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聞資訊上看到了這么一條消息:武漢少兒減肥營小胖墩吃飯被限量,為吃糖絞盡腦汁想理由,有的說嗓子疼要吃潤喉糖;還有說感冒了的要喝感冒藥,令人哭笑不得。
說起這,不得不講一句,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如今身邊的小胖墩越來越多了?而高糖飲食就是罪魁禍首之一!
前不久,教育部、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國家衛(wèi)健委等三部委最新公布的《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yǎng)健康管理規(guī)定》:中小學、幼兒園一般不得在校內設置小賣部、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確有需要設置的,應當依法取得許可,并避免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有政協(xié)委員也建議,在兒童食品包裝上標注糖分含量。看來,國家也開始“圍剿”娃娃的高糖獲取來源。那么,高糖飲食對青少年兒童來說,到底有哪些危害呢?該如何避免高糖飲食呢?家長該咋給孩子選好健康零食?
2030年7歲以上超重娃將達4948萬人
先來看一組孩子肥胖風險的數據,據2017年北京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發(fā)布的《中國兒童肥胖報告》顯示,一些大城市的兒童肥胖流行程度已接近發(fā)達國家水平。1985-2005年間,我國主要大城市0-7歲兒童肥胖檢出率由0.9%增長至3.2%,估計肥胖的兒童人數由141萬人增至404萬人;1985-2014年間,我國7歲以上學齡兒童超重率也由2.1%增長至12.2%,肥胖率則由0.5%增長至7.3%。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到2030年,0~7歲兒童肥胖檢出率將達到6.0%,肥胖兒童人數將達到664萬人;7歲及以上學齡兒童超重肥胖檢出率將達到28.0%,超重肥胖人數將達到4948萬。
究其原因,含糖飲料和高糖食品的過多消費,是導致兒童肥胖流行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對于孩子攝入含糖飲料和食品,很多家長都是持反對意見的,爸爸媽媽們能藏就藏,能強制禁止吃絕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但實際情況并不樂觀,例如,有的孩子特別喜歡喝可樂,在家父母不讓喝,到了學校沒人管,就會放肆喝。再比如,平時家長一再強調要少吃餅干、蛋糕、但不管用,孩子一旦在生日聚會或得到獎賞時,就會趁機猛吃。
如果孩子每天每增加1份(330-350毫升)含糖飲料的攝入,持續(xù)1年兒童的BMI(即體質指數,等于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體重單位是公斤,身高單位是米)會增加0.06kg/m2,若減少含糖飲料的攝入可使兒童BMI降低0.17kg/m2。
喝上1瓶半可樂,糖攝入就超標了
如果孩子高糖習慣沒有得到改善,那進食的糖量可能遠遠大于家長想象的。因為除了食物本身含的糖,在食品生產和制備過程中也可能會人工添加一些糖及糖漿,即添加糖,包括白砂糖、綿白糖、紅糖、玉米糖漿等,其主要生產加工食品有飲料、甜點和糖果等。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循證研究證明,過量攝入添加糖會增加齲齒的風險,而過多攝入含糖飲料會增加齲齒和肥胖的發(fā)病風險。
而肥胖的人更容易有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為了健康,孩子們該攝入多少糖才合適呢?又該如何判斷食糖過量?
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新制定的《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指南》中建議, 對于幼兒、兒童而言,從預防肥胖、齲齒等疾病考慮,每天攝入的游離糖(食品中的添加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分)不宜超過25克。我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也建議,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50克、25克添加糖分別相當于10粒、5粒方糖的量。
至于過量,就拿最常見的可樂飲品(330毫升/瓶)作參考,每瓶含糖35克,喝上1瓶半其實就糖超標了。
避免娃娃高糖飲食,家長可以這么做:
糖不能多吃這事兒,其實西方國家早就開始關注了:2004年,法國禁止在學校中銷售可樂、巧克力甜點和高脂肪、高鹽分零食;英國規(guī)定晚上9點之前的電視節(jié)目中不得播放任何低營養(yǎng)價值食品的廣告。而法國、墨西哥、英國、美國等都紛紛開始征收“糖稅”,即對含糖飲料征收消費稅?! ?/p>
雖然國家政策層面對學校方面減少含糖飲料和高糖食品的供應有強制要求,但企業(yè)也應有作為,適當研發(fā)低糖或無糖產品,并有匹配的包裝標簽,方便消費者選購,從而減少糖的攝入量。
但要從根本上避免孩子高糖飲食,除了國家、學校、企業(yè)出力,家長的角色才是重中之重,幫孩子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都是需要家長用心去做的。以下建議希望給家長們帶來一點幫助:
1、不要把吃高糖食物(如蛋糕、冰淇淋)作為對孩子的獎勵,以免孩子帶著“獲獎”心態(tài)吃吃吃,吃太多后吃成小胖墩。
2、多喝水,少喝含糖飲料
含糖飲料一般是指糖含量在5%以上的飲品。市面上多數飲品的含糖在8%-11%左右,有的高達13%以上。例如,一些乳酸菌飲品、果汁飲料、酸乳飲料、碳酸飲料等。家長可用淡檸檬水等來代替含糖飲料,培養(yǎng)孩子飲用的習慣。
3、少吃甜食、點心,用新鮮水果、果干代替
除了含糖飲料,孩子們應少吃如糕點、甜點、冷飲(如蛋糕、雪糕、糖果、巧克力)等。
當孩子想吃時,家長應多用新鮮水果及其果干(如櫻桃番茄、小胡蘿卜、葡萄干等)來代替。
例如,在外出吃飯點甜品時,多選擇水果或以水果為主要材料的甜品,同時注意下分量,如超出孩子一般食用的分量,應鼓勵孩子與他人分享。
4、看清營養(yǎng)標簽,選擇含糖量較低的產品
糖的數值通常列于碳水化合物含量之下,有些飲料中碳水化合物中大部分就是添加糖。家長在給孩子購買含糖飲料或其他高糖食品時,要參考下營養(yǎng)標簽,看看含糖量、熱量等數值。如果產品夸大宣稱“低糖”、“無蔗糖”時,未必代表無糖,很可能產品加入了白砂糖、麥芽糊精、葡萄糖漿等。真正的“無糖”是指每100克固體,或每100毫升液體中含糖量不高于0.5克,“低糖”是指不超過5克,挑選時務必看清營養(yǎng)成分表是否達到這個標準。
5、合理烹調,控制用糖量
由于烹飪時會用糖作為佐料調味,如紅燒、糖醋等,因此家長應盡量少做少吃這類菜。在烹調需要甜味調劑的菜肴時,可以考慮用有甜味的蔬菜(如菠蘿、甜椒)代替添加糖。
另外,像煮八寶粥時,可以放紅棗干、桂圓干代替白糖。如果確實需要用糖來調味,建議優(yōu)先選擇黑糖、紅糖、蜂蜜等,加糖時候最好借助量匙(如茶匙)來幫助控制糖的用量。
*文章圖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END
咨詢熱線:400-666-826
點擊“閱讀原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