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體質養(yǎng)生系列之】痰濕體質全解讀

【體質養(yǎng)生系列之】痰濕體質全解讀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8日 21:00

痰濕體質的特征

痰濕體質的形體特征:體形肥胖,腹部肥滿松軟。常見表現: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胸悶,痰多,口黏膩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膩,脈滑。

總體特征:痰濕凝聚,以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等痰濕表現為主要特征。

形體特征:體形肥胖,腹部肥滿松軟。

常見表現: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胸悶,痰多,口黏膩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膩,脈滑。

心理特征:性格偏溫和、穩(wěn)重,多善于忍耐。

發(fā)病傾向:易患消渴、中風、胸痹等病。

對外界環(huán)境適應能力:對梅雨季節(jié)及濕重環(huán)境適應能力差。

痰濕體質人群易患的疾病

痰濕體質由于先天遺傳,后天過食肥甘、缺乏運動,導致水液內停,脾氣無力運化聚集生痰,而痰濕相混,黏膩難解,又無處不到,所留之處均會阻礙各臟腑的功能,從而變生多種不適和疾病。

痰濕留于肺,則阻礙肺氣的宣發(fā)肅降,造成咳嗽痰多、喉中痰鳴、打鼾、喘促,甚則睡眠時呼吸暫停等癥狀,容易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哮喘、咳嗽等疾病。

痰溫蒙蔽清竅可有昏蒙、胸悶、精神不振、健忘、反應力下降等癥狀,老年易患老年癡呆,甚或中風、胸痹等疾病。

痰濕阻遏脾胃,可有痰多、食欲不振、腹部肥胖、易倦嗜睡、流涎、腹脹、大便黏膩等癥狀,易患單純性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癥、脂肪肝等疾病。

痰濕留于下焦,可有小便混濁、腰酸乏力、下肢酸軟、陰部潮濕等癥狀,易患下肢水腫、男子前列腺肥大、女子帶下量多等疾病。


痰濕體質人群的起居養(yǎng)生

痰濕體質的人往往體內濕濁較重,痰濕阻遏脾氣,常表現為嗜睡、易疲乏、少氣懶言,尤其是飯后濕邪困脾更容易犯困。因此應當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飯后不宜躺臥,宜做適量的家務或散步。

所居居室最好朝陽,保持居住環(huán)境的干燥,勤換內衣、勤洗熱水澡,以利于舒展陽氣,通達氣機。

痰濕體質之人,往往可耐受寒冷,不耐受炎熱。季節(jié)交替或者晝夜溫差較大的時候應適時增減衣物,以防感受溫冷而不自知,加重濕邪滯留體內。

穿衣盡量保持寬松,面料以棉、麻、絲等透氣散濕的天然纖維為主,這樣有利于汗液蒸發(fā),祛除體內濕氣。在濕冷的氣候條件下,要減少戶外活動,避免受寒雨淋。

痰濕體質人群的飲食調養(yǎng)(一)

痰濕體質的人飲食宜清淡,應以能夠清肺化痰、健脾化濕、益腎利水的食物為主。

可以健脾、化痰、利濕的食物有粳米、糯米、燕麥、蕎麥、高粱、小米、玉米、薏米、紅小豆、綠豆、綠豆芽、蠶豆、扁豆、黃豆、豆腐、黃豆芽、綠葉蔬菜、生姜、蘿卜、冬瓜、苦瓜、黃瓜、各種野菜、蘑菇、瘦肉、蝦、淡水魚、牛奶、雞蛋等。

體型肥胖的痰濕體質,尤應忌食肥甘厚味、滋補油膩以及酸澀苦寒之品,如肥肉、龜鱉、燕窩、銀耳、核桃、香蕉、蘋果、梨、醋、糕點、糖果等,可食用一些既能充饑,熱量又不太高的主食和副食,如粗糧、野菜、時令鮮蔬、蘑菇、淡水魚等。

下面介紹一些有助于調整痰濕體質的藥膳供您參考:

推薦藥膳

1、鯉魚湯

原料:鯉魚1條(I000克左右),紅小豆50克,陳皮、草果各6克,川貝母3克,植物油、姜片、蔥段、鹽各適量。

制法:鯉魚刮凈鱗片,去鰓和內臟,洗凈;鍋內倒植物油燒熱,炒香姜片、蔥段,將鯉魚過油煸炒一下。將紅小豆、川貝母、草果、陳皮洗凈,涼水浸泡一個小時,放入鯉魚腹中裹好。沙鍋倒水燒沸,將鯉魚放入沙鍋中,加入鹽調味,改用中火,燉15分鐘即可。

