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總戴著串、保溫杯泡枸杞、大肚子、脫發(fā)、臉泛油光、說話嘴角冒白沫,總愛講一些所謂的情懷和大道理……”自從馮唐搬出“油膩中年猥瑣男”論開始,無數(shù)中年男性都感到“膝蓋中了一箭”。
“油膩”來源于痰濕
想來想去,還是和“痰濕”關系最大!
痰濕重的人體型容易肥胖,肚子大而軟,面部皮膚油脂較多,有些人面色淡黃發(fā)暗,眼圈微浮腫。觀舌象,大多舌頭胖大,舌苔白膩,邊緣有齒痕,嘴里常有發(fā)膩、發(fā)甜的感覺,痰多,往往喜歡肥甘厚味,這都跟“中年油膩男”的特征對上了(甚至,各個年齡段的男女都存在這種情況)。
痰濕=丑+胖+病
想知道你體內(nèi)痰濕到底有多重?來做個小測試吧!以下有8道題目,請你根據(jù)自身情況,給出答案:
計分方法:沒有(計1分)、很少(計2分)、有時(計3分)、經(jīng)常(計4分)、總是(計5分),8道題相加得分在21分以上就可以初步判斷是痰濕體質(zhì)。
在中醫(yī)看來,痰濕的形成和脾的關系最為密切。后天過食肥甘、缺乏運動,導致脾的功能出現(xiàn)了障礙,營養(yǎng)物質(zhì)得不到利用,一方面與廢物一起被排除,造成“虛”的體質(zhì),一方面廢物可能停留在體內(nèi),形成痰濕。
造成痰濕體質(zhì)的元兇有:
愛吃冷食:冷飲冷食最傷脾陽
愛久坐:久坐使氣機郁滯,影響脾的功能
酗酒:酒精會使體質(zhì)慢慢變“濕”
喜歡肥肉:加重脾胃的負擔,營養(yǎng)過剩
脾主肌肉,痰濕太重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導致面色暗黃、浮腫。大大的肚子和眼袋也多是因為脾虛導致運化無力,水濕積聚在腹部和眼睛下面而形成的。脾虛還會導致水液內(nèi)停,脾氣無力運化聚集生痰,痰濕相混,黏膩難解,隨氣運行,流竄全身,還會引起多種疾患。
痰濕蒙蔽清竅:出現(xiàn)胸悶、精神不振、健忘等癥狀,老年易患老年癡呆、中風等疾病。
痰濕留于肺:阻礙肺氣的宣發(fā)肅降,造成咳嗽痰多、喉中痰鳴、打鼾、喘促等,容易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哮喘、咳嗽等。
痰濕阻遏脾胃:容易食欲不振、引起肥胖、流涎、腹脹、大便黏膩等,易得糖尿病、高脂血癥、脂肪肝等。
痰濕留于下焦:導致腰酸乏力、下肢酸軟、陰部潮濕等問題,男子前列腺肥大、女子帶下量多。
艾灸擺脫痰濕困擾
1.人之所以發(fā)胖,是由于氣虛、脾虛導致津液不歸正化,從而身體出現(xiàn)了諸如水濕、痰濕、脂濁等實邪,儲留體內(nèi),引起肥胖。想要健康、苗條,首先要化痰祛濕、活血消脂,艾灸選取的穴位有:豐隆、陰陵泉、水分、中脘、足三里。
《玉龍歌》上說:“痰多宜向豐隆尋”,豐隆是祛濕化痰的要穴。豐隆,象聲,轟隆打雷,艾灸此穴能把體內(nèi)的濁濕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
陰陵泉也是祛痰濕的常用穴和特效穴,艾灸陰陵泉還能用于調(diào)理腹脹、眼袋大等毛病。水分穴位于上腹部,這個穴的作用和名字相關,善于改善水腫、小便不利等水濕停聚的問題。
中脘和足三里是健脾最重要的兩個穴位,艾灸中脘穴有溫胃健脾、通降腑氣的作用,可以疏通經(jīng)脈、振奮陽氣;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jīng)穴,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其經(jīng)多氣多血,艾灸足三里能補益氣血、調(diào)和陰陽。
