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關注|芒市五個世居少數(shù)民族飲食習慣與健康

關注|芒市五個世居少數(shù)民族飲食習慣與健康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9日 01:33

微美芒市—芒市最具影響力的公眾號

傣族飲食習慣與健康教育

傣族居民有生吃豬肉的飲食習慣,隨著居民飲食習慣不斷延續(xù),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旋毛蟲的豬肉或其他動物肉類而感染旋毛蟲病。近年來,德宏州內人體旋毛蟲病有逐漸擴大,發(fā)病人數(shù)也有逐年增多的趨勢。

疾病概要:旋毛型線蟲,簡稱旋毛蟲,其成蟲和幼蟲分別寄生于同一宿主的小腸和肌纖維細胞內。人和多種哺乳動物可作為該蟲的宿主,該蟲寄生于人體引起旋毛蟲病,是人畜共患的重要寄生蟲病之一,嚴重感染時可致人畜死亡。

臨床主要特征:胃腸道癥狀、發(fā)熱、肌肉劇烈疼痛、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高。幼蟲移行至心、肺、腦時,可引起心肌炎、肺炎或腦炎等。

治療原則:阿苯達唑為首選藥物,對各期旋毛蟲均有較好的殺蟲作用。病人常于治療開始2天后體溫開始下降,4天后體溫恢復正常,水腫消失。

健康教育處方:

1、開展健康教育宣傳,使人們逐步改變生食動物肉的不良習慣,這對杜絕旋毛蟲感染非常重要。

2、不食生或半生熟豬肉或其他動物肉類及其制品。

3、提倡生豬圈養(yǎng),飼料加熱,預防豬感染;滅鼠,防鼠污染豬圈。

4、對屠宰場及私宰豬肉等進行嚴格檢驗,未經(jīng)檢驗的肉類不得出售,盡量做到肉類保存無害化。

5、砧板、刀具、餐具按生熟分開。

景頗族飲食習慣與健康教育

景頗民族熱情好客,尤其喜好小米酒和水酒。這跟他們的生活習慣密不可分,景頗人民主食以大米為主,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已經(jīng)掌握了蒸餾法燒酒技術,飲酒已經(jīng)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景頗人民飲食喜酸辣,各種山茅野菜都能被做成酸辣可口的食物擺上餐桌,景頗民族喜用辣味招待客人的習慣也與其熱情似火的性格息息相關。

疾病概要: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致的各種胃粘膜慢性炎癥。最常見的是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病程緩慢,反復發(fā)作而難愈。

臨床主要特征: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癥狀如:上腹部不適和隱痛、食欲減退、餐后飽脹、反酸、噯氣等;重者可出現(xiàn)嘔血、黑便、貧血等。

治療原則:藥物治療,疼痛發(fā)作時可用阿托品、普魯本辛、顛茄合劑等;胃酸增高可用PPT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癥狀較輕者可用H2受體阻滯劑如氫氧化鋁、硫糖鋁等。

健康教育處方:

1、注意飲食衛(wèi)生,飲食應節(jié)制,防止暴飲暴食,應選擇易消化飲食,定時定量,保證營養(yǎng)的供給。

2、吃新鮮且纖維少的果蔬,如冬瓜、黃瓜、番茄、土豆、菠菜葉、小白菜、蘋果、梨、香蕉、橘子等,少吃粗糙和粗纖維多的食物,要求食物要精工細作,富含營養(yǎng)。

3、忌食油膩、酸辣刺激性的食物,禁止吸煙、飲酒、濃茶等。

阿昌族飲食習慣與健康教育

按照阿昌人民的習慣“沒有蔬菜,不能吃飯”蔬菜主要是青菜、黃瓜、扁豆、芋頭以及采集的野菜,多加鹽與辣椒燒煮或涼拌,通常也做成腌菜的形式,水豆豉、干豆豉、腌筍、腌茄子等。阿昌居民的高鹽飲食比例或腌制品的比例較其他居民高。

疾病概要: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試紙甲狀腺功能增高、分泌激素增多所致的一組常見的內分泌病,根據(jù)不同的病因可以分為五類,其中以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亢最為常見。

臨床主要特征:典型病例有怕熱喜涼、多汗、易激惹、食欲亢進而體重減輕、靜息時心率過速、突眼癥、甲狀腺腫大且可聞及血管雜音和觸到震顫等特征。

治療原則: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手術切除。

健康教育處方:

1、適當增加飲食的質和量,以補充過多的消耗。避免飲用酒精類飲料,在用抗甲狀腺腫藥物的同時,慎食用天然致甲狀腺腫的食物,如卷心菜、花椰菜、橄欖、大頭菜等。禁忌食用含碘食物,如海帶、紫菜等。

2、甲亢患者在治療初期應適當臥床休息,避免勞累、精神緊張和注意力過度集中,不應從事體力勞動,癥狀控制后可選擇較輕工作,注意勞逸結合。

3、保持心情開朗,消除緊張因素,尤其忌急躁、激動。

4、預防感染,甲亢患者由于代謝亢進,出汗較多,加上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受涼、感冒及并發(fā)各種皮膚感染,故應注意衛(wèi)生,預防各種感染。