功效:清肺化痰,健脾利濕。

2、四仁扁豆粥

原料:薏米、紅小豆各20克,白扁豆各15克,苦杏仁、白蔻仁各5克,粳米150克。

制法:上述所有原料淘洗干凈,涼水浸泡1小時;將浸泡好的原料倒入沙鍋中,大火將水燒沸,改用小火,熬至粥稠豆爛即可。

功效:健脾滲濕,利水化痰,潤腸通便。

3、薏米蒸鯉魚

原料:鯉魚1條,薏米100克,陳皮、生姜片各10克,草果5克,鹽、味精、鮮湯各適量。

制法:草果去殼,洗凈;陳皮用溫水洗凈,切絲,水泡10分鐘;薏米用水浸泡2小時;鯉魚去鱗、鰓及內臟,洗凈,草果、陳皮絲、薏米塞入鯉魚腹內。將鯉魚放入大碗內,加入姜片、鹽、味精、鮮湯,上籠蒸90分鐘左右,出籠,除去生姜、草果、陳皮絲、薏米即可。

功效:濕熱型肝癌伴水腫、泄瀉、食積停滯等。

4、薏米冬瓜仁茶

原料:薏米30克,冬瓜仁30克,冰糖適量。

制法:薏米洗凈,涼水浸泡半小時;冬瓜仁洗凈,瀝干備用;鍋中加水燒至沸騰,將薏米、冬瓜仁放入,待薏米煮爛后,加入適量冰糖稍煮片刻,過濾飲用即可。

功效:此道茶飲有降血壓、降血糖、消除水腫及利尿的作用,長期飲用能改善肌膚粗糙,使肌膚柔嫩,是女性的天然美膚保養(yǎng)專家。

5、荷葉蓮藕炒豆芽

原料:鮮荷葉或干荷葉200克,水發(fā)蓮子50克,藕絲100克,綠豆芽150克,植物油、鹽各適量。

制法:蓮子與荷葉加水煎湯備用;鍋內倒入植物油燒熱,放入藕絲炒至七成熟,再加入蓮子、綠豆芽、荷葉蓮子湯,加鹽調昧,煮至全部熟爛即可。

功效:補脾腎,滲水濕,消肥胖。

6、車前草綠豆茶

原米:綠豆60克、車前草30克。

制法:綠豆用水泡2小時洗凈,瀝干備用;車前草沖洗干凈。將綠豆和車前草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熬煮,待茶湯熬煮至剩一半后熄火,去渣取汁,倒入杯中飲用即可。

功效:此款茶飲清熱解毒、去火利水,更具有明目去痰、潤喉止渴的功效。

痰濕體質的飲食調養(yǎng)(二)

疾濕體質的人就不要跟風大補特補了,因為補益的肉類、骨頭、動物內臟、人參、鹿茸、阿膠、大棗、酸糟、熟地、秋梨膏、老火靚湯、核桃、芝麻等幾乎都不適合痰濕體質。

可以健脾、化痰、利濕的食物有粳米、糯米、燕麥、蕎麥、高粱、小米、玉米、薏苡仁、紅小豆、綠豆、綠豆芽、蠶豆、扁豆、黃豆、豆腐、黃豆芽、綠葉蔬菜、生姜、蘿卜、冬瓜、苦瓜、黃瓜、各種野菜、蘑菇、瘦肉、蝦、淡水魚、牛奶、雞蛋等。

體形肥胖的痰濕體質者,尤應忌食肥甘厚味、滋補油膩以及酸澀苦寒之品。如肥肉、龜鱉、蒸窩、銀耳、核桃、香焦、蘋果、梨、醋、糕點、糖果等,可食用一些既能充饑,熱量又不太高的主食和副食,如粗糧、野菜、時令鮮蔬、蘑菇、淡水魚等。

粳米:性平,味甘,歸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平和五臟、止煩竭、止瀉、壯筋骨、通血脈、益精強志之功;主治瀉痢、胃氣不足、口干渴、嘔吐、諸虛百損等。痰濕體質之人食之尤宜。

薏苡仁:性微寒,味甘淡,有利水消腫、健脾袪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薏苡仁又是一種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消除粉刺、雀斑,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對脫屑、痤瘡、皸裂、皮膚粗糙等都有良好療效。有健脾、滲濕、止瀉、排膿的功效。痰濕體質者多吃可排濕。

