4年。參與者對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被分為10個類別,得分從10(攝入量最低)到0(攝入量最高),而對蛋白質(zhì)和脂肪的攝入量得分則是從0(攝入量最低)到10(攝入量最高)。
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對參與者的飲食生成了一個總得分,最高分為30(得分最高,表明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最少,蛋白質(zhì)和脂肪的攝入量最多)。研究人員考察了該得分對各種結局的影響。此外,研究人員還將它們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復合的低碳-高蛋白脂肪分數(shù)(LC/HP)。
研究人員采用多因素Cox回歸來確定LCD得分每個四分位數(shù)的風險比(HR)和95%置信區(qū)間,以最低四分位數(shù)(Q1)作為參照。四組參與者(Q1,Q2,Q3,Q4)的碳水化合物攝入分別占總熱量攝入的66%、57%、49%和39%。
有兩個不同的模型。模型1調(diào)整了年齡、性別、種族、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貧困收入比、總能量攝入、鍛煉、吸煙和飲酒等因素;模型2在模型1的基礎上,調(diào)整了BMI、腰圍、高血壓、血清膽固醇和糖尿病等因素。
研究結果
總共有24,825名參與者被納入研究,平均年齡47.6歲,男性占48.6%。表1顯示了參與者的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四組參與者間存在顯著的年齡差異(P<0.001),但并不是線性的。Q1、Q2和Q3組中,女性占多數(shù),而Q4中男性更多(男性 56.4% vs 女性 43.6%,P<0.001)。
就婚姻狀況而言,四組之間也存在差異(P<0.001)。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的參與者,在Q4中的比例最高(Q1 27.4% vs Q4 39.6%)。
表1. 參與者特征
在144個月的隨訪期內(nèi),總共發(fā)生了3,432例死亡,其中包括827例癌癥死亡、709例心臟病死亡及228例腦血管病死亡。四組參與者的總死亡率和病因特異性死亡率的分布情況如表1所示。
表2顯示了多因素Cox回歸模型的結果,以Q1作為參照(碳水化合物占比最高),Q4(碳水化合物占比最低)的總死亡率最高: Q2,HR=1.11 (95%CI 1.02–1.96);Q3,HR=1.23 (1.11–1.43);Q4,HR=1.42 (1.27–1.96) (P <0.001)。
在對其他因素進行調(diào)整后,低碳飲食與總死亡率仍然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Q4參與者的總死亡風險比Q1高32%:Q2,HR=1.09 (1.02–1.64);Q3,HR=1.19 (1.09–1.82);Q4,HR=1.32 (1.14–2.01) (P <0.001)。如表2和下圖所示。
表2:多因素分析結果
圖. 不同碳水化合物占比組的全因死亡風險
CVD和腦血管死亡也與低碳飲食存在正相關關系。在對其他混雜因素進行調(diào)整后,這一相關性仍然顯著(在所有比較中,P<0.001)。與參照組(Q1)相比,Q4參與者的CVD和腦血管死亡風險分別增加51%和50%。
低碳飲食與癌癥死亡之間也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模型1中,Q2:1.12 (1.08–1.16);Q3:1.19 (1.04–1.52);Q4:1.52 (1.23–2.12)。模型2中,Q2:1.09 (0.99–1.16);Q3:1.13 (1.00–1.28);Q4:1.35 (1.06–1.69) (P<0.001)。
在部分調(diào)整的模型1和全面調(diào)整的模型2中,研究人員還觀察到LC/HP與全因死亡和病因特異性(CVD、腦血管和癌癥)死亡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在所有比較中,P<0.001),如表2和圖1所示。
圖1:根據(j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zhì)攝入分組的全因死亡風險
在模型2中,研究人員還考察了肥胖 (BMI > 30kg/m2) 和非肥胖 (BMI < 30kg/m2) 參與者中,總死亡率與低碳飲食之間的相關性。
結果顯示,這種相關性在非肥胖人群中比在肥胖者中更強。對于肥胖人群,Q2:1.02 (1.01–1.09);Q3:1.11 (1.03–1.23);Q4:1.19 (1.11–2.25)。對于非肥胖人群,Q2:1.13 (1.07–1.19);Q3:1.25 (1.11–1.76);Q4:1.48 (1.37–2.01) (Pinteraction<0.001)。
此外,研究人員還進行了一項分析,將參與者分為兩個年齡組(年齡>55歲和<55歲)。結果顯示,低碳飲食與總死亡率之間的相關性,在老年參與者中更強。年輕參與者,Q2:1.08 (1.02–1.012);Q3:1.09 (1.03–1.20);Q4:1.17 (1.10–2.01)。老年參與者,Q2:1.19 (1.10–1.30);Q3:1.29 (1.13–1.63);Q4:1.52 (1.41–1.79) (Pinteraction<0.001)。
除了NHANES隊列之外,研究人員還對其他9項有關低碳飲食的前瞻性隊列研究進行了匯總分析,包括462,934名志愿者,隨訪時間從4.9年到29年不等,中位隨訪期為16.1年,總共發(fā)生45,609例死亡。
分析結果表明,低碳飲食和總死亡率存在顯著相關性(RR=1.22;95CI% 1.06–1.39;P<0.001),與NHANES的分析結果基本一致。對CVD和癌癥死亡的分析也得到了相似的結果。
結論
長期低碳水飲食與全因死亡風險增加和心血管、腦血管以及癌癥死亡風險增加都具有相關性。雖然這只是一項相關性研究,無法證實因果關系,但它仍然提示人們,低碳水飲食或許不適合作為一種長期的飲食習慣。在未來,還需要更大型、更詳細的研究來對低碳飲食的長期影響進行驗證。
參考文獻
Lower carbohydrate diets and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and pooling of prospective studies. Eur Heart J. 2019 Apr 19. pii: ehz174.
掃碼關注“醫(yī)咖會”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重磅研究!
相關知識
16+8 輕斷食跌下神壇,增加 91% 心血管死亡風險?如何看待
空氣污染或增加孕早期流產(chǎn)風險—新聞—科學網(wǎng)
“病態(tài)瘦”絕不是好事 手術死亡風險高!
低碳水飲食有助長期健康
低碳飲食不僅健康還能瘦身?綠瘦:低碳飲食全解析
2021 SMFM咨詢系列#54:產(chǎn)婦發(fā)病和死亡的風險評估解讀
安斯泰來新藥獲優(yōu)先審評,新藥能降低胃癌死亡風險
《自然》子刊:再次感染新冠后住院風險將翻3倍 死亡風險將翻倍
長期霸屏增加心梗風險
顯著降低死亡率!這個藥物或?qū)⒏膶憳藴手委煵呗?/a>
網(wǎng)址: 長期低碳飲食健康嗎?或增加死亡風險! http://m.u1s5d6.cn/newsview43773.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