常用中草藥
重點調(diào)補肺脾腎??捎脺卦锘瘽裰罚绨胂?、茯苓、澤瀉、瓜蔞、白術、車前子等。但是要記得“中病即止”不可長期服用。
二陳湯
肺失宣降,當宣肺化痰。主治濕痰癥,咳嗽痰多,惡心嘔吐,胸脘痞悶,肢體困重,或頭眩頭悸,舌荅白滑。
參苓白術散
益氣健脾,滲濕止瀉。主治脾虛濕盛癥。飲食不化,胸脘痞悶,腸鳴泄瀉,四肢乏力,舌淡荅白膩,脈虛緩。
六君子湯
益氣健脾,燥濕化痰。主治脾胃氣虛兼痰濕癥,食少便溏,胸脘痞悶,嘔逆等。
香砂六君子湯
益氣健脾,行氣化痰。主治脾胃氣虛,痰阻氣滯癥,嘔吐痞悶,不思飲食,脘腹脹痛,消疲倦殆,或氣虛腫滿。
陳夏六君丸
脾不健運,當健脾化痰,補脾健胃。主治脾胃虛弱,食少不化,腹脹胸悶,氣虛痰多。
平胃散
燥濕健脾,消脹散滿。主治脾土不運,濕濁困中,胸腹脹滿,口淡不渴,不思飲食。
溫膽湯
脾的兩個作用,一個是運化水谷精微(就是我們吃的食物),另一個就是運化水濕。如體內(nèi)水液過多、脾氣虛,水濕不化,時間一長即成脾濕,濕氣淤積體內(nèi)越來越多,便形成了“痰濕”。
好多人說吃中藥不管用,其實是你的脾胃出了問題,脾胃虛弱或者寒濕太重,痰濕堵在里面,不能吸收。所以從臨床效果上看,反倒泡腳比吃藥效果更好。
千年祛濕化痰古方“溫膽湯” 配方:茯苓30克、陳皮6克、法半夏6克、竹茹6克、枳實6克、炙甘草6克。 用法:上述藥物放入水中,熬開鍋30分鐘,將藥汁分成兩份,早晚兌入溫水,泡腳,每次20分鐘,水溫不要太熱,水淹過腳面就可以了。 需要文中同款泡腳包可聯(lián)系各群主。溫膽湯泡腳包也是羅大倫老師最為推崇的,關于溫膽湯泡腳包他還給出過如下建議:
如果是熱胖子(實熱型的胖子一般都是比較結(jié)實,力氣大,飯量大,容易餓,睡眠好,嗓門大,臉紅唇紅,皮膚比較粗糙),就直接用溫膽湯泡腳; 如寒濕嚴重(舌體白,舌苔白膩,齒痕明顯,容易腹瀉),無濕熱特征(無黃苔,無舌體紅,無大便干燥,小便黃的特征),則可每付加生姜3-4片同煮。溫膽湯調(diào)暢氣機的作用機理
☆通過化痰利膽以助運全身氣機
化痰以利膽,膽清則氣轉(zhuǎn)。《三因方》中所言:“氣郁生涎,涎與氣搏”道出了溫膽湯所主的病因病機。
《黃帝內(nèi)經(jīng)》云:“膽為中精之腑”,其以清凈為順,喜和而惡郁??v觀溫膽湯方:
半夏+陳皮
半夏為化痰圣藥,陳皮理氣化痰,兩藥合用可燥濕化痰;
茯苓+甘草
茯苓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甘草健脾益氣和中,二藥共奏健脾利濕、益氣和中之效;
竹茹+枳實
竹茹甘涼,清熱化痰,為少陽腑熱、痰熱要藥,枳實微寒,理氣行痰、消積除痞,兩藥合用有清熱化痰之功。
全方寒溫均衡,均以治痰見長。溫膽湯如此化痰之力正可為膽腑“排除干擾”,使膽腑安和清凈,從而發(fā)揮其正常生理功能。正如《醫(yī)宗金鑒·刪補名醫(yī)方論》論:
溫膽湯“方以二陳治一切痰飲,加竹茹以清熱,加生姜以止嘔,加枳實以破逆,相濟相須,雖不治膽而膽自和,蓋所謂膽之痰熱去故也”。
小貼士:剛開始泡溫膽湯最好連續(xù)泡8-10天,如果痰濕或濕熱非常重,剛開始泡溫膽湯最好連續(xù)泡10-14天;后續(xù)可每周泡2-4次,或每個月在感覺癥狀明顯的時候連續(xù)泡7-14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