燕麥:性平,味甘,歸肝、脾、胃經;具用益肝和胃之功效,用于肝胃不和所致食少、納差、大便不暢等。痰濕體質之人適宜吃。

小米:性涼,味甘咸。有和中、益腎、除熱、解毒之功效。痰濕體質者可多食之。

冬瓜:味甘淡,性微寒。有清熱解毒、利水消痰、除煩止渴、祛濕解署、美容作用。痰濕體質之人食之尤宜。

綠豆:味甘,性微寒。入心、胃經。常食綠豆,對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腎炎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痰濕體質者宜常吃。

特色食譜

黃芪山藥薏苡仁粥

【原料】黃芪、山藥、麥冬、薏苡仁、竹菇各20克,糖適量,粳米50克。

【做法】先將山藥切成小片,與黃芪、麥冬、竹菇一起泡透后,再加入所有材料,加水用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熬成粥。

【功效】

益氣養(yǎng)陰,健脾化痰,清心安神。

菖蒲薏苡仁粥

【原料】菖蒲15克,陳皮10克,云苓30克,薏苡仁6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把薏苡仁、粳米洗凈,將浸泡好的陳皮、菖蒲、云苓入凈布包起,煮粥,待熟后加入冰糖,拌勻即可食用。這也是一道平日可吃的保健粥。

【功效】

清熱化疾,祛濕解暑。

四仁扁豆粥

【原料】薏苡仁、紅小豆各20克,冬瓜仁、白扁豆各15克,苦杏仁、白蔻仁各5克,粳米150克。

【做法】先將上述所有原料淘凈,涼水浸泡1小時。然后將浸泡好的米倒入沙鍋中,武火將水燒沸,改用文火,熬至粥稠豆爛即可。

【功效】

健脾滲濕,利水化痰,潤腸通便。

痰濕體質人群的藥物養(yǎng)生

這類體質的人平時應定期檢查血糖、血脂、血壓,關注身體健康指數。生活在潮濕環(huán)境的人,痰濕易困阻脾胃,形成痰濕內蘊。

肥胖癥的發(fā)生與中年后腎氣漸衰、脾腎陽虛、脾虛濕滯、水濕化痰密切相關,治療以健脾利濕、潤腸通便、溫補腎陽為主。

具有芳香化濁、健脾化濕、升清降濁功效的藥物有:茯苓、茯苓皮、薏米、冬瓜皮、澤瀉、豬苓、玉米須、葫蘆皮、薺菜、香加皮、藿香、佩蘭、蒼術、厚樸、砂仁、豆蔻、草巢、木瓜、五加皮、狗脊、桑寄生、山藥、黨參、人參、白術、甘草等。

可以祛痰、化痰的中藥有:半夏、白芥子、旋覆花、川貝母、浙貝母、瓜蔞、竹茹、竹瀝、桔梗、前胡、胖大海、海藻、昆布、海蛤殼、瓦楞子、紫蘇子、百部、紫菀、款冬花、白果、羅漢果、葶藶子、桑白皮等。

平時可以選擇幾種易得的中藥作為膳食佐料,或者沸水沖泡飲用,也可改善一些癥狀。比如咽癢痰多,可用川貝母3克、桔梗6克、甘草3克沸水沖泡,可以益氣、鎮(zhèn)咳、化痰,每日代茶飲用。

若小便混濁、精神倦怠、少氣懶言可用人參3克、萆薢6地區(qū)、甘草3克,每日沸水泡服代茶飲用,可分清化濁,益氣提神;若患有“三高”可每日桑葉3克、菊花3克、苦菜花6克、黃芪6克,每日沸水浸泡,頻頻服用,長期飲用有助于消脂降壓。

在服用一些具有滋補作用的食物和中藥的過程中,容易導致腹脹、食欲減退等不適,此時配合一些健脾化濕的中藥,就可以減少上述不適的發(fā)生。

可以改善痰濕體質的方劑有參苓白術丸,能健脾益氣、化濕和中,如果痰濕體質之人有體倦乏力、食少便溏等癥狀可長期服用。

另外可以化痰的中藥成方有二陳湯、溫膽湯等,亦可酌情服用。

痰濕體質人群的經絡養(yǎng)生

痰濕體質的經絡調養(yǎng)以健脾益氣、利濕化痰為基礎??梢越∑⒁鏆獾难ㄎ挥衅⒂?、露俞、足三里、氣海,可以利濕化痰的穴位有中脘、足三里、豐隆,這些穴位都可以按摩、針刺或者艾灸。