5、患者應著寬松上衣、避免擠壓甲狀腺,因為甲狀腺受擠壓后,可促進甲狀腺素的分泌,加重病情。

6、保護眼睛,甲亢患者往往合并突眼,嚴重突眼可并發(fā)各種眼部疾病,故應注意眼睛休息,外出佩戴黑色或棕色眼鏡避免強光及各種外來刺激

7、注意抗甲狀腺藥物的副作用,主要有白細胞減少,嚴重時出現(xiàn)粒細胞缺乏癥、藥疹、肝功能異常等情況。

8、每日清晨臥床時自測脈搏、血壓,據(jù)此測算基礎代謝率,并定期測量體重,每間隔1-2月應到醫(yī)院測T3、T4、血細胞等。如有不良反應,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傈僳族飲食習慣與健康教育

傈僳族居民大都聚居在怒江邊的兩岸山上,很少有水田,山地只適合栽種苞谷、蕎麥以及少量的雞腳稗。家家都釀酒,所用原料除玉米、高梁外,還喜用稗子,并以稗子酒最好。熱情好客的傈僳族人民,常以酒水款待客人,平日里也有小酌、暢飲的習慣。

疾病概要:酒精性肝病俗稱酒精肝,是因為長期過量飲酒導致的干細胞結構異常和(或)功能障礙性疾病。初期通常表現(xiàn)為脂肪肝,進而可發(fā)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纖維化和酒精性肝硬化。驗證酗酒時可誘發(fā)廣泛干細胞壞死甚至肝衰竭。

臨床主要特征:脂肪肝、右上腹脹痛、食欲缺乏、乏力、體重減輕、黃疸、神經(jīng)精神癥狀、蜘蛛痣、肝掌等。

治療原則:戒酒、改善營養(yǎng)、治療肝損傷、防治并發(fā)存在的其他肝病

健康教育處方:

1、調整飲食,多吃水果蔬菜,少吃動物內臟、肥肉、油炸食品和快餐等,重點是不喝酒。

2、適當運動、根據(jù)自身情況,勞逸結合,每天做至少2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如快走、打太極拳、打羽毛球等。

3、定期體檢,關注肝功能、血脂、肝臟B超等指標。認真閱讀體檢結果和醫(yī)生建議,如果出現(xiàn)異常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4、如果已經(jīng)發(fā)生了酒精性肝病,需要嚴格戒酒、堅持治療,定期復查,防止疾病進一步發(fā)展。

德昂族飲食習慣與健康教育

16世紀中葉煙草傳入中國后。中國很多地區(qū)吸煙習俗逐漸普遍,周邊個別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也逐漸受到影響,種煙,吸煙和嚼煙等成為這些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社會和生活習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德昂族也深受影響。

疾病概要:肺癌,跟長期大量抽煙習慣有關。

臨床主要特征:肺癌在早期并沒有什么特殊癥狀,僅為一般呼吸系統(tǒng)疾病所共有的癥狀,如咳嗽、咳痰、痰中帶血、低熱、胸痛、氣悶等,肺癌晚期可有面、頸部水腫、聲嘶、氣促等表現(xiàn)。

治療原則:放療、化療、手術治療

健康教育處方:1、保持居住環(huán)境空氣清新,避免煙塵等刺激性氣味,戒煙,遠離二手煙,遇到空氣污染天氣時,出行應佩戴口罩。

2、保持呼吸道通暢,學會正確有效的咳痰方法。

3、掌握服藥注意事項,遵醫(yī)囑用藥,不可隨意增減藥量或停藥。

4、適當活動,不宜過勞,以不感到乏力為主,可選擇慢走、太極拳、氣功、呼吸操等,避免到人多不通風的地方。

5、定期復診,如出現(xiàn)咳嗽、胸痛加重,大咯血情況時應及時就醫(yī)。

6、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如綠、黃、紅蔬菜以及黑木耳、檸檬、紅棗等,少食生、冷、硬、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

wentu:芒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

來源:德宏友誼醫(yī)院

音頻:童霜霜、王寧葵、納儷恩、楊留娟

原標題:《關注|芒市五個世居少數(shù)民族飲食習慣與健康》

相關知識

古今飲食習慣與健康
健康的五大飲食習慣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山西居民的飲食結構與營養(yǎng)分析
淺析飲食習慣與健康的關系的論文
13個健康的飲食習慣
行為習慣與健康養(yǎng)生
社區(qū)居民健康飲食習慣指南!
人民城市·五周年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發(fā)布 合理膳食 吃出健康
越南五歲以下兒童30%發(fā)展不健康,如何介入并逐步調整飲食習慣?

網(wǎng)址: 關注|芒市五個世居少數(shù)民族飲食習慣與健康 http://m.u1s5d6.cn/newsview37878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