痰濕體質體型肥胖者可針刺中脘、天樞、大橫、曲池、支溝、內庭、豐隆、上巨虛、陰陵泉;嗜睡者可加照海、申脈;少氣懶言者可加太白、氣海;胸悶者可加膻中、內關;心悸者可加神門、心俞。

痰濕體質者也可以手掌摩腹,每日睡前用手掌在臍下丹田,伴隨均勻有深度的呼吸頻率,反復按摩,直到小腹微熱為佳。另外,還可艾條灸或隔姜灸足三里、氣海。也可達到健脾益氣的功效,每次15分鐘,隔日一次為佳。

痰濕體質人群的精神養(yǎng)生

痰濕體質的人多性格偏溫和,穩(wěn)重恭謙、和達,善于忍耐。應適當增加社會交往活動,多參加集體公益活動,多與人溝通,培養(yǎng)堅持自己的見解、主張和判斷,增加自己在群體當中的領導才能,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愛好,增長知識,開闊眼界。

“思慮傷脾”,應當避免思慮過度,合理安排休閑、度假活動,以舒暢情志,調暢氣機,改善體質,增進健

痰濕體質人群的運動養(yǎng)生

痰濕體質的人痰濕濁氣易留滯在體內,形體多肥胖,神倦意懶。長期堅持適度的運動,是改善痰濕體質不良狀態(tài)的關鍵。

運動應講求循序漸進,運動量不在大小,而在于每次運動時間的保證。依據自身的身體狀態(tài)和承受強度,老年痰濕體質者可做一些緩和、容易堅持的運動項目,比如散步、快走、爬山、太極拳、太極劍、健身操等,年輕者可做劇烈一些的運動,如球類運動、自行車、游泳、跑步、武術等,要求每次運動堅持40分鐘以上。

運動時應保證水的供應,防止因為大汗大渴出現脫水;養(yǎng)成定期測體重的習慣,努力把體重控制在滿意的水平,運動堅持不懈,才能有較好功效。

痰濕體質人群的四季養(yǎng)生

痰濕體質的人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好,四季均可采取自己習慣的健康生活習慣。

春季萬物復蘇,天氣轉暖,痰濕體質的人以調暢情志精神為主,應當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嘗試領導組織一些戶外運動,培養(yǎng)自己的組織領導才能。春季晝夜溫差較大,應注意保暖,避免不慎感寒,衣著宜上薄下厚,遇大風天氣應戴上口罩,避免感染流行性疾病。春季應當多吃綠色蔬菜,適當減輕體重。

夏季痰濕體質之人多難耐炎熱,出汗過多時應注意補充水分,切莫貪涼損傷脾胃;慎吹空調,以免汗出不徹,壅遏生熱;可以多食時令瓜果,飲食宜清淡,注意早晚切莫感寒;適當多做室內運動,多出汗,多飲水,避免烈日暴曬,傷津耗氣。

夏秋之交濕氣較重,痰濕體質之人容易滋生胃腸道疾病,飲食務必規(guī)律潔凈,不食過夜食物,忌食生冷油膩,可以采取藥膳或粥以調補脾胃。

秋季涼爽干燥,痰濕體質之人應借天時,健脾養(yǎng)胃,益氣化濕,可采取運動、飲食和藥物多種調補方法。

冬季痰濕者多可耐受寒冷,但飲食宜溫熱以護脾胃存陽氣,即使不覺寒冷時也應注意保暖,規(guī)律作息,堅持室內外的鍛煉不要間斷,為來年打下良好的身體素質基礎。

相關知識

體質養(yǎng)生之痰濕體質夏季養(yǎng)生法
氣虛痰濕體質的癥狀及調養(yǎng)
健康之路20160529李劉坤: 調理體質來防癌(四)痰濕體質
氣虛與痰濕體質的人如何養(yǎng)生
痰濕體質如何減肥
痰濕體質揭秘:飲食調理法則,助你重塑健康體質
痰濕體質的特點及調理方法
你是痰濕體質嗎?秋季調理正當時
痰濕體質的人怎樣進行中醫(yī)調理
夏秋之交 濕熱體質如何調理?

網址: 【體質養(yǎng)生系列之】痰濕體質全解讀 http://m.u1s5d6.cn/newsview373652.html

推薦